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2010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11-8-15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辨析题:
  1,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答:此观点存在一些偏差。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而此题干中只说明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此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是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活动,而绝非教师填鸭式的传授方式。
  2,课程是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总和。
  答:对于课程的概念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要给课程下定义需要说明是广义和狭义的课程,在题干中课程是从一个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因此,本题干中没有说明课程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另外,题干中也存在将课程和教学概念相混淆的问题。题干中有明显的大课程小教学的倾向,这是存在争议的。
  3,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答:该说法明确错误。智力和创造力之间永远不出现充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说高的创造力需要一定智力的支持,但是这种智力是一般水平之上即可,不一定要达到超级高的水平,因此,高创造力需要基本智力水平的支持,高智力不一定会有高创造力,但是低智力一定没有高创造力。

二、简答:
  1,学校在培养学生起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有四个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只是外部条件,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即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实现。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学校教育自身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但能否发挥这些物质条件的作用,还需要对这些物质资源进行时空上的规划。
  教师的素质:教师是专职的教育者,其专业水平、事业心、责任感、知识技能等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是个复杂系统,对起资源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是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3)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是天然的合作者,家庭环境及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直接消长学校的教育作用。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制约着儿童所能享有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家庭的经济状况制约着家长在儿童成长中精力和经济的投入程度;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儿童教育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家庭的人际氛围对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干扰和促进作用。
  (4)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都可能对教育功能的实现产生影响。
  2、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
  根据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等主张,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可以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教学过程。他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他认为,兴趣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主要有两种:专心和审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有以下四个阶段:明了(或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联合(或联想),由于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的期待状态,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方法,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他的教学形式阶段论是在严格按照心理学过程规律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但也因机械化倾向遭到人们批评。

3、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2)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
  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4、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指导,既关心他们的文化和知识学习,同时对它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给以正确指点和引导,使之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成长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作用。称之为“全人生指导”。杨贤江认为,青年期是关键期,人生由此定型,青年期因为身心剧烈变化,造成心理复杂、易变、失衡。青年身心特点极易导致青年问题,尤其是青年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最集中最尖锐的反应。这些问题都是教育者的责任,然而历来学校教育,大都偏重课本,对青年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很少关心,如何完成指导其人生发展的职责?因此,要对青年全面关心、教育、引导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成长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作用。杨贤江向青年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谋取个人幸福的人生观。要求青年干预政治,投身革命。青年还需学习新兴社会科学,掌握理论武器,并向社会学习,深入工农,与之共同奋斗。他的青年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一带青年,也为人民共和国的青年教育、学生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5、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形式,并说明其条件。
三、论述
  一、关于教育和经济关系的一道看数据说明题。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生产技术;3.教育直接生产科学技术;4.教育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5.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内需。
  (二)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改革;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三)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等多种形式,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愈高,其工资收入愈高;对社会而言,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筛选假设理论。针对人力资本论,伯格、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了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把教育的作用归于其筛选的功能。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内涵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20世纪70年代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人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有晋升机会等特点;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工资低、待遇差、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因此,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从教育目标和改革措施上比较分析中国洋务教育和日本维新的教育改革。
  1.中国的洋务教育是由于清政府在开展洋务运动过程中,急需要大量洋务人才,尤其是外事翻译人员,因此,为了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清政府开设洋务学堂。从根本上说,洋务教育的开始是为洋务运动服务,并成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说是清政府为了保全自己的封建统治而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并非革命措施,因此,从教育目标来看,洋务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清政府需要的统治人才,是培养封建制度的庇护者。
  而日本明治维新从根本上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因此,其维新教育革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这与中国的洋务教育培养人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2. 日本的明治维新教育主要采取了:
(1)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支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2)1872年颁布《学制令》,这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新学制,主要的改革措施有:1)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法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工作,并且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
4)大力发展示范教育,培养师资(1872年建立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1874年在东京建立了女子师范学校;1875年又在地方建立师范养成所培养小学教师);
5)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6)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877年建成东京大学);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

(3)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210所小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
  中国的洋务教育采取了兴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两种主要的方式。
(1)清政府开办了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军事(“武备”)技术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专门技术实业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
(2)1872—1875年,由陈兰彬、容闳为监督,每年派遣30名幼童到美国,四年共120名,15年后,逐年回国。这些学生处在美国学校学习外,并须在留学监督指导下,学习《孝经》、《五经》等,遇到节日,还要宣读《圣谕广训》,早晚拜孔子神位。由于诸多矛盾在1881年下半年分三批被撤回。在派遣幼童留美之余,又从福建船政学堂选派留学生到欧洲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首批学生5人于1875年赴欧留学。留欧学生中一部分在法国学习制造;另一部分在英国学习驾驶兵船,还有一部分赴德国学习兵技。

从以上的改革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共同点:
  第一,都是以西学改革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第二,都采取了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方法,第三,都注重加强高等教育的培养,如日本的东京大学和我国的各种学堂的开办。
  但是,两者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第一,   中国是在保有封建制度基础上的教育,因此对于传统的四书五经传承非常重视,中国的洋务教育学习西方的技术,但是对于改革思想、社会思潮则采取不予学习的态度;而日本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所以他们对于西方的学习是较为彻底的。
  第二,   日本关注女子教育,但是洋务教育中对于女子的教育依旧没有提上日程。
  第三,   日本有中央政府的官方学制作为指导,而中国只有张之洞的“劝学篇”作为指导思想,这明显弱化与日本的改革。
  三、1.教心:用行为主义分析五个问题学生的例子。
  2.教研:小学三年级是务工子女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问题进行观察并进行家访及对相关教师尽心询问。发现务工子女在语数外方面都很差。对于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成绩的策略,他想采取“扩展学生课外阅读”来进行两个班的实验研究。但是教研顾问希望他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问:
  (1)这类教师在找问题和确定问题过程中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
  老师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分析而发现问题的,这明显属于教育研究的观察方法。在教育科研方法中,教育观察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而后,该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家访以获取相关信息,这种家访中必然应用了访谈法。
  (2)从教师和教研顾问中选一个研究方法,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来说明你的选择。
  我们以教研顾问的身份对整个三年级学生采取实验法来测试一下所关心的问题。在教育学中,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我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试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展情况来分析提供语文成绩的基本方法。我们的研究主体是小学三年级的平行两个班级的学生。
  我们的研究过程可以这样来设计:随机确定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首先我们对这两个小组进行语文成绩的测试,并进行记录;然后我们将对其分别进行研究,一个控制组继续按照原有方式进行日常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另一个控制组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依旧对这两个班级进行语文成绩的测试,比较一下加强语文课程阅读的班级的语文成绩是否高于未进行此项训练的班级的语文成绩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ThinkQuest 发表于 2011-8-15 2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教育的经济问题应该加一问,
试述当下中国的教育对GDP的影响和贡献?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4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