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李利娟同学的学习分享,感谢李利娟的分享。李利娟是在这学期上课之初才有了自己的电脑,用于学习。
******
眼看一学期过去了,我们的网络社会学习课也基本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前行,总结与回顾是必要的。回顾这半年的学习,现在写下总结。我主要学习了一些社会学习软件工具,有Haokanbu, Del.icio.us, Zhuaxia, GoogleReader等。随着老师的脚步,我基本上能操作各种工具,但用其构建学习网络,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过这毕竟为后续学习打下一些的基础,还算没白学。下面谈一下我的感受:
这些社会学习工具都挺好的。其中,对美味书签和RSS订阅印象最为深刻,对GoogleGroup论坛最为熟悉,使用频率最高。对Haokanbu 最为喜爱。了解和熟悉他们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用它们来构建PLE,促进自己的终身学习。我对PLE的理解是自己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学习和传播学习成果的行动。
以前的学会学习多侧重于个人自学,PLE出现使群体互助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扩散和更新,比之以前,它将产生更多的知识成果。它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运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它会不断更新和上升发展,没有止境。每一个只要接触WEB2.0人,不管其有意识,没意识,其实他已经开始了PLE的构建。当然,它的构建是需要基础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在我们没有学会工具之前,就没有PLE。其实,学习工具本身就是一种PLE的构建过程,不过就只是开个头罢了。
我现在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我并没有找到固定的群组和联系人,但是已经知道了一些,知道要去哪里寻找帮助。当然,这是针对E-learning,而且这得归功于老师,不过我已经有了经验,可以在经验更丰富之后去迁移。那么我是怎样取得一些经验呢?
首先,我注册了课程学习的GoogleGroup论坛的帐户,那是我们网络社会学习的基地,我可以在上面请教。如果不是功利心太强和生活散漫无规律,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在这上面我们不仅有助于我学习我想学的东西,也有助于我拓展学习。我一注意到帖子上出现的陌生词汇,就开始搜索这是什么,怎么用,这样我就知道了也慢慢会使用这种新的工具,个人知识就增长了一些。下次可能别人与我交流它时,我就有话可说了。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帮助别人。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交流与成长,慢慢工具也越学越多。
其次,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开始了资料的收集工作,学习离不开资料,这一步至关重要。我利用社会书签收集了许多自己专业领域的资料,注意到了那些专业领域的任务,可惜我不知道怎样与他们取得联系,也不知道与哪些人交谈,因为我一般不爱看Comments,这使我还是觉得自己在自学而已,以后要在搜索到东西后,看看作者以及相关的评论,这样才能实现互动。
最后,就是用阅读器进行订阅。知识每天都在新旧交替中,如何迅速得到新知识,就需要订阅。订阅使我最快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对于知识的增长是非常有力的。不过,因为我没有强烈的使用意识,没怎么用。
好看簿虽然我印象最深,但我的理解偏差和被动式使我不看好它,结果在我们老师介绍了傅老师、吴老师和汤老师的实例之后,才明白它原来有如此大的使用天地。看来,每一种工具都有许多不同的使用方式,看你怎么使用和思考它了。
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
第一, 制定一个好的E-learning学习计划。争取每天都有Sociallearn工具的学习和使用经历。
第二, 及时在论坛上或其他平台上请教别人和与别人交流。
第三, 把重点放在书签、论坛和阅读器上。我觉得这三样是必不可少的。我没时间关注其它的,所以只有以此为重点。
第四, 上网时用GoogleNotebook随时做记录和思考。
最后,说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 一定要动手,并且是亲自多次动手,否则你对它没有印象,也不会体会到它的优越性,因为传统思维惯性使得我们不可能自动产生WEB2.0的思维习惯意识,不去动手,不可能建立这个意识。因此,不动手将不利于我们未来的学习。
第二, 一定要思考,不要满足,不要当画匠。工具操作学起来很简单,但是用乎之妙,存于一心。不思考,最多就是个操作手,WEB2.0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你的学习与传统也没什么区别,WEB2.0对你的意义不大。此外,只有思考才能产生问题,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你去深入认识工具。这样WEB2.0的效用才能被你开发出来。
第三, 生活与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性,WEB2.0本与学习不冲突,但由于我们不熟悉,初期将会有大量时间花在熟悉与操作上。如果不做好计划,加之课业也重,就可能没有实践时间或表现出实践不足,那样你的速度与耐心将会慢慢消失。所以,这个需要注意。
http://sociallearnlab.org/blog/?p=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