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学基础研究(二)

[复制链接]
老班长 发表于 2011-11-8 2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桑新民教授在《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2003)一文中指出,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开展基础研究(其二):

另一方面是深入探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起点。

在建构理论体系时,逻辑起点的选择显然是无法回避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但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足够重视,这正是目前各种《教育技术学》专著和教材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缺乏理论深度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对此问题的初步研究中,笔者认为,美国教育技术学界对逻辑起点的认识至少存在着两大主流学派:一派是媒体起点派,此派最早形成,并长期占主导地位,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显然是此派的主要代表;另一派是学习起点派,其成员大多有心理学的学术背景,此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加涅,在由加涅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中,学习范畴不仅是逻辑起点,而且是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对美国教育技术学主流学派理论体系及其逻辑起点的深入研究和比较,是构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建设中,南国农教授始终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南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提出: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应该由七论组成,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其中,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是核心,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可见,南先生应该算是我国媒体起点派的代表人物。至于主张以学习为逻辑起点,并据此构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目前在国内尚未见到,其原因恐怕在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较深厚心理学学术背景的著名专家学者。

笔者既不赞成媒体起点论,也不赞成学习起点论。理由是:我国教育学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围绕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展开过一场热烈的讨论,笔者当时虽然没有就此发表意见,但赞成和主张以学习范畴作为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群中与教育学原理并列的二级学科,如果也以学习范畴作为逻辑起点,就无法与教育学原理相区分了。教育技术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象教育学原理那样全方位地研究学习,而着重是要探索媒体与学习、教学、教育变革发展的关系。据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作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以信息时代“高绩效的学习”(从微观和宏观共同创造的优化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归宿。

逻辑起点是随着学科的成熟,特别是范畴体系研究的深化而逐步清晰的,同一学科不同理论学派对逻辑起点之选择往往也是不同的,因而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存在一个唯一的、静止不变的逻辑起点。但对于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来说,逻辑起点的选择和确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逻辑起点不仅决定着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且决定着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并形成不同学派各自独特的研究范式。这种不同学术思想的争鸣,显然是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探讨逻辑起点的同时,还必须探讨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内在结构。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必须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这三大基础支撑,而将这三大基础整合起来的,则是基于媒体和资源的学习与课程教学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应该成为本学科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不可替代之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二者分别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二者的内在统一则是教育技术观,这是每个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必须牢固树立的学科指导思想。以上是笔者对教育技术学第一层次理论基础之内在结构的初步构想。

接着我们再分别深入到教育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中,进一步分析教育技术学第二层次理论基础之内在结构。

教育技术学的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基于媒体的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这三大理论都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如教育传播理论正在从电视时代的单向传播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交互式传播新模式,这显然必须超越作为经典传播学理论基础的戴尔“经验之塔”),将这三大理论整合起来的是系统理论与方法论,尤其是当代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科学(分形、混沌、超循环理论等)及其方法论;

教育技术学的主要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这是前台技术,其中包含了非线性编辑等数字时代的教育电视技术)、数据库技术(这是后台技术,其中不仅包括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还包括图书情报信息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而且必须从教育资源建设的角度将这两方面技术整合起来)、通讯技术(包括天网、地网和人机通讯技术),将这三大技术基础整合起来的是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各种复杂技术要想在教育中广泛采用,必须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因此,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由教育技术学专业领衔,广泛吸收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的重大前沿课题);

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艺术基础包括:语言文字艺术(口才与文才是传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艺术基础)、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听觉艺术(后两者是多媒体在教学和社会中广泛采用后,对教师和学生的新要求),将这三大艺术基础整合起来,尚未引起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足够重视,而且缺乏一个相应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称其为数字文化艺术。数字文化艺术不仅应该成为现实与未来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而且应该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艺术素养。

以上这些应该成为教育技术专业适应数字化生存挑战所必须开设的课程体系之内在结构,也是教育技术专业每一个合格毕业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显然,这样的毕业生在网络教育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必然供不应求,而且从物理系、计算机系和教育学系、心理学系都培养不出来!……

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起点,你有什么看法?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班长的微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小米向前方 发表于 2011-11-9 11: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突然看起这个来了,你不是倾向于,偏技术吗?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1-9 2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小米向前方:读书报告啊 每个月都要写的

来自 老班长的围脖子 的新浪微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1-10 0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班长的围脖子:恩 还是不错的,我现在看了总是发现不了啥 比较纠结

来自 小米向前方 的新浪微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