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信息化教育五大支柱

[复制链接]
adai 发表于 2007-12-9 0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什么是信息化教育
(一) 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特征
信息化教育是有现代技术媒体参与的教育。没有现代技术媒体参与的教育,不是信息化教育。其中,现代技术媒体是指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电子技术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网络,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媒体系统。
教育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要素构成。那么,包含哪些要素的教育系统是信息化教育呢?
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学习者。这样的教育,不是信息化教育。
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传统教育媒体·学习者。这样的教育,同样不是信息化教育。
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学习者。这样的教育,是信息化教育。
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现代教育媒体·学习者。这样的教育,也是信息化教育。
有现代技术媒体参与,是信息化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信息化教育不同于非信息化教育的最明显标志。
(二) 信息化教育的完整公式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开展信息化教育,要重视现代技术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信息化教育的完整公式是:
     
● 现代教育思想是指对信息化教育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现代教育思想。它主要包括六种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为主教育观及四大支柱教育观。
●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指三种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现代媒传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系统优化理论。
● 现代信息技术是在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三种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信息化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在“相加”条件下,只要一方面做好了,得了1 0 0 分,另一个方面即使是0 分,其结果也可以是1 00 分;而在“相乘”条件下,只要有一方面得了0 分,其结果就只能是0 分。因此,必须实现两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的信息化教育。
二、信息化教育的五大支柱
信息化教育系统由五个要素构成。
(一)基本理论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有: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媒体的理论和应用;2. 现代媒传教学的理论和方法;3.现代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4.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信息转换成知识、技能、智慧、思想品德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四个方面的理论也是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二是解决现实中的有关认识问题。现实中的问题很多,如定位问题、起点问题以及优秀电子教材和教育资源库的标准问题等等。当前在实践应用方面,特别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什么是能够真正把互联网与教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
(二)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建设的重点,在新世纪前,是三机一幕普通电教室的建设;当前,已发展成为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设,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争取2 0 1 0 年以前9 0 % 的学校上网。
(三)软件资源开发。软件资源开发的重点,新世纪前,是投影、录音、电视教材的开发;当前,是网上课程、数字化教材以及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开发。
(四)新型模式建立。新世纪前,以教为中心的投影、电视及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其重点;当前,着重于学与教相结合的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五)有效管理探索。其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制定与信息化教育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以上五个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教育的五大支柱,是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
三、信息化教育的实现
信息化教育的实现,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数字化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素质,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几方面。为什么说特别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主要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和信息免疫的能力。信息能力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人寻找职业、融入社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开展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应该认真做好这件事,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使全国中小学教师在几年内完成不低于5 0 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
(二)不断完善“三件”建设,提高应用水平
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建设。硬件建设,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基础;软件建设,即信息化课程、教材建设,这是核心;潜件建设,即信息化教育理论、方法建设,这是关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的“三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成绩有:
● 硬件建设方面。到2002 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5 8 4 万台,平均每3 5 个学生拥有一台
计算机(2000 年统计是128 人/ 台,2001 年是51人/ 台)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全国中小学建成的校园网已达到26 000 多个,比2001 年翻了一番多。到2004 年底,从20 个省的调查统计,农村中小学已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2 099 个;卫星教学接收点48 605个;计算机教室7 0 9 4 间,成绩很大。
● 软件建设方面。到2004 年,经教育部遴选审核,提供给中小学使用的光盘就有5 272 盘;教育部-李嘉诚西部教育扶贫项目,建成了总容量达200GB 的教学资源库;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以平均每周4 G 的数量,通过卫星I P 广播,向西部农村中小学免费提供教学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安排1 1 个半小时的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和教育部网站信息广播节目。这些已开发的软件资源,对推进中小学教学的深化改革起了有益的作用。
● 潜件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框架以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学习;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将教学内容整合于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等等。
主要问题是:三件建设不同步,重硬轻软忘了潜。对硬件建设比较重视,对软件建设就不那么重视,对潜件建设则有所忽视。造成有一段时间,校园网建成了,有了“路”了,但“路”上无“车”,“车”中无“货”,“货”中无精品的现象。近几年,这种现象虽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改变。今后,仍需注意大力改变这种现象。“三件”建设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都很重要,特别在硬件、软件建设有了些基础之后,更要注意对潜件的建设,必须记住潜件建设是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关键。为什么我们有些网络系统的建设,如校园网、域域网、网络教室的建设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们开发的许多电子教材、计算机课件进不了课堂,不受师生的欢迎?为什么我们有的课堂教学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不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照明,没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我们从事信息化教育建设时,必须注意对“三件”建设给予同样的关注,要改变重硬轻软忘了潜的现象。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信息技术在我国学校教学应用的水平是不高的。这里有一组关于中小学的数据,到2 0 0 3 年,中小学校校园网建设,国家投入资金约1000 亿元,建成校数约三万所。使用情况怎样呢?用得较好的约5 % ,一般的1 0 % ,基本闲置的8 5 % 。应用情况很不理想,校园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效益,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虽然,近两年来上述情况有所改变,但改变不是很大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水平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实践中需要给予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adai 发表于 2007-12-9 02: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深入开展整合实验, 创建精品课程

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一般的理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学习。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各个领域,成为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对象。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而一定伴随着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

2.反思整合的过程与结果

(1)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整合的过程是否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进行?是否出现过一味强调技术先进,忽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忽视知识传授;一味强调在线学习,轻视离线学习;一味强调探究学习,否定接受学习;一味强调学生主体,忘了教师主导等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现象?

(2)对教学结果的反思包括:整合是否取得了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创造性人格的养成?

3.深入整合实验,以创建精品课程为主要目标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课程,其标准是什么?以下五个方面能从不同角度诠释精品课程:

(1)全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上述六种现代教育观。此外,针对近几年来在开展整合实验过程中,特别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人们认识上产生过的误区,以下几种新理念的建立值得关注:①知识的拥有和知识的应用都重要,而后者更重要;②继承和创新都可贵,而后者更可贵;③没有万能的媒体,互联网也非万能;④没有万能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重视,但不迷信。

(2)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包括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教学人员、教学环境等。就一门课程来说,丰厚的教学资源主要指已建立了这门课程的现代教材体系,已有了这门课程

的课程教材包、教学资源库、教学网站等,已为这门课程创造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3)先进的教学技术。主要指三种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是不是精品课程,看你是否正确、恰当地运用了这三种技术。

(4)探究的教学模式。它是相对于单纯接受的教学模式(即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而不仅是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但也并不排斥教师讲、学生听作为某个教学环节的方式。常见的探究教学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5)规范的教学管理。具有规范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学习管理、考试管理等。制定课程、课题、课时计划;学习活动中教学资源管理计划;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管理策略;考试题库管理等。
实际上,上述五个方面是精品课程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是否精品课程的五个标准。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wanghui 发表于 2007-12-9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化教育的完整公式是南国农老先生提出来的。任何一方为零乘积就为零。主要是说要理论和技术双管齐下的意思。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心际迷航 发表于 2007-12-9 1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楼 的帖子

说得很有道理。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阿尔卑斯的味道 发表于 2008-1-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

那在现在的情况下
我们国家的 教育
又是否达到了
信息化呢?
至少在发达地区基本实现了~~~?
还有就是 多年前
一直倍受关注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
尽管是在现在,依然存在着疑问!
http://401250155.qzone.qq.com
A   Place for every visitor  !     
As  this   is   my space   for   my deep heart  !
春履秋痕 发表于 2008-2-28 1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说的很有道理,学习了!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