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30年发展与回顾

[复制链接]
孙方 发表于 2009-5-27 17: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国内百业待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之中,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发展
1978年,教育部决定设立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并于1979年成立,成为指导全国电教工作的中心,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从1979年开始,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专业的电化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最初主要负责收集、录制、传播电教教材,总结、交流、推广电教经验,培训电教人员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电教馆等机构的职能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在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划与实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落实全市教育信息化工程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单纯的教学辅助单位变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
另外,各省市都设有负责教育技术装备采购、供应、调拨与管理的机构,大都称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或装备站,这些机构在教育技术仪器推广与普及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学科建设
从197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着手开设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三个单位创办了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随后几年,电教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起。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到2005年,180多所高校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70多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已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学科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由视听教育媒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转向了对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和学习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研究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1)研究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2)重视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4)研究方法和过程日益规范化。
三、深入实践
1.教学设施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信息机器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一次次掀起了电教的热潮:先是80年代的幻灯、电影,紧接着是90年代不断更新换代的录象设备、卫星电视节目接收设备,现在是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普通电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当快,软件建设也极为迅速,各级学校制作了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计算机课件等各类数以万计的教材。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教育设施建设在全国广泛开发,硬件设备正全面由模拟向数字转变,特别是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目前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基本上每所大学都建设有校园网和大量多媒体教室,其教育技术应用也一直走在前列。而在普教方面,随着“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等多个项目的实施,教育技术设备初步在全国普及,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地区各类学校呈现出不同的热点和趋势:八室、一站、三系统在很多发达地区中小学学校已经完善,目前已进入实践应用阶段。而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仍有待完善,很多学校只配有少数设施,甚至不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在未来几年,这些地区将是发展的重点。
2.计算机辅助教育
近几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随着计算机性能大幅度提高和成本急剧下降,计算机相继进入学校和家庭,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其应用研究占据了主流,如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育,多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等,计算机教育应用进入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阶段。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在神州大地已经普及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推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现在大学和大城市中小学校都建设有大量的多媒体教室,老师可以自行制作课件,甚至部分农村和边缘地区学校的教师都开始制作CAI课件。
同时,中国的教育软件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中国的教育软件市场已基本形成,产品已不仅仅限于教育管理软件,也开始向家庭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社会教育等领域进军。
开发符合教学需求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3.信息技术教育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2000年,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几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
4.远程教育
(1)高校
自199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670万,开设网络教育专业299种、1560个,建设网络教育课程资源2万门,普通高校及公共服务体系设立校外学习中心5935个,中央电大设立开放教育教学点3292个,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点学校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资源环境的远程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开发了一批基于上述网络环境的远程教育资源,对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远程教育的学科层次覆盖范围从专科、本科直到研究生,涉及到的专业种类很多,主要以具有较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科技或经济含量较高的专业为主。
(2)农远工程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经过五年努力,中央和地方共投入110亿资金,工程覆盖了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初步构建了惠及全国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另外,很多企业也都创办了网校或学习网站,组织机构、学校和个人更是百花齐放,纷纷建立学习和学术性网站。这些远程教育试点、各类教学网站、学术网站的建立,使网络教育资源日趋丰富,而且呈几何级数增长。
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事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技术系统,建设了一支服务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专业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指导、多种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花拈帕 发表于 2009-5-30 16: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godfrey 发表于 2010-12-11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28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