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公开课

[复制链接]
1307010115 发表于 2015-9-22 15: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公开课课程学习与推荐

点评

链接很实用,收了A  发表于 2015-10-10 14:33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1307010103美玲 + 5 请认真阅读要求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钱 +5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1307010115 发表于 2015-9-22 1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网址:
好课网:http://www.class.cn/index/open
MOOC学院:http://mooc.guokr.com/
学堂在线:http://www.xuetangx.com/

点评

讲解风趣,有吸引力  发表于 2015-10-10 14:30
形式较好,但是没有主题内容B  发表于 2015-10-10 14:30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07010115 发表于 2015-9-22 16: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化学课程:
学堂在线:有机化学(2015秋)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 ... 2015X+2015_T2/about




点评

公开课网址很足,内容很充分A  发表于 2015-10-10 14:34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07010115 发表于 2015-10-10 14: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3824.htm    网络公开课?编辑 ?锁定 网络公开课,是指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都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的录像,以飨全世界的求知者。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可称是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赠与。
中文名网络公开课 外文名Online courses 起源地英国  优点可以让各大高校资源共享   目录1 起源及发展
2 开设意义
3 热议差异
4 国内公开课
5 开设机构
起源及发展
?编辑 网络公开课最早起源于英国,为英国远距离教学,该方式教学可追溯至1969年英国成立的开放大学。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远距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网络公开课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电脑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课程。
现已有22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者成为网络公开课践行者。
开设意义
?编辑 有了网络课堂,六七十分钟一节的课程,可被切割成一个个短小段落,嵌入工作茶
网络公开课 歇,乃至上下班的地下铁。而课堂上咄咄逼人的反问和概念演绎,则在随时定格和回放中,被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措辞。
热议差异
?编辑 国内学生从义务制教育开始,九年一贯接受“思修课”灌输,甚至要岁岁念到大学毕业、硕博考试,几乎人人见“思修课”直摇头。但是,大谈“死亡”和“正义”的伦理类课程,却受到了网友追捧。
网友如此戏谑两者的巨大差异,都是讨论人生的入门课,你看看耶鲁课堂上探讨的是什么:死亡(哲学部分),男女性欲自然的强度差异(心理学部分),从城邦经验到民主政府(政治哲学部分);再想想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喜欢念叨什么:不许交男女朋友(哲学部分),敢交就打电话给你家长(心理学部分),爱人不行,要加强爱国(政治哲学部分)。
云南大学法律专业的陈颖说:“听他们的课,我恨不能举手发言,冲进课堂和老师对话。”也许是受此感染,他在本校人文学院院长的公开课“哲学与人生”上公然挑战教

图片 (3张)
授的观点,以致行走校园里,会有不相熟的同学打招呼。而刚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毕业的Dylen,则被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所震撼。“尽管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教授能把艰深的问题,在特定场景内还原到理论的出发点,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截面。”
媒体人王佩曾把中国教授的课堂传授方式归类为两种:党委书记型和相声演员型。前者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后者插科打诨,不着边际。而Kagan和Sander显然属于“心存虔敬,口吐莲花,幽默风趣,又懂得节制”的异类。
除了哈佛的《公正》、加州伯克利的《人体解剖总论》、麻省理工的《微积分方程》《线性代数》,斯坦福的《现代理论物理:爱因斯坦》等位列网上十大热门课程。更有耶鲁的《古罗马建筑》《美国文学:1945年后的小说》《弥尔顿》等“冷门”。
虽然从事的是技术工种,大学念的也是理工科方向专业,但Jude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经历着内心的分裂。其实我一向喜欢的就是文科,尤其是政治、哲学方面。得闲的时候,一个人在偌大的办公室,脱了鞋晾自己的臭脚,感觉干什么都行,就是“压根对现在从事的一行提不起兴趣。”朋友撺掇,“那你去弄文字”啊,Jude更是内心一阵纠结。
身处现代社会,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冗长的教育,公司每年也有大量的人员和时间受训,但什么也替代不了对自我修炼的投入。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可称是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赠予。网络名人和菜头在“以人格保证”推荐公开课课程时,曾说“并非因为它只适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又或是只适合于哈佛学生那样的高智商人群。单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性感。”[1]  
国内公开课
?编辑 在复旦大学网络公开课的页面上,不仅有讲座的梗概、现场视频与照片,还有很多网友“力挺”的跟帖。有些网友看到精彩的讲座预告,更是发出了要早起排队等“沙发”的号召。王泛森教授系列讲座的四讲内容上网仅四五天,就吸引了网友45条“微博”留言与67条跟帖
复旦首开网络公开课 。
网友“华老夫子”说:“王泛森教授给我们的启发很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对历史,对很多看法都受自己主观的和现有知识的影响,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实,很多事情是要追本溯源的。”
网友“沉默的大多数”说:“中国太需要这种开拓思维的课了!通过网络视频,我们得以分享大师的思考、学识和智慧。他们就像一个个太阳,让我们不停地吸取能量……”
更多的网友则希望这样的网络公开课多多益善。如网友普渡说:“希望这样的讲座在网上多一些,可以让博友们看见,多听听学学,必有收获。”
国内的名牌大学应该开放更多的公开课,让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的国人,给他们提供学习充电的机会。还有不少网友对国内的网络公开课提出了发展建议。网友“i达人”说:“希望高深的人可以把学问讲得深入浅出一点,再生动一点,让更多的人可以听懂。另外,我看到网易视频上还有国外知名大学,如哈佛、牛津、耶鲁的近百门网络课程,非常精彩。国内的公开课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在网络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啊。”[2]  
开设机构
?编辑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第一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的课程播客和视频讲座,始自2001年秋季学期,涵盖了从哲学,人类学到物理学,统计学。同一门学科有若干个版本。如果想跟踪教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可以点击该教授的网页,通常他/她都会从第一堂课起留下网址。
2、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是免费开放教育课件的先驱,计划在把1800门课程的课件都放在网站上,提供课程与作业的PDF格式下载。作为一所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在它的公开课程访问排行榜上,《物理:经典力学》、《计算机科学导论》和《线性代数》排名三甲。麻省理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建立了镜像网站,把所有麻省课程翻成中文。
3、卡耐基梅隆:与其它大学的免费课程不同,自学者和在校生在页面上有不同的入口。卡耐基梅隆建议造访者在网站上注册,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这样一来,你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门课程,还要参加几次考试,当然,即使你得了100分,卡耐基梅隆也不会给你开证明,更不会给你学分。
4、英国公开大学:英国公开大学是由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组建的。其网络公开课的一大特色,是把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科目跨文学、法学、商学、教育、理工等领域,
网络公开课 甚至还设有技术培训课程,如“商业写作技巧”和“如何做一个演示文稿”。
5、约翰·霍普金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但是,现如今有想法的人不用花一分钱,便能通过网站获得该校的前沿知识。网站提供了本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包括青少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物统计学、环境、一般公共卫生、卫生政策、预防伤害、母亲和儿童健康、心理卫生、营养、人口科学、公共卫生准备和难民卫生等。
6、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工程学是传统优势,相关的几百门课程都已经放到网上。不但本科生能找到所需要的课程,连研究生也能有所斩获。该网站还提供特色讲座,比如:妇女、计算机与合作。
7、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打着“零距离接触世界一流高校”的旗号,汉化了世界各国高校的上千门课程,也包括小语种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日本的高校。科目涵盖文史、理工、法律、商科。已发布了347门网络公开课的中文版。
8、用iTunes U“淘”课:iTunes U是专门提供高等教育内容的学习频道,集成了横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等175个国家的大学课程资料库。使用者可以透过电脑或iPod下载视频、音频等课堂实况,乃至教学大纲和课堂脚本。[1]  
9、复旦大学:2011年4月份开始,当人们点击网上视频的“公开课”内容,就可以观看和聆听到来自复旦大学的讲座内容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