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PPT,只要是还在岗的人,不管有没有用过电脑,可能都知道是什么东西。PPT,就是一个电脑演示软件,然而却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PPT,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第一次正式使用PPT,那就是我的硕士学位论文要答辩的时候。没有投影机,导师同意我用其他研究室的翻拍机来制作幻灯片。于是,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将PPT软件从头到尾熟悉了一遍,感觉已有的功能差不多都会用了(初期的版本功能其实也不算多);然后再用一天的时间,制作完答辩用的材料,并用了半天的时间翻拍——连接电脑的翻拍机就是这个速度呀,看着电脑很长时间才翻动一页,心里很着急,好在可以到旁边去看白鱀豚。待我兴高采烈地翻拍回来,准备去冲印,突然有个更好的消息,研究所计划买投影机了,但具体时间未定。我去计划处打听,得到了证实。他们看到我要答辩了,就决定将这个计划尽早定下来,让我可以利用这个幻灯机答辩。终于,在整个研究所,我成了第一个利用投影机来演示我的PPT的人。不过,计划处要求我将PPT做得漂亮一些,尽量多展示一些特别的效果,于是,我制作了平生一来最为华丽的PPT。答辩那天,来了许多人,其实更多人是专程来看这个新鲜物件的。之后,计划处还要求我为全所的研究人员做一次PPT制作的科普。于是,PPT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研究所,慢慢成了大家的家常工具。 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有了电脑,我成了电脑高手;有了网络,我成了网络专家;有了PPT,我也成了PPT美工;有了智能手机,我又成了手机控。——似乎我就是这么一直跟风着时代,影响和推动周围的人接触现代化的新玩具。我也特别满足这个时代给我带来了可以体验自我成就感的理由。 还是说PPT。90年代末毕业后分配到高校任教,大多教室里只有黑板和粉笔,习惯了常规教学方式的老师大多也不会用电脑,更甭提PPT了。为数不多的教室有投影仪,我正好有门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课程,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稀缺资源。于是,我开始极力推动PPT的普及化工作,经常给大家介绍PPT授课的好处。其实PPT的好处是可见的,我这里也不想多谈论。因为只要看过我做的PPT课件的人,很快就会被这种授课方式所吸引,纷纷加入到推动PPT工具普及的行列中,学校也顺应这种变化,安装投影机的教室越来越多了。我想,当时同我一样默默无闻地推动PPT工具普及的人很多,我应该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的一员,但这已经足于让我感觉到满足与开心了。 现如今,各行各业,随处可见PPT的“身影”。网上还有用微软office办公套件这样打趣的,说一个机构人员的地位排名是这样的:用Word的人不如用Excel的人,用Excel的人不如讲PPT的人,讲PPT的人不如听PPT的人,而听PPT的人往往是连Word都不会用的人……可见,听PPT的人一般都是较高层级,即使是做PPT的人也要有些级别才行。但这种排名只是在公司里适用,在学校和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可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般亲切地称PPT为“骗骗他”,教师每天都要用PPT做课件,学生也被要求用PPT来做研究进展等汇报材料。 PPT,让我感觉到现代化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也喜欢按照PPT本身的规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比如,PPT不是书籍的屏幕展示,每张PPT应该是可以自成一体的,完整讲述一个故事;色彩搭配要让人赏心悦目,而不是简单的白底黑字;动画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否则就喧宾夺主了......。同时,我也将这个要求扩展到自己研究生身上,经过几年的训练后,我指导的研究生已经独成风景,其他熟悉我的老师一看PPT就知道是我的学生。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以前曾经认为是PPT优势之处,现在正在慢慢变成影响教学效果的桎梏。比如,PPT方便性的一面,可以节省备课时间,甚至可以一劳永逸,几个班、几年内的课,主要努力备课了,以后都可以不用怎么费心了,仅稍做修改就够了。其次,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离开了粉笔,也就没有教师吸入粉笔灰的担忧了。第三,学生也省去了记笔记的烦恼,只要带着脑子来听就行了,没有听清楚的,下课了还可以下载课件仔细钻研,复习备考也方便多了。也就是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越来越离不开PPT了,学校要求几乎所有教师制作PPT,甚至逐渐演变成“PPT不再是教学的需要,而是制度、评估的需要”——如果一堂课没有准备好的PPT课件,会被认为不认真授课的表现。 现在来看,除了第二条优势依然存在之外,其他的两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还成了总体教学效果差的帮凶。我上课的时候,喜欢结合最新的案例,甚至有些案例是当天看到的,也还未来得及深思熟虑,但教学中在讲解这个案例的时候,自己倒突然豁然开朗,于是就有欲望与同学们一起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觉得可以将当天的知识点用上并印证,还巩固了这个知识点。但是,这却偏离了原来PPT的内容,是不是需要将自己重新拉回来呢。我总不能让学生看着PPT,自己却在讲别的吧,那样学生是否会被弄得莫名其妙的。 前几天,与一位酷爱教学的老师聊天,他说他以前上完课,就将PPT删除,第二年重新做,这样上课的时候对内容很熟悉,也很有激情。这话说到我心坎上去了,我虽然没有勇气将自己的PPT删除,但两次重复着PPT的内容和顺序,也是让我很抓狂的事儿。特别是最近学校要求开设平行班,一模一样的内容,要讲多次,有时候上午给一个班上完了一次课,下午又要给另一个班上一样的内容,我特别受不了这点儿。虽然PPT的内容一样,我甚至企图逼迫自己用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讲授方法,用不一样的案例。一个本来很有趣的案例,自己讲两遍,肯定不觉得有趣了,这样客观上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是讲过的PPT,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不是重新默一遍,就会导致本来觉得很熟悉的内容,有些细节却忘记了,提出了一个案例,却讲不明白了,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儿,甚至会开始紧张起来。究竟是我驾御它,还是它驾御我呀? PPT的确是可以节省教师一些板书的时间而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学生反应也需要时间,思维必须跟得上PPT的播放速度。我上课的时候,看到有些学生在记笔记,有时候不得不放慢一下速度,怕影响进度,就告知学生不用记了,以后再下载PPT看。但现在我突然感觉,这是不对的:学生在上课时所做的笔记,是最适合学生自己看的,他记录的是自己认为不清楚或者薄弱的环节,对学生来说就是重点和难点,但这也许与PPT上教师所罗列的内容有很大出入。有人认为,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体现教师对文字精神理解的过程,可利用文字和语言,将学生融入到学科的文化之中,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过程,教师甚至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临场发挥,随时进行改变,采用最合适的内容。而PPT是事先编制好的,不可能随之改变。但是,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最大区别是要更多体现教师的特长和个性,而不是遵循什么死板的教学大纲。因此,PPT可能束缚了老师个性的发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过分依赖大量的信息资源,反而会牵制自己的个性,时间长了,就会惰于思考,越来越依赖PPT的内容和顺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另一种“照本宣科”,只不过此时“宣科”的内容包裹了一层PPT的伪装而已。甚至有些教师将电子版的教科书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PPT,满满一大屏文字,一堂课一百多张PPT,看得就让人犯困,也没有充分利用PPT的多媒体特征,这对听课者来说,的确是受罪。如此来看,这样节省时间提供大量的时间究竟有多大意义呢?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授课者的思想如果运作得比PPT快,想到什么就立即表述出来,不用受PPT的限制,反而可能讲到更多的内容。 从学生层面来说,问题更多。有了PPT,很多同学上课就不再跟着教师的的授课内容积极思考。而板书是没有实时显现的,需要同学思考,与老师共同推,于是他们就会跟着老师的引导,不会离开老师的思路。因此有教师强调:做学生一定要做笔记。积累知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重复记忆,仅仅看老师的课件,就少了一次知识积累的重复过程,也是导致许多学生上课不听讲甚至旷课的重要原因。许多年轻人喜欢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思考,是否与这种教学方式有关呢? 当然,许多问题,可能并非完全是PPT的过错,但PPT对这样的过错有推动作用。比如我上面所说的平行班的事儿,与学校的教学制度也有一些关系,但就是由于PPT的可复制性,让懒人仅仅为了增加课时有了可乘之机。也许,更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是只用几张简单的幻灯片列出提纲,教师手中有一些随时备用的案例卡片,剩下的全部交由教师发挥。教师备课,只需要按照提纲,增加或更新更多的案例,这样的授课会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有些能用PPT表现的多媒体特性,就用PPT展示,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的优势,而不是刻意用这种手段来代替原本更有优势的传统授课方式。 资料来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443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