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地理》,是海宁中学地理组精心打造的地理微课。全系列共12个微视频,用哙至人口的《清明》、《大林寺桃花》、《春夜喜雨》、《凉州词》等中国古诗,将我们带入到一个唯美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欣赏优美这些古诗的过程中,了解了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及这种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概念与原理。
美!震憾!!如果我们当初的地理课能这样上,能不喜欢地理吗?!(其实很多人在中学学地理时,都没啥感觉的。。。)
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个案。在我与大同大学合作开展的微课专题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大学生们在看到各种各样优秀的微课后,也普遍发出了类似的感受!
一、立意
应该说,把文学和地理组合在一起,这样的创意首先就是很棒的! 把学生熟知的文学诗词,和相对陌生的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既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也同时引发了对诗词背后的地理知识的兴趣。
“与学习者的个体经验建立起联系”,“在知识之间建立起广泛的关联”,这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也是一切认知得以发生的重要规律。
在前面的推文中,我们向大家推荐的另外一个地理微课教学创意:小苹果版大中国,则是在地理知识和哙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关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本微课,选择在经典诗词和地理之间建立的关联,也让我们感觉到妙味无穷!
不过,地理与诗词的结合,无疑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地理知识,相对枯燥,离不开位置、数字这些客观知识,而诗词,则是很主观的东西,更多的是描写情景和表达情绪。那么,怎样把这二者很好地结合呢?这就必须要借助“情境感”了。
二、情境感
可以说,所有优秀微课,除了表达准确、设计合理外,必然都是“情境感”强的微课。
其实,即使是老师面授课,也不外如是。只不过在面授中,情境感的营造主要依靠的是老师绘声绘色的(以口头为主的)演讲能力——这就如同早先的评书一样。电视版的“百家讲坛”也差不多类似,只是在背景部分和重点部分增加了一些相应的短视频来增强这种情境感,而主体也是靠老师的现场演讲能力的。
而从表现手法和表达能力上,微课与口头演讲最本质性的差别就是:
微课可以采用各种媒体手段和表现手法,来营造更为丰富的、让人身临其境的、超越口头表达的情境。
具体到这个微课,采用了电视纪录片的手法。这就需要先根据选题和立意来制作文案(文案水平是基础),再根据文案来组织动态视频画面,再配上唯美的音乐,老师的配音也非常专业——这些全部都结合到一起,最终为观看者营造了一个极佳的情境。
学生跟着这样的微课进行学习,其学习体验跟纯文字、跟老师上课时以口头为主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事实上,优秀微课也更加受到学习者的喜爱。比如大同大学化学系的一位同学看了很多优秀微课后,就受到了触动,他写道:
它(微课)改变了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的常规方法,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表达。我们也应该思考怎样更形象的表达一个事物,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微课这种形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效仿,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地轻松和快乐 !
造成这种不同学习体验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情境感”。我认为:衡量一个微课是否优秀,在表现层面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情境感”。
在建构主义中,“情境”可是作为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出现的。只不过,在微课出现之前,老师主要以口头为主的表达方式,难以表现出较强的情境感。因而,所谓“情境”,很多时候只不过存在于我们老师的想像之中。
而微课,显然在这一点上为我们“赋能”——而且随着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使得大多数普通人都有能力掌握。我认为,“情境感的营造”这一点,才是我们学习微课、制作微课、运用微课的真正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