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视点圆桌:中小学网络公开课,褒贬不一为哪般?(2012年1月“视点圆桌”栏目)

[复制链接]
海洋天堂 发表于 2012-8-29 14: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海洋天堂 于 2012-8-29 14:56 编辑

     中小学网络公开课,褒贬不一为哪般?
      注:本话题为往期话题,最新话题将于该板块中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话题引导:
《公平与正义》、《幸福》、《死亡》……近年来,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网上风行。2011年11月,由我国教育部牵头发布的20门高校公开课也陆续上线。这时,有人提出,除了名牌大学的“阳春白雪”,那些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初级课程,是否也可以做成网络公开课?
这样的呼吁声遭到了各方质疑,家长担心常态的开放课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校方顾虑昂贵的录制费用要由谁来埋单,而更多的人在为制作出来后的效果担忧……事实上,纵观基础教育信息化10年来,各地方教育机构开展的网络课程、网校、空中课堂等基于网络的授课方式也是层出不穷,那么这些是否算中小学网络公开课呢?它的开展意义何在?
    本期的特约评论员将针对目前人们对中小学网络公开课的呼吁,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深入的讨论。
       200910148200.jpg res01_attpic_brief.jpg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海洋天堂 发表于 2012-8-29 14: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天堂 于 2012-8-29 14:30 编辑

    主持人:在网上听了塔尔博士的《幸福》,深感“幸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者而言,能够饱览世界级学校的课程,已经将自身的幸福指数上调了不少。幸福的人总会憧憬更多,中小学网络公开课眼下似有呼之欲出之势,那么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能从网络公开课中收获“幸福”吗?
    孙众:                      别让中小学视频公开课沦为“玻璃窗后的幸福”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设想中小学视频公开课

5081_P_1328212055060.jpg     面向全世界开放网络公开课,使社会普通人群和高校群体受益于东西方不同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撞击与启迪,从而为高校和社会成人学习者带来了“幸福”,那么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我们感到“幸福”了吗?
“幸福”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在减轻繁重的教学和工作压力之外,还能给长久工作的课堂环境带来新的亮点,在局限的工作时空之外领略新的教学思路,给专业发展带来新的途径。那么网络公开课,能够弥补真实课堂里中小学教师的缺失,还是只能成为“玻璃窗后的幸福”——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
      突破“就课说课”的怪圈
      其实,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就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课、交流是常见的教研方式,教师能够通过与主讲者面对面的沟通,了解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原因与思路,这也是公开课的魅力之一。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实体教研场合下,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一节公开课,“就课说课”多为无奈之举,所以有的教师会说听到了一节差课是浪费时间,听到一节好课又不解渴。而目前盛行的大学网络公开课,能够展现一门课程全貌(从课程导入,到进展,直到结束),再现课程的推进与成长状态,这对于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不能提供和主讲教师的开放交流渠道,搭建起虚拟空间里的真实交流,那么这种“幸福”就是一种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的幸福。
   常态课才有意义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公平与正义》等刚刚上线时,国人看到了座无虚席的剧院式课堂、演说家般完美口才的教授、电影情节式的精彩师生对答,然而这种课堂真实吗?辽宁师范大学王健教授曾揭示这些视频背后的技术支持:多台广播级摄像机同步拍摄;后期对视频的重新加工编排。没错,这种公开课实际上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要引领方向的“精品课”,而非真实课堂环境下的“常态课”。
      而我国中小学一向有“做课”的说法和习惯,以往各级课例大赛评选中,均出现过为求精品而反复录课,一人上课全校备课等有悖真实课堂的现象,“精品课、公开课”与真实状态下的“常态课、推门课”优势之争也持续多时。而美国学者詹姆斯•希尔伯特在研究多年课堂教学案例后指出,只通过观看少数优秀教师的少数优秀课堂教学,不可能给众多教师带来真正的帮助。“真实课堂里的新英雄”(New Heroes in the classroom)只能是普通教师自己。只有让更多的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通过反复、细致的课堂教学分析,通过教师群体学习来发现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才能让普通教师看到差距,并将好的想法和做法坚持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就是说,“精品课”是方向与目标,旗帜与标杆,但真正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帮助的是真实可行的“常态课”。因此《幸福》课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它也是玻璃窗后的幸福,真实常态课才是未来中小学公开课程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绕过“热闹”,去幕后“冷静”
      事实上,从最初的MIT OCW计划,到目前盛行的国外名校开放课,没有哪门课是只见视频,不见课程的。而我国的民间力量和商业机构在引进国外公开课时,只是将最具视觉冲击力与商业盈利点的视频拿出来,用“知识版双语美剧”的形式做起来。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国外大学公开课的主讲教师都会在课程讲解中提及自己的课程支持网站、出版过的教材和专著、推荐的阅读文献或者其他课程资料。这些内容普通观众很少关注,也很少有兴趣做后期追踪。而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发展人群,不仅要看到课堂视频的表面,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追踪课程中出现的丰富幕后信息,这是真实课堂交流中不易获得的一个成长渠道。
      我至今还记得十年前初试MITOCW课程,它不仅提供了课程大纲、作业题、课程参考资料,还为不同网速的用户提供了课堂教学录音的MP3音频和TXT文本下载两种格式。它们不是在造课程开放的噱头,而是从框架和细节上都在努力实现着开放和共享。因此未来的中小学公开课,不能是用视频代替课程,而应是以视频为主,同时与其他课程资源相结合的视频公开课程。
借国内外大学视频公开课之东风,希望中小学也能尽快地拥有自己的视频公开课专区,而且这些常态的、真实的网络视频公开课程,需要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角度来设计和实现,让网络视频公开课程能成为真实课堂的延伸,打碎玻璃窗的阻隔,伴随中小学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海洋天堂 发表于 2012-8-29 14: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天堂 于 2012-8-29 14:43 编辑

师友热议
12594635ks5iauxjteexac.jpg

    主持人:以下观点出自中国交互式电子白板教育网“视点圆桌”版块以及教育大发现论坛。http://www.activ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32欢迎对教育信息化热点有所关注的老师们踊跃参与。
      Zhenyi Wang
      网络公开课不应当是网络教学。教学了,就表演了。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讲冷战,把自己搜集的档案加以整理,把对档案研究的成果提供给大家思考、讨论。不是向你灌输什么,也用不着学生配合着演戏。是引导你对档案分析的兴趣,研讨一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法。这不是形式的变化,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教学是迥然的两回事。
    知行中国
    在网络公开课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要建立公开课淘宝超市,变选课为淘课,把主动权交给学习者,把课程的评价权也交给学习者。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zhguoq 发表于 2012-9-5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做法,要认识清楚一个前提:国外的教育绝大比例是市场化的(很多好的学校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中好的比例就比较小了),而国内的教育绝大比例是政府控制的。
暑假里学了一下经济学,现在比较赞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先使用市场手段。我们的教育、医疗问题主要是未彻底地市场化的问题。

点评

但是在所谓的教育是非应该市场化方面,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分歧的,反对市场化一方的观点中,往往体现出中国人反敛财的防范机制,当然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于高等和幼儿教育阶段,至于中小学,教育如果要市场化,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1 17:28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海洋天堂 发表于 2012-10-11 17: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zhguoq 发表于 2012-9-5 08:25
比较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做法,要认识清楚一个前提:国外的教育绝大比例是市场化的(很多好的学校是私立 ...

但是在所谓的教育是非应该市场化方面,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分歧的,反对市场化一方的观点中,往往体现出中国人反敛财的防范机制,当然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于高等和幼儿教育阶段,至于中小学,教育如果要市场化,我想应该先考虑清楚这个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若仍是以分数分高下,甚至唯分数而择校,这样的市场化不要也罢。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zhguoq 发表于 2012-11-14 16: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市场化的目标在于让承办教育的主体多元化,各个教育主体之间可以做到充分竞争,竞争结果有利于学习者。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