开启左侧

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设计

[复制链接]
786133582 发表于 2010-5-26 22: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一)构建公共资源数据库:
1.分析内存储资源的特点。课件制作完成的多媒体网络软件;可在网上浏览的视频文件等。采用由管理员将课件上载到服务器,同时在数据库内加入课件相关描述信息与路径的方式。
2.分析用户对课件的使用方式。学员仅仅是浏览课件,而没有对课件本身进行修改的权力;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均为“公共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候利用已有的课件为基础,加入自己的评语或其他补充素材,组成新的教案发布给学生供学生学习。
3.分析课件必需描述信息。课件在使用过程中所必需的描述信息分为几部分定位信息、分类信息、描述信息、版权信息。应适当减少核心元素的数量,将资源入库标准放宽,而将完善资源描述信息的工作放在资源使用过程中。
4.定义课件表。在进行标准本土化工作时,要考虑到其可行性。
(二)构建网络资源库管理系统
网络资源库管理系统是资源库系统管理的核心模块。
1.用户角色分析。参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色主要为教师、学生和管理员。包括管理员管理资源、教师使用资源、学生浏览资源、访客浏览部分受限的资源。
2.用户权限分析。要建造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稳定而安全的教学资源系统,保证资源系统健康运行,必须明确和划分用户权限,将权限与角色合理搭配,分配管理职责与义务。
3.用户权限可细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查询资料、定制浏览方式、预览资源、预定资源、修改资源、修改资源描述信息、上载资源、批量上载资源、资源上载审核、收藏资源、定义资源知识结构、删除资源。
4.管理方式分析。资源管理系统是构建在教学资源库之上,并与教学资源库一起为教学活动服务的。由于教学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使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也很难用一个完全通用的模式来设计。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构建:
第一,对资源通用的信息采用通用的管理模块,对于特殊的资源增加特殊的管理模块。
第二,对不同的资源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块。对每一个资源子库进行管理采用分别管理的方式既可以避开不同子库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使得平台更利于拆分与移植。
5.分析资源的来源。素材绝大分取自专业制作的成品课件,只有小部分是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建的与课程有关的多媒体素材。由于课件类型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课件入库时,需人工将这些资源提出,并按规范整理入库,将轻数据库中课程素材信息的维护工作。
6.分析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查询系统对课程素材进行定位,并利用指定的资源编辑教案,甚至可以将资源下载到个人资源库中进行二次编辑,教师也可以申请将属于自己的个人资源上载到资源库中。学生不直接对原始的课程素材进行操作,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教师发布的此类资源。在对课程素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员在整理并上传新资源的同时,既要对已有资源信息进行维护,也要负责批准教师提供的上载资源申请。
7.分析资源的稳定程度。对于基础资源库来说,其中的资源会经常增加,在极少的情况下会进行修改,但不会被删除。
(三)构建资源查询系统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资源的查询定位:
1.关键字查询:采用统一的站内搜索引擎,对资源进行查询,同时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在查询的同时根据用户权限,限制用户浏览范围。
2. 列表导航:针对资源的所具有的不同级别的分类,将资源的一级分类,二级分类??显示在页面上,用户可以逐步深入地定位到所需资源。
3.智能选择:教师角色的用户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按照其所授课程的性质确定资源显示范围,节省教师的查找时间。以上所有查询方式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可以综合使用,方便教学工作。
(四)构建教师角色应用接口
教师角色的应用接口除了一般的参数传递之外,还有以下两个专门服务于教学的模块:
1)个人资源库:为了方便任课教师编辑教案,为教师设置了完全由用户个人管理的个人资源库,不存在多人公用的现象,给用户分配硬盘空间,在不违背资源版权的同时,由用户自行支配。这不仅避了数据库并发任务繁重的问题,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操作。
2索引共用资源:教师利用“定义资源知识结构”、“编辑教案”等功能的时候,实际上是将教学资源库内的资源按照符合自己教学活动的方式进行索引,资源本身虽然没有被复制,但资源的组织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师可能产生相应的变化。
(五)构建学生角色应用接口
在教师应用的基础上,学生应用接口将资源与学生联系起来,学生所能浏览与使用到的资源由教师全权控制。这样既增强了资源的针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使用范围,保护了资源的知识产权。
从以上资源的构建,我知道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步一步的实行。而且这种资源的构建需要的团体合作精神,它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得教学的资源变的越来越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让它来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