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习歌
炫艺展技要不得,追潮求新身心疲; 记录反思日常事,频频更替鲜有续。 分类命名随手做,备份同传安全增; 问前自查须详尽,资源共享为共生。 都说教学三要素,问题解决是核心; 图文声像形态变,删繁就简道相通。 莫叹条件时间少,人人操作各不同; 技术要学更要用,轻松快乐做课程。
被360图书馆采集转载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02/19/34492915_633432145.shtml
一、炫艺展技要不得,追潮求新身心疲
初学教育技术,多数人会觉得很新鲜,会接触一些新的工具和软件
但也会有些迷茫,技术层出不穷,工具更新迭代
刚刚了解了微博,又有了公众号,
刚刚换了投影多媒体,又流行白板触屏
才熟悉PPT,又要学视频编辑,
才听说翻转课堂,又冒出了智慧教学...
一方面为自己使用的技术工具“先进”而自喜
一方面要透支更多的精力来学习这些又将会变为“落后”的“先进”技术
如何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呢?
二、记录反思日常事,频频更替鲜有续
无论学习什么,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记录和反思
走出教育技术学习的怪圈的最有效方法:用信息技术做好记录和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可以更多感悟到技术演变的本质: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很多人都认为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最大的影响是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
但从个人讲度来看,技术对教学最大的促进是改变了“学习者的记录方式”。
做为学生,我们做过笔记,做为教师我们写过教案
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你留下了几门课程的笔记
做为教师的自己又留下了什么教案?
你的笔记修改过吗?
教案更新过吗?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随手拍个照片,录个视频,
如果愿意也可以录下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这都是轻松做到的,
做不到的是很少有人坚持去做,
更少有人记录了还会反复去看(反思),
更谈不上后面的分类加工处理了....
但不论如何,记录都是学习的基本方法,有记录才有积累,有记录才有比较,记录反思是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影响教学本质。
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直记录、修改的结果。
不论如何,不要轻易删除自己的原始的记录信息,学习就是在记录上的积累与修订。
三、分类命名随手做,备份同传安全增
学习是对内容的理解和加工,
不论是自己记录的过程,
还是从网络下载的资料,或其它途径获取的资源,
都要把这些资料内容按自己习惯的方式组织管理,做到随时可取,随时可用,
理想状态下当然是“装进脑子里”,但存储与检索也是技术的优势,做好内容的存储与检索就是养成随手命名和分类习惯,
做到见名知意,一键直达。资料的收藏、检索与管理常用工具按自己习惯选择,做好同步备份,
我常用的就是浏览器书签、网盘、思维导图(xmind)以及everything等。
四、问前自查须详尽,资源共享为共生。
学习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社会的,
一个人学习和一群人学习是不同的体验,
特别是在自己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总希望能找到帮助自己的人,
技术为我们拓展了提问的空间,不仅可以向身边的人问,还可以在群里问,在论坛问,在知乎上问...
你每次提问,能得到理想的答案吗?每次求助,都有人帮助吗?
技术在拓展我们获取帮助的空间时,也养成了我们随意和依赖的毛病,
我们不再仔细思考问题是否合理,不再自己检索可能的答案,想一想自己提问过这样类似的问题吗?
“谁能发一个好看的PPT模板”,
“如何做二维码”,
“怎么把微课修改得好看一些”...
这些问题让人无如回答,即使回答了,对你又有什么帮助,
一些问题自己搜索一下也可以解决,为什么要麻烦别人呢?
学习遇到问题是宝贵的,有问题,才有解决问题那种收获的成就感,
有问题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能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呢?
1、相同的问题不要重复问,做好记录(参考第1句)
2、提问问题前先自己检索,看能否找到答案。
3、提问问题时,先提供自己的看法或做法,这样可以吸引人参与,不单单只是一个问题。
4、提问问题时,标题尽可能具体,内容要描述清楚,除文字外还可以截图、拍照,录屏做说明自己的问题。
5、提问问题时,要知道自己在哪里提问比较合适,建议在专业的社区中提问,这样问题收藏管理会方便一点。
6、不要提索要资源这样类似的要求(问题),不要太依赖模板,在网络上索取资源前不如先分享自己的资源,更能获取支持空间。
建议的提问方式(也是本门课程强制要求的):http://www.etthink.com/thread-280740-1-1.html 五、都说教学三要素,问题解决是核心
学习技术是学有用的技术,技术本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但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师范生)学习技术却是被“逼”的,
有的是为考评比赛,
有的是为检查,
有的根本不知道学的技能能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很多教师(师范生)学过Flash动画,但在教学中自己曾未做过一个FLASH,
那花在FLASH上的时间精力是不是白白浪费了呢?
这并不是说明FLASH无用,而是我们学了FLASH中一些无用的东西,很少思考FLASH能解决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内容、学生和教师是教学系统三个基本要素,教学问题都是由此衍生的,
比如如何让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如何让内容让更多人获取,
如何改变原来的内容呈现形式,
教师如何选择内容,
如何评价学生,
如何组织教学活动....
其中一些问题是可以用FLASH解决的,一些问题是不适合的,我们在学习任何技术之前,就要先明确自己要它解决哪些问题?
六、图文声像形态变,删繁就简道相通
从教师(师范生)角度看,除去要利用技术做好记录反思积累外,
另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学习内容加工和学习支持,
内容加工是把一些不易理解的内容,变为容易理解的,
把一些不系统的没有结构化的内容,变为系统的结构化的,
把一些难以获取的变成容易获取的...
这里要学习的技术核心就是多媒体加工技术,
把纸质的变成数字化的,
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
把无声的变成有声的等,
而教学支持是从活动角度上为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提供支持帮助:比如信息检索、学习空间平台、分组点名、作业、考试等,
利用技术把传统一些重复的、繁杂的事情让机器来做,
利用技术把人组织起来,利用技术把数据更有效的统计展示出来...。
七、莫叹条件时间少,人人操作各不同
学教育技术在心理上常会有两个障碍:
一种是妄自菲薄心理,
一种是眼高手低心理。
妄自菲薄的通常会给自己找一些“计算机基础不好”“学校没有条件用”“工作太忙”“以前没有接触过”“没有条件学”“自己做出的东西不好”等等借口,
但实际上正是自己太忙才要学技术,这样闲才有可能。
自己太忙都忙些什么事情呢?
一些内容重复几十年,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重复的事情用技术来解决呢?
不正是自己基础不好,跟不上时代,才要学一点技术来跟上这个时代吗?
不正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才要给别人分享,这些才有进步的机会吗?
不正是要学一点技术才能改变现在的条件吗?
而眼高手低是另一种极端,学一种技术总渴望成为高手,
学PPT想成PPT高手,
学FLASH想成FLASH高手,
学视频制作,想成视频处理高手.....
做一个公众号,想有成千上万订阅...
这些都是自寻压力,现实中达不到这些目标就会有一种挫败感,
从而转向技术的反面,认为技术都是花哨、无用、不值得学的。
每一个人学习技术都应当针对自身的需要来定位:
教师的优势是对教学问题认识的理解,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并不是“技术”本身,
教师学习的技术的目标是:
用技术来解决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用技术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是用技术为自己节约时间和精力,
从而能更关注教学关注内容。
正是基于此,这也成为自己一直坚持教育技术的理由——为教师寻找到最简单的技术解决问题方案(法)。
八、技术要学更要用,轻松快乐做课程
技术有用,才会去学。 技术能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才值得教师学习, 如果教师觉得不需要使用技术也可以很好的教学, 那就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花时间去学对自己不会用到的东西是最无意义的。 我很喜欢微信公众号的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自己做为一位教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想有一门自己的课程,能从教别人的书到教自己的书。 “让每一位教师拥有自己的课程”是学教技术的最好注解, 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寻找自己,课程里有自己的内容,有自己的学生...有自己的一生, 不用再羡慕别人的课, 不用再羡慕别人的团队, 别人班级的学生.... 而这些就是从利用技术记录开始的,课程即是教师的积累。 技术让这些梦想成真。 我一直把自己的博客(且行资源)当成课程来做, 也一直把教育技术论坛当成课程的社区来做, 也是自己从2015年7月一点一点积累到现在, 它会一直更新下去... 问一句自己:我在学什么,准备用所学的做点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