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国课件制作方式及开发模式十年述评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10-11-17 02: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课件制作方式及开发模式十年述评     课件设计主要涉及教学和软件两方面,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媒体传递等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媒体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等方面。而课件设计理论旨在能够阐明课件设计的实质及基本任务、课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指导思想、课件设计的关键和重点、课件设计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课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为使课件设计理论更系统、清晰,有必要对我国近10余年来在课件开发模式、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件的类型结构、课件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课件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作简要描述和评析。
     一、课件开发模式     所谓开发模式,就是将开发过程乃至整个开发工程模型化,以清楚地表明最优的解决方案。课件开发模式着重解决课件开发的组织方式和所采取的开发模型两个问题。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3种架构形式,即以软件工程人员为中心的螺旋型开发模式、以教学设计人员为中心的瀑布模型开发模式以及以学科教师为中心的各种开发流程。
     螺旋开发模型综合了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逐步求精和细化的优点,并增加风险分析以更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
     瀑布模型则采取大的框架遵循软件工程原则,具体设计模块则以教学设计为根本。
     针对学科教师开发课件而进行的课件制作流程研究着重考虑到设计开发者在多媒体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简单明了的制作环节。所有开发模式无疑都强调在开发的各环节之间循环往复,强调快速原型化和持续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实践研究表明,某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按照通常的软件工程原则指导开发过程,但缺少或者是难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一线学科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但在软件开发技术和能力上常常会存在各种困难。因此,目前单由教育行政部门或专业教育软件开发公司以及学科教师等自行开发课件都难以满足课件开发模式的要求。只有专业的教育技术队伍才了解信息技术最新进展,理解新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研究过如何利用新技术优化教学,能够设计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熟悉具体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的运用。因而,以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为中心的,体现风险分析、原型开发和持续性评价思想的开发模式能够明确说明各开发阶段各类人员的任务,有利于发挥特长,优势互补。
     二、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件设计与开发离不开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多方面的指导。其中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理论是最直接地指导课件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目前典型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人的认识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感、人格和自我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些理论在 CAI   的各个发展阶段得到的重视程度不一。当前尤其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理论着重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对于各学科课件设计有着最直接的指导作用。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教学设计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基本形成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及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的各种思想及其设计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指导各学科课件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课件产品最终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存在,而且用于学习者视听和交互,因而其设计的理论基础远不只上述方面的内容,尤其是软件设计基础理论和媒体传播与美学理论也应当成为课件设计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如抽象与逐步求精、模块化与信息隐藏、软件总体结构设计、人机界面与交互设计原则等软件设计基本概念对于指导课件的软件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媒体传播与美学主要研究媒体传播活动中的各种审美现象。CAI课件作为教学传播的有效载体,只有依照一定的审美原则、方法和技巧设计课件中的教学事件及其表现形式,才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澄清、强化和解读课件中反映的事物。
     三、课件设计的技术基础     课件设计以借助技术促进教学(或学习)为起点,学习理论的演变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CAI发展质的飞跃。课件设计中较为核心、关键的技术主要有软件工程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构成了课件设计的技术基础。遵循软件开发规范,既可以使软件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方法,也可提高软件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复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课件设计的关键性技术。媒体多样化与集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人机交互以及远程网络交互等特点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一般搜索原理和高级求解技术的发展,智能型课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包括一切与之有关的具有自然模拟、逼真体验的技术与方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旨在创建一个酷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时空的和谐人机环境。这种技术难度大,但对于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有着无限潜力,因而成为未来课件设计与开发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四、课件的类型结构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式等的不同,可以设计具有不同特征的课件,将这些课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课件又体现出各自独有的结构功能。最常见的课件分类方法是综合课件多方面要素进行的划分。
     课堂演示型课件。这种类型的课件一般来说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示,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一般与学生间无直接交互作用,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
     个别指导型课件。这种类型的课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形成性练习供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并设计许多友好的界面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活动。这类课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虚拟仿真型课件。虚拟仿真型课件是指利用计算机的虚拟仿真技术,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仿真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解决许多真实实验中实现不了的困难,进入仿真现象、理论模型、实验过程、野外考察、星空探索等虚拟环境,进行具体操作、感受和体验。
     开放学习型课件。开放学习型课件是指基于局域网、广域网甚至因特网的开放型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信息,获取更广泛的知识。教师则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讲稿,并传播给学生,真正体现出一切信息向一切学生开放和教育面向每个人的理想境界。
     除此之外,课件还可以按照其中的教学信息组织和结构方式划分为固定型、生成型和智能型三种。也可以根据课件能够体现的教学模式划分为交互学习型、操练复习型、问题求解型、资料工具型以及教学游戏型等。课件类型结构的明确划分及其深入研究为我们设计课件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框架,因而成为课件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课件设计原则     所谓设计原则,就是对设计的归纳抽象,用于指导设计人员如何思考设计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设计总体指导。当前关于课件设计原则的研究不少,体现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课件设计要求,但迄今尚无课件总体设计要求的统一看法。用以指导的学习理论以及文、理、工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差异使得课件设计总体原则复杂多样,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归纳出 6   条影响较显著的设计原则,即科学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交互性、效益性。概括起来,这些原则体现了如下总体要求,即要求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课件各要素的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照教学理论组织和实施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课件中集成的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应当满足运行环境的要求,尽可能提高软件执行速度,文字尽量少而精,图像应满足学习者观看的质量指标。界面尽量精美及其整体风格和谐统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实现课件教学内容与界面艺术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考虑多媒体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实现智能化的人机交互和远距离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对话。
     六、课件设计方法     关于课件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次上,一是提出所有学科课件解决设计问题的一般思路,另一层次是某学科课件采用的具体设计方法。前者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课件设计方法; 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各科课件的设计方法又要从该学科特点来考虑,如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的课件重在资料信息的运用展示,而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理科的课件重在规律、原理和过程的揭示理解。各学科课件设计方法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课件设计理论体系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课件设计方法应当关注涉及所有学科课件的更模糊、更抽象的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鉴于此,我们提出课件设计的一般方法为:
     ①多元化目标分析;
     ②多样化信息资源设计;
     ③多种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   设计;
     ④智能化诊断评价设计;
     ⑤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⑥友好界面及其交互设计。
     这个设计方法框架既涵盖了课件的教学设计,也囊括了课件的软件设计,体现了课件设计最基本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七、课件评价     课件评价方法主要有分析式评论、指标体系评定、观察和实验,其中指标体系评定方法更为科学合理。考虑到影响课件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因素多样而且彼此关系复杂,难分主次,有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模糊评价法、多阶灰色评价法。课件评价中存在诸如主观与客观、价值实现的复杂性与评价的准确性、多学科多类型的价值评价标准之间的多重矛盾,致使课件评价成为课件研究一大难题。尽管目前国内外课件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多样,仍没有一种标准和准则能够被研究者普遍接受。但是作为课件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构建通用的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是必须的。这一指标体系要能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课件评价,它不应当局限于某一特定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的课件评价。具体而言,这样的课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与教学设计相关的教育性、科学性,与软件设计密不可分的技术性、交互性和艺术性以及与教学效益有关的经济性等。
     综合分析现有课件设计理论研究成果,使分散的课件设计理论系统化,有助于课件设计研究者和学科教师全面把握设计基本理论,提高课件设计质量,同时也有宜于进一步丰富课件设计理论。参考文献(略)(摘自:《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原文:“我国近十余年课件设计理论述评”,作者:周中云)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4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