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学者二十人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09-9-15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文是2005年11月的,现在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希望大家补充。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313。2005年11月在陕西省延安市网志中国网站主办的《网志中国》上发表。】



一、南国农教授简介
南国农,男,1920年生,江西清江人,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同年任重庆教育部部长秘书,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获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南国农教授作为我国电教开拓者与奠基人,从理论和实践上树立起了“电化教育”这面旗帜,激励着一代代的电教人为之不断奋斗。解放后,他与萧树滋教授一起到兰州参加支援大西北的教育事业行列,在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电化教育方法的实践,之后又开设电教课程,编写电教课程大纲,将取得的经验向校外推广,并与树滋教授一同创办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南国农教授除扎根于西北师范大学、培养研究生之外,还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樟木头国家教委电教办培训中心等院校亲自讲课,一心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指导教学,培养研究生。南国农教授老骥伏枥,桃李满天下,像他这样被所高等学校聘为研究生的兼职教授,在我国高教战线上还是仅有的一位。南国农教授为新中国电教的开拓、创新、进取、发展走遍了全国各地,作过无数次学术报告培养了不少研究生。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0余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大的影响。
二、何克抗教授简介
何克抗,男,1937年生,广东大埔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委员;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会亚太分会执行委员;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至2002年止,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美国2061计划项目4项,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高福文教授简介
高福文,男,1937年生,山东青岛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留学美国麻省州立大学,曾任北京师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兼电子学系系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福文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图像通讯、远距离教育。他当前的课题有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合作项目“中英合作远距离环境教育”,九五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信息高速公路与教育发展”,“中油塔立木输油气总公司视频会议与远程图象监控系统”。高福文教授已有的科研成果有“远距离图象监控与传输系统”,1997年通过国家教委鉴定。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得到国务院的表彰和特殊津贴。高老师已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90年代初,他开始招收远程教育方向的硕士生,1997年他成为国内第一个远程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这标志着我国在远程教育人才的专业化和研究的科学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未来我国远程教育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李克东教授简介
李克东,男,1938年9月生,广东省新会人,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任广东省高等教育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受国家教委聘任为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计算机学科审查委员,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副组长,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学术兼职。李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科学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9年荣获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再度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曾多次出国访问。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共7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五、乌美娜教授简介
乌美娜,女,1939年生,浙江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198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若干著名大学进修教育技术学,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现主要讲授研究生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和本科生的“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乌美娜教授以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为研究方向,现承接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 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究开发与应用”,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等四个项目。乌美娜教授曾先后著有七部书籍。主要研究模式及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技术,技术哲学等。至2002年止,已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傅德荣教授简介
傅德荣,男,1939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的行政和学术职务:信息技术系主任,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师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信息处理。1994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高校教学教育三等奖。1998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者。1999年获教育部办公厅98年度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改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奖。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曾宪梓教师奖三等奖至2002年止,傅德荣教授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发表论文著作10多篇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七、冯秀琪教授简介
冯秀琪,男,1941年生,河北鹿泉人,196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并留校工作,现任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曾在电子信息工程系担任“电子线路”和“电视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79年后兼职负责河北大学电教中心的筹建工作,萧树滋教授调到河北大学后,又协助萧先生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1987年6月到河北大学教育系从事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至今。十几年来,冯秀琪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教学系统设计方法论及多媒体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研究。至2002年止,冯秀琪教授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发表论文著作30多篇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八、沈复兴教授简介
沈复兴,男,1945年生,江苏常熟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评为副教授,1992年评为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86-1987年赴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系访问研究,1996-1997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访问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高等师范学院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数理逻辑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模型论判定问题方面有一系列研究成果,分别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九、高利明教授简介
高利明,女,1945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大学物理系并留校工作,当时正值世界银行贷款电大项目执行期,刚刚担任北大电教中心主任不久的高利明教授被确定为该项目的中国专家组成员,担任秘书工作。1993年高利明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计算机教育应用系研修,方向为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其间又应印地安那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西文博士之邀前往进行短期学术交流。至2002年止,高利明教授共完成著作3本,音像作品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6个,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了解高利明教授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作为一名学者,她敏锐执着,勤于学习,不断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她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
十、丁兴富教授简介
丁兴富,男,1945年生,上海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获澳大利亚比较远程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首任中央电大远距离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现兼任中央电大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广播电视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通讯编辑、香港公开大学远程和成人教育研究所国际顾问局顾问等职务。丁兴富教授的研究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他曾代表中央电大和原国家教委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上举办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发表演说或作专题报告。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0余本,发表中英文论文近100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丁兴富教授已成为建构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学科体系的拓荒者和先驱者,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十一、丁新教授简介
丁新,男,1946年生,贵州贵阳市,1970年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81年分配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任中央电大远距离开放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电大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广播电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兼职教授、远程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丁新教授在课题研究、理论著述、论文报告、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等诸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组织并参与了国家“八五”、“九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他正努力组织并参与教育部高教司立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远程教育专职研究人员,丁新教授最大的心愿是与远程教育界通力合作,在中国创立远程教育专业学科,并在中央电大设立远程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和现代远程教育国家实验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加速人才培养。
十二、祝智庭教授简介
祝智庭,男,1949年生,浙江衢州人,曾获荷兰Twente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大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任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主任,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教育技术理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网络教育模及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技术,技术哲学等。至2002年止,已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三、桑新民教授简介
桑新民,男,1949年生,上海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了9年筑路工,期间曾发表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1989年获霍英东奖,1993年获曾宪梓奖。1993年评为教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基本法起草工作。1994年在北师大创建“未来教育研究中心”。1995年受美国邀请,以“国际访问者计划”的身份,对美国进行教育专题考察,并被美国教育研究会聘为境外会员。1996年评为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10月调到华南师范大学,1998年评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致力于探索教育基础理论同当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新模式。至2002年止,桑新民教授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发表论文著作10多篇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四、杨改学教授简介
杨改学,男,1950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系主任、教授,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电化教育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20余年。一直担任本系专业课程讲授和甘肃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的教学工作。获国家教委和省教委各种奖励数十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项,承担完成多项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甘肃省教委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立项的“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多渠道致富,多媒体培训教材的编制与研究”课题。至2002年止,已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国内有关刊物转载和引用,主编、参编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五、
李艺教授
简介
李艺,男,1956年生,1989年5月获山东大学军用光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曲阜师范大学任教。历任曲阜师大物理系实验室主任、物理系副主任、电教系主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主任。1996年以前,工作于激光技术以及相关领域,1996年4月,注意力转移到教育技术学领域。在此以后的工作主要以教育技术为主干,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校园,虚拟实验室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评等等,亦稍稍涉及周围相关领域如科技哲学、教育哲学、传信息论等。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3项。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国优秀电教工作者。7项科研成果获奖。至2002年止,已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六、黄荣怀教授简介
黄荣怀,男,1965年生,湖南省益阳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分别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奖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工学类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司项目各1项,教育部高教司项目1项,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2项,北京电视台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教育部职教中心项目1项、创新基金项目1项。学术兼职7项。至2002年止,已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专著和教材14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七、余胜泉博士简介

余胜泉
男,1973年生,江西波阳1991获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系教育技术学学士学位,1995获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系攻读计算机教育应用硕士学位,1997年转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0获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攻读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现在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广东省佛山市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媒体实验室主任。在国际国内参加学术会议10余次。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0余本,在国际国内的10余种报刊上发表学术3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十八、汪琼博士简介
汪琼,1986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学士;1989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软件硕士;1997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博士;2000年11月至2001年8月,北大信息中心听觉与视觉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教育部高教司项目4项,教育部科技司项目1项,北京大学教务部项目1项,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项目1项2000年国际合作课程Internetics与其他三位教员共获安泰(项目)奖教金;1999学年获学校“优秀班主任”三等奖 。基于WEB的教育系统、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开发。全国CBE学会理事。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4余部。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九、杨开城博士简介
杨开城,男,辽宁海城人,198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才就读于原电子学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1993年保送攻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师从于何克抗教授。1995年留校工作并继续师从于何克抗教授攻读教育技术博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杨开城博士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任教。至2002年止,参与科研项目5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学术会议论篇,编著教材4本,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十、
张建伟博士简介
张建伟,男,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在为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美国计算机教育应用促进协会(AACE)国际会员;UNESCO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中方专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侧重研究认知建构主义以及基于建构主义的新型学习模式,集中研究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认知学习活动。至2002年止,参与科研项目6项,在国际国内参加学术会议10余次,发表期刊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学术会议论篇,编著教材5本,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202.112.88.32/


[2]庄为其·南国农与萧树滋[M]·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2000年,(4)。


[3]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简介[M]·北京师范大学

[4]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之桥[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wendy 发表于 2009-9-16 16: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什么为根据来选择20人的啊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etthink 发表于 2009-9-16 1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的,文中好象也没有说明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wendy 发表于 2009-9-17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偶不关心教育技术学者有哪些,信息技术学者有哪些呢?专门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有哪些?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95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