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与其方法论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09-11-12 04: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学初始,王太昌老师在《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课堂上布置了任务:本学期要求每位同学研读一篇文章,然后每位同学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利用PPT讲解自己的研读内容和感想,主要包含作者简介、论文结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以及自己的感想。
我总是很幸运,被分在了第一组,更幸运的是我讲的是桑新民老师的《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与其方法论》,论文分为上下两篇,大约3万字,读完之后可以说又把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复习一遍了。
这篇文章刊登在《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的11、12期,副标题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关于我搜索到的桑新民老师的简介会在下一篇博客中单独介绍。桑老师的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引自论文的摘要)。
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我首先给大家发了四页图表,主要包含《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中的五个图表以及拆开后的图表、还有桑老师建构的图表,共16个图。发图表为的是我讲的清楚,同学们听的清楚。
好事总要多磨。本来我是在前两个周之前就要讲的,结果运动会耽搁一周,后来因为我要讲两节课又推了一周,老师希望我能连堂。没想到因为上次导师和学生见面,彪哥没有讲,下周彪哥要回家见彪嫂不能在学校,我的课的下半部分不得不被被拖到下周,今天只讲了文章的(上)。我坚信好事多磨!
厚厚的19页的论文已经被我划得面目全非了。但是我认为自己仍是不能很顺畅的把文章的内容讲出来,即使借助PPT。文章的内容很丰富,而且桑老师的哲学背景也很容易使其在阐述问题的时候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况且我对其所谈到的方法论接触不多。
论文讲的算是顺利,但总没有自己相像的那样好。主要是自己灭有演练。有些地方仍然是处理不好!

llzm6.part1.rar

500 KB, 下载次数: 97

llzm6.part2.rar

500 KB, 下载次数: 65

llzm6.part3.rar

306.71 KB, 下载次数: 74

llzm7.part1.rar

500 KB, 下载次数: 81

llzm7.part2.rar

307.5 KB, 下载次数: 77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95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