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技术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师专业能力 主讲:王陆 一、我的技术观(即技术是手段)。 二、缘起(为何做教师专业发展?) 三、 王教授以“技术走进课堂带来的问题?”引起了本话题,讲述了她在北海中学所做的 “探究式学习课程” 研究,为我们讲解了她开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之路。 其中,王教授谈到了几种教育信息处理的方法,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兴趣。
Ft分析法,主要用于区分四种教学模式。 弗兰德(flanders)课堂活动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师 生交互质量的判断。 并为同学们举例讲解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客观地分析一堂课,以及如何改进FLD算法。 王教授还提到了一个观点:用技术支持教师的反思。 提问环节: (1) 现代教育模式发展这么快,该如何对待新技术? 王教授:高度关注新技术; 教育技术学与计算机学科毕竟有差异,而教育技术的特长就是利用新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因此教育技术学的学生应该具备发现教育问题,以及发 现新技术特征,并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而当新技术不适合解决教育问题时,应想到如何改进新技术。 (2) FLD系统如何进行改进(来评价探究式课堂)? 王教授:FLD算法可以运用软件来支持,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使用它?只要具备教育学原理知识和会观察教学行为,就可以使用它。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用?如何发现课堂 互动质量上的问题? (3) 探究性教学评价维度有哪些? 王教授:评价纬度有很多,可能无法一一说清。相对于授导性教学,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包括:明确探究任务;明确探究过程;技术(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等。相应的评价纬度就可 以分为:任务;过程;技术;资源;高级思维能力等。当你使用的技术不同,相应的评价纬度也不同。 三、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四种典型模式及案例 1、咨询诊断模式(适用于中学初期研究) 行动研究,个案研究
2、项目研修模式(适用于大学初期研究) 针对群体,项目(项目具有独特性、生命周期等特征) 3、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适用于大学中期研究)借助网络,由大学研究者,中小学教师构成一个研究团体。 4、大学支持下的同侪互助模式(适用于中、高期研究)要求: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水平相当、对称。详情可以参见王陆教授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5.3.上的文章《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提问阶段: (4) 研究者在深入课堂、走进课堂前作什么准备? 王教授:课堂人种志观察。先不要带着自己的理论观点进入课堂,抱着观察者的视角和姿态,深入到课堂去发现问题;然后与授课教师交流,聚焦问题。 四、高技术支持教学创新 1、高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案例 2、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