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好文共赏: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仅供欣赏、杜绝抄袭)

[复制链接]
海洋天堂 发表于 2012-8-29 14: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
                                                                                                                                张霞 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
      摘要:在简要梳理古今“学习三境界”的基础上,以禅学视角提出了网络时代学习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三种境界相互交织,形成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特殊景观。论文结合学习的三重境界讨论了容器学习观、连通学习观、显性知识的学习观、隐性知识的学习观和泛在学习理念,以增进人们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多角度理解。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习;境界;禅学;学习观
    41453899.jpg       “学习境界”古已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内隐了孔子的“学习三境界”[1];《大学》所倡导的“学习三境界”在于“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2];近代大学者王国维也在诗化的词句中描绘了众所周知的学习三境界。这些“学习境界说”既具有当时所处时代的特性,又具有人类学习的共性。而今,人类已跨入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学习三境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学习又处于三境界中的哪一个位置呢?笔者将从禅学的视角进行阐述。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亦被称为人生的三重境界。结合原句解释及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均是静止着的事物的实体和表象,其不嬗变而吾得以所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均是变化中的事物,物嬗变而情不移,吾自不得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实体,而是一种心境,一种“任庭前花开花落,漫天外云卷云舒”的平常心态。
      将这种禅学视角移植到学习领域,有助于我们厘清网络时代的学习观。
     ●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
      第一境的学习是结构化、静止和孤立的,并更趋向于对显性知识的正式学习。
      容器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一个盛装知识之水的杯,而教师是倾倒知识之水的壶。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知识观中都以器皿的角色存在,教师的任务是把自己“壶”里的“水”倒进学习者的“杯”里,而学习者则用自己的“杯子”尽可能接住“壶”里倒出的“水”[3]。“容器观”中的知识是经过专家定义、筛选并加工和结构化的,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在这种观念下,学习者看到、听到、得到的自然也是静止的知识,他们在进行静止的学习。
学者Polani及Nonaka和Takeuchi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楚地表达出来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指高度个性化,只可意会,难以形式化、记录、编码或表达的知识[4]。在学习的第一境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显性知识的传授,相应地学习者更多地注重显性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是由学习者通过阅读书本或观看教学视频就能自行习得的知识;尽管这些习得的过程很容易,但教师却依旧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来讲授,而把真正需要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时间放到课外。课堂由此颠倒[5]。
      在“容器学习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中,教学者所传授的和学习者所接受的大多都是静止和显性化的知识,“山水”不动,而“山水轮廓”俱现,自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笔者认为,这种学习观虽存在着诸多问题,却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仅限于一小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这余下的大部分。借助于信息技术,学习者能够从第一重境界跨入第二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
      第二境的学习是松散、流动和整合的,并更趋向于对隐性知识的非正式学习。
      在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之后,我们迎来了连通主义学习观。“连通主义是一个描述在网络时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论,它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而结点则是我们用来连通并且形成信息和知识源的地方。”[6]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结点,而一个人的背后必定连有一大堆“结点”,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记不起某件事时,我们就会去寻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或是找到一个能引起我们回忆的事物,那个人或那个物体就被认为是存储着我们知识的一个结点。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可能第一次就找到了那个“结点”,但也有可能经过好几个“结点”之后才能找到。例如,在应用博客学习时,我们可以从好友或关注的人那里直接获得需要的信息,也可以从“好友”的好友和“关注”的关注中间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他们转载的博文或新加的好友和关注信息会第一时间被网络的浪潮推送至我们的面前。博客圈和博客环的建立和发展正是无数个结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时,知识不仅在我们与自己的博友之间进行连通,还在我们与博友的博友之间进行连通。可以说,知识从一个结点流动到了另一个结点。在相互留言、评论和发纸条等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在流动,在连通,还在创生。
      “六度空间理论”和“150定律”揭示的正是网络时代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通关系。网络连通的功能就好比一个强大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当希望前往某个“地方”时,只要通过GPS系统我们就能迅速定位到想要到的地方,并将自己此刻的“所在地”与“目的地”进行连接,沿着这两点一线的知识流行走,我们便能将思考的“船只”迅速划至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知识源。于是,在这种学习观中,“知道在哪里”和“知道谁”变得比“知道什么”和“知道怎样”更重要。知识终于能脱掉方正的“外壳”,摇身化作柔软的组织;知识也由静止的水库变成了流动的河水[7]。
      在网络时代,我们通过引“线”来串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在跨越时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连通性知识网络。其多样性、自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性也正符合了网络时代开放、创新、扁平化的特征。[8]由此,连通学习将带我们走进一个松散、流动和整合的非正式学习的情境。在这里,我们通过博客、人人网、Facebook、Google+等社会性网络进行连通,与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一起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我们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正式学习,而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学习,任何人任何事也将成为我们储存知识的一个结点。在这个连通性知识网络中,我们的知识将不停地从一个结点流动到另一个结点,流动中不时荡起的“涟漪”将会使结点间的知识交互变得更加活跃和频繁。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它主要来自经历和体悟的过程,并被认为只能通过顿悟、师徒传授、内隐学习、隐喻、象征、讲故事、深度会谈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才能获得。[9]在隐性知识的学习中,知识是流动的,是不断变化的。在流动中,知识并非永恒的隐性或是永恒的显性,而是处在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正如野中郁次郎和内竹广隆所提出的SECI模型一样,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总在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种模式中进行转化[10]。在不断往复的循环中,知识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继而形成一个螺旋演进的知识创生图。知识转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在“连通学习观”和“隐性知识学习观”中,“容器学习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逐渐被弱化,因为“连通学习”和“隐性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松散的非正式学习,它们认为知识是流动的,是时刻变化的,正如《大学》所倡导的“新”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正因为这种流动和隐性化知识的存在,“山水”均动,其形不在,才使得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笔者认为,现今我们的学习正处于从第一重境界到第二重境界的过渡中。但由于曾经“容器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根深蒂固,因此这种过渡的步履会较为艰难。虽然我们更希望通过非正式学习来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但也不要完全把正式学习丢弃。只有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
      当处于这重境界时,学习已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在网易公开课《学习心理学》的第一讲中曾以三个问题引出学习的定义,“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1。笔者认同这一看法,并认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在学习。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会变得越加生活化。每一次打开网页,每一次点击链接,每一次观看视频,每一次浏览博客,每一次发表评论和留言,每一次转载博文,每一次通过QQ与人交流……我们都是在学习,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宽泛和无意识。正如《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所描述的一样,“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网络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学习推到了人性的极致。无论我们寄居何处,教育的机会都会出现,且可以为我们所用。”[12]这是泛在学习和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的景观。
      学习将如呼吸、吃饭、睡觉一样变成我们的习惯。无论是容器式的正式学习,还是连通式的非正式学习,无论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还是隐性知识的学习,都将“润物细无声”地上演在我们的生活中,知识也在无意识中走进我们的世界。此时,人们不再纠结于学习的方式或途径,无论是静态的知识,还是动态的知识,我们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结语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似乎描绘的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学习境况。过去的学习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静止式的学习;而今正逐渐步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流动式的学习;当“修炼”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将进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生活化的学习。然而这三种境界并不是相互排斥、孤立和具有级别的,在达到第二重境界的同时会兼有第一重境界的学习方式;而在到达第三重境界时,也会兼有第二重境界和第一重境界的学习方式。三种境界相互交织,形成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江曈.“教学三境界”说[J].长江水利教育,1997,14(2):60-62.
[2]曾参著,刘强编译.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杨满福.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0,(2):11.
[4]廖开际.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萨尔曼•汗(2011).让我们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EB/OL]. http://v.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
[6][7][8][加]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10]黄荣怀,郑兰琴.隐性知识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庞维国(2011). 学习心理学:【第1集】什么是学习[EB/OL].http://v.163.com/special/cuvocw/xuexixinlixue.html.
[12][美]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董顺丹 发表于 2013-1-9 1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好在《读者》上看到有个作者用参禅来解释微博的利用:看微博还是微博——看微博不是微博——看微博还是微博,达到第三种境界,则不会被微博所绑架~~~~~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