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化教小分队

[复制链接]
1307010142yhaoo 发表于 2015-9-22 15: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岛大学 淮南分校 化教小分队

点评

SKTT1 Fake A  发表于 2015-10-10 14:37
解释的很用心,信息量也很大,但缺少了些相关链接,形式上有些单一。A  发表于 2015-10-10 14:30
解释的很透彻,条理清晰A  发表于 2015-10-10 14:26
小组名意义深重,新颖,有创新精神  发表于 2015-10-10 14:26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13

正序浏览
1307010138 发表于 2015-9-22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专业以培养中学化学教师为主要目标,通过在校三年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能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先进  技术,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应用性知识,具有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无机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法、化工基础;无机实  验、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实验、物化实验、化工基础实验 ;    开设的选修课:化学文献与网络检索、化学史、环境化学、稀土化学、仪器分析、中级无机实验课、教育实  用、毕业设计。      化学教育专业就业方向为中学教师及能在厂矿企业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点评

写的神马玩意A  发表于 2015-10-10 14:21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07010142yhaoo 发表于 2015-9-22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化 教 小 分 队         姚浩 杨光。著    化学教育史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四)定量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相互渗透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我国的化学是从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  一、中国近代化学教育 1.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  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江苏无锡人。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攻打到苏州、无锡,建立了政权,徐寿改习所谓格致之学。1855年后的几年,徐寿去上海从合信的《博物新编》中学到一些化学知识,并且做了一些化学实验。1861年,由于徐寿“能晓制造与格致”而被吸收到曾国藩手下当幕僚。1867年徐寿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对船炮、枪弹有所发明,能自制强水、棉花(即硝棉)、药汞(雷汞)等等。但徐寿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还在于译书,前后达17年之久。  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的书籍共13种,其中大多数是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7年)影响较广,书中概述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是专论无机化合物的。还有《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等书。再加上徐寿儿子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定性分析)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制酸、制碱等化工方面的著作),上海江南制造局前后共出版8种化学书籍,可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化学知识。可以说徐寿是化学教育的揭幕人。还有一些期刊,如《中西见闻录》是包括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种综合性期刊,而《格致汇编》则是我国早期一种专门刊载自然科学内容的综合性期刊。《理科杂志》(1906年)、《科学一斑》(1907年)、《广州化学会实业报》(1910年)等。对于现代化学起了较大作用的中国科学社,创立于1915年,出版《科学》杂志,其中登载许多化学文章  上海江南制造局为训练所需人才,于开办时即附设机器学堂,教授有关制造方面的科学,化学为当时教授科目之一。可以说,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之年即可看成我国化学教育肇始之时。清政府还在南京、天津、威海卫、广东等地设立水师、陆师等军备学校,其中也有教授化学课程的。至于为训练外交人员而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方言馆(1864年)等,起初仅教授外语课程,后来有的添设科学课程。在1866年始设化学课。  虽然当时施行新式教育的学校,大都有化学课程,不过这类学校开办不多,故化学教育的范围极为有限,而且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军备制造与翻译人才,用以抵抗外侮之用,与国家的正规教育毫无关系。国家取士之道仍为八股试帖这一条路,化学及当时所授的其他科学,在教育制度上无地位,这种情形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后开始有所改变。  自从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办到甲午之战,恰恰30年,这是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只是其教学仅限于当时所设的特种学校,学生极少,没有任何成效。只是在翻译西方化学书籍方面,稍有功绩。 2.1911年前后的化学教育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中国又败。朝野有识之士皆要自强,必须全国变法于是发起革新运动。1896年清政府下令,自京师以至各省州县,皆设学校,阅2年。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各地亦相继设立各级学校,到1905年,科举废止,各级学校更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建立。为使前期所创办的方言馆与后来的学校有一定制度可依,始订立有系统的教育制度,首颁《钦定学堂章程》,继有《奏定学堂章程》。以后的学制虽屡有修改但大体变化不大。现行的学制系统,亦完全由此增删而成。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称癸卯学制),是以政府法令的形式规定化学作为各级各类学堂的必修科目和内容,使化学教育形成体系,并在全国广泛地、逐步地开展起来。癸卯学制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创造条件,陆续开展化学教育,并开始了较正规的高等化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例如,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于1910年首先设立了格致科化学门,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  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这个时期形成的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虽然如此,毕竟有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形成了我国化学教育的初步体系。 壬戌新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状况。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初步成形。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化学教育有形而无实,特别是普通教育更是如此,因而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化学及其他科学的教学又作了逐步的调整和充实。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从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对新学制作了一系列修订和补充,使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化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所以,中国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1925—1937年(充实巩固时期)、1937—1949年(战乱维持时期),以及1949年10月以后。 二、中国现代化学教育  1.1925—1937年的化学教育    1927年6月,有关会议通过决定,拟建立大学院制,蔡元培任院长,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1928年5月,由大学院主持,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整理学校系统案,并对1922年的“新学制”进行了修订。1928年7月,废止“大学院”,改为“教育部”。8月“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这项标准的颁布,是1912年后对学制和普通教育进行的第一次改革。在总的方面,基本上保留了1922年的新学制,但对原制中的中学,特别是高中普通科作了重点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纠正了重文轻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就高中普通科的情况看,知识质量提高了,特别是在基础学科方面尤为明显,这也是这次改革的一个特点。    1932年12月公布《中学法》、《师范法》、《职业学校法》。规定: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均为中等教育,但各有其不同的独立的目的和任务,三者不能混设,明确了各自分设的地位。普通中学从此在制度上取消了分科制,但仍沿用初高级三三制。 根据《中学法》,“教育部”于1933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修正中学规程》,11月公布了《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标准”规定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这时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有了明显增加。 从1932年起,“教育部”规定对中学毕业生实行会考制度。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中都有化学,这一措施对提高和统一中学化学的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1930年虽然颁布了大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章程,但各院校的必修和选修科目以及各课程内容的制订直到1935年以后才有眉目。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师资基本上是由国外留学回国的教授、学者充任。诸如无机化学方面的张子高、戴安邦、程有庆等教授;有机化学方面的杨石先、曾昭抡、袁翰青、萨本铁等教授;分析化学方面的高崇熙、王琎等教授;物理化学方面的黄子卿、傅鹰、张贻侗、虞宏正、李方训等教授;应用化学方面的赵石民、刘拓、朱有宣、陈之霖等教授。他们是中国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为中国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化学专业人才。 2.1937—1949年的化学教育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8月,《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颁布,1938年4月有关当局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关于教育的四条是:    (1)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之研究与扩充其设备;    (2)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地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   (3)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4)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并据此拟定今后教育设施方针若干条,其中第七条指出: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及生产之需。  由于当时平津京沪各地机关学校均因变起仓卒,不及准备,能将图书仪器设备择要移运内地者仅属少数,其余大部随校舍毁于炮火,损失之重,实难数计。据统计,战前高等学校108所,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被破坏91所,40%的中学则陷入沦陷区或战区。  这一时期,一批重点大学迁入内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于长沙,合组新校,定名为长沙临时大学。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后转移至贵州遵义等。为了办好学校,校际之间,师生之间,亲密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不仅把学校教育维持下来,而且在造就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这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成都望江楼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坝的华西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化学系,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化工系的联合体,以及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的化工系等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化学教育的几个中心。在课程设置上,化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不少系科都开设化学课,如1938年规定文学院第一学年选修普通化学;理学院第一、二学年必修普通化学;法学院和农学院也必修普通化学。1940年规定,大学的物理系、生物系、地质系、博物学系、数学系、法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把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等列为必修课程,而把理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列为选修课程。同时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做毕业论文。 在中等教育方面,为了救济战区流亡的中等学校师生,从1937年开始设立国立中学。1938年7月《国立中学规程》颁布。抗日战争期间共办34所国立中学。此外还办国立师范学校及其他职业学校14所。在课程设置上,1940年为适应抗战需要修订了初高中课本标准,主要是增设选修课,并将英文改为选修。在教科书方面,除了翻译国外教材以外,张江树教授等根据当时国情以及抗日要求,自编了部分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如《理论化学》、《土壤化学分析法》、《定量化学分析》、《中学化学》、《化学问题详解》、《化学史话》、《初中化学》(上下册)、《初中化学实验教程》、《高中化学》(上下册)、《高中化学实验教程》、《国防化学补充教材》等。另外,王鹤清、阎玉振也编写了高中化学课本和化学实验课本,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2年出版的化学书近80种。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增多,派出的留学生也有所增加。许多大学已经回迁,展开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化学教材和教法等方面,这一时期受美国影响较大。许多大学所用化学教材以英文本为主,有的译自外国教材,有的自编。同时,在化学教学手段上也作了一定的改进,为加强形象化教学,当时国内复制和拍摄了部分化学教学影片。如制造酒精、制造肥料、造纸、制碱、浙江制盐等。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衰败以及战争的影响,化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极为缓慢。  在解放区,中共中央先后于1947年8月、1948年2月和1948年8月召开了3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建立一定的必要的正规教育制度,重视基础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和整顿高等教育,这对于当时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过渡时期的混乱,使教育稳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亦使解 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全国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  1949—1956年的化学教育   1949年12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教育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各大学化学系首先对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并组织人力着手翻译苏联教材和自编教材。如北京大学化学系从解放初到1951年6月,编写出各主要课程的教材16种(其中讲课教材9种,实验教材7种),还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各校开始建立化学教学研究组或教学组,从1951年起,毕业论文又重新被定为必修课程。  1952—1953年普通大学开始进行院系调整。以普通大学为基础,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的理学院合并,组成了综合大学理科系。1953年,据13所部属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所设化学专业的统计,有两个无机化学专业、8个分析化学专业、9个有机化学专业、6个物理化学专业、1个胶体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除共同必修的政治、体育、俄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之外,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晶化学、物质结构、胶体化学、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史。第三、四学年安排6周的生产实习,四年级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门化课,然后是毕业论文。  1953年7月在全国高等工业院校行政会议上,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口号,明确指出,要以办好高等工科院校和大学理科为重点。  在教材方面,颁发了化学专业各基础课教学大纲,此后化学系基础课教材陆续出版。其中有戴安邦、张青莲、严志弦和尹敬执合编的《无机化学教程》、邢其毅编的(有机化学》、汪葆 等编的《分析化学》、黄子卿编的《物理化学》、唐有祺编的《结晶化学》和徐光宪编的《物质结构》等。这是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批自编化学系教材。  1953年9月召开了建国后第一次高等师范教育会议。到1953年,全国共有高等师范学校33所,各校均设立化学系。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校际交流频繁,并加强了教师继续进修。许多学校选派教授、副教授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大学生也勤奋学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成绩是显著的,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然而其中的不足则是学习方法过分强调统一,限制过死,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学得不够踏实,毕业生质量不齐。 二  1957—1965年的化学教育    从1957年到1965年,是中国开始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致使化学教育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掀起了“教育大革命”。大学化学教育出现了打乱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实行“一条龙”教学、以生产劳动或大办工厂、大搞科研来代替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情况;中学劳动过多,以前根据部颁教学大纲编写的化学课本被一概抹煞,各地自编的教材大大扩充了联系生产实际的内容。  在中等教育方面,1958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课本被批判为“陈腐落后”、“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少慢差费”的东西,因此暂停编写;而大搞教材编写的群众运动,各地自编教材“遍地开花”,突出“以生产为纲”,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  1960年决定重新由中央编写课本。提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要分两步走,“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步提高”,对现行教材以“未立不破”的原则,采取“选”、“编”、“借”的办法解决教材问题。1962年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出版了各种通用教材(包括化学)近2000种,保证了教学的需要。经过实施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有力地调整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 三  1966—1976年的化学教育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掀开了新中国历史上十年浩劫的序幕,文化教育事业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破坏。从此各类教材被废弃,实验设备被毁坏,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各地区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以典型产品组织教学”,造成全国大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中学化学教材被批判为修正主义课本,全部停止使用。搞所谓“典型生产引路”,把基础知识纳入生产系统之中,比1958年间所编写的化学课本更为强调生产,对基础知识的削弱更为严重。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的大倒退时期,教学质量异常低下。  四、1976年后的化学教育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国进入了新的全面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化学教育随之重新走上了正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都突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79年4月中国化学会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陈光旭教授,副主任委员为夏炎教授、严德浩教授和沈松源副教授。同时,筹备出版《化学教育》杂志,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培养更多化学人才的需要。1980年4月《化学教育》创刊。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交流教学经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高教司和普教司先后两次联合召开了全国化学教育经验交流会(1980年12月在成都举行)和中学化学教学讨论会(1981年11月在桂林举行)。这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化学教育方面空前的盛会。认真讨论了有关我国化学教育的课题,对于整顿、恢复化学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于1977年8月和10月分别召开高等学校理科和工科基础课教材座谈会,组织理工科基础教材的统一编写工作。同时订出1977—1980年三年教材编写规划,鼓励对1966年以前出版的教材进行修订,以继承和发展。1979年10月教育部发出通知,恢复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同时,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两个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综合大学理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照这两个文件的原则,做好修订教学计划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这次修(制)订的9个专业80种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化学专业有14种。  此外,教育部于197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重点高等学校应用学科和新技术学科规划会议,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全国解放以前很少,有志深造者大多出国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起来是1978年以后的事。   在中等教育方面,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从初中第三年开始到高中二年级设置化学课。同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组织人力从事编写新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三、高一和高二化学课本(试用本)

点评

条理清晰A  发表于 2015-10-10 14:30
哎呦 不错哦,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A  发表于 2015-10-10 14:22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