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考北大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些经验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10-1-8 1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考北大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些经验关键词:                            我考北大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些经验                                                                                                                                             
    ——写给我的一个师妹
   前些天有个师妹想要我考研(北大教育技术专业)剩下的一些参考书,因为室友也要考,一书不能二分,我只有一份,只能送给一个人。心里很是抱歉。于是想干脆写一篇指导她的文章吧,这也许比几本参考书的价值要大,同时也给去年像我一样迷茫的考研人一些参考、建议。繁绪的考研过程我在另一篇文章《我得考研经历》里已经说了,这里就不想再多说了,主要说一说各科的复习。
一、政治
    没什么好说的,一般人都能过线。如果你想拿高分,很抱歉,我政治才勉强考了70分(不多,但已经足够用了),那不是我的强项,而且现在好多学校对政治的要求不高,甚至录取排名都是去掉政治分排的(据说南大是)。如果在这方面花了过多的时间而影响了其他科的复习,那就不值了。当然,能考的高了自然好,没得说,只要从大纲公布后开始按部就班的复习就行了,资料可以就着某个人的一系列的书复习,不要买太多了,没用,实在感觉底子差的,可以上个辅导班。
二、英语
   考研死在政治上的人少,但死在英语上的可是大有人在,英语一分能害死人啊。差不多每个考研过来人都会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少数英语牛人例外)。因此,我复习时也特别重视它,最起码要复习到你有考55分的能力。当时我的目标定在60分(不敢太高,毕竟自己水平差,CET4 62分,CET6至今未过,一直在55分上下徘徊)。
   当然,05年的英语变化挺大,去了听力,加了两个新题型。因为变化突然且大,很多人当时对其褒贬不一。现在看来,这个变化对我是利大于弊。因为变化的题型虽多,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其变化可归为两大类:阅读(70分)和写作(30分)。少了词汇题和听力,而这两项正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尤其单词,从四级开始我就没过了词汇关,而听力的复习也是很耗费时间的,效果又不见的能提高多少。看到这一点,我就决定主抓阅读,为此,特地到书店找了本单独讲历年阅读真题的书,索玉柱的《真题阅读48篇》。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全是关于全套真题的解读,很少有专讲阅读真题的。找了好久才发现这么一本书,封面上还写着“专为在职和重考生所著”的字样,“重考生”,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吉利,这不咒我重考吗?但仔细看过后感觉书对真题的把握、分析,解题方法的讲解特别深刻、到位。于是也不管什么吉利不吉利了,买了。事实证明,这本书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明显的,尤其对应试,在文章看不太懂的情况下也能把答案选对了。我的水平从最初的五错三提高到后来的将近五错一的程度,状态好时阅读20题只错了3个。这本书比较适合那些词汇量老上不去,又想提高成绩或者虽然文章能读懂,可做题时却仍错很多的人,相信一定能让你的阅读能力上一个台阶(个人强烈推荐,并非广告)。
我用到的感觉比较好的书还有考试虫的《作文》和《难句分析》,前一个让我学会了怎么写英语作文(以前比较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后一个让我学会了分析难句,反正到考研这种难度的阅读没几个难句是不可能的,往往考点也在这些难句里。我现在看考研的难句是没什么问题了(至少能看懂了),听说GRE和GMAT的句子更长更难,太恐怖了,将来考G还得分析难句。最后的套题我做的是考试虫的《最后八套题》,全做了,感觉也不错,可以参考。
英语复习感觉也就这些了,模考最高考了60分(那次阅读只错了3个),其余的都在60下,50上,感觉考研发挥好了应该能过线,没想到超常发挥,居然得了66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总有汇报。当然,如果备考时间再充裕些,我会好好背单词的,得是没考词汇题,要不就得挂了。
三、专业课
   考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共课要过线,专业课要多拿分,越多越好”。因此,专业课复习的好坏决定了你考试的名次,决定你能否进复试。而专业课成绩的高低有时不仅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还要看你复习的方向、重点、范围、程度等。总之,大方向要把握,重点要抓准,范围要覆盖(所考知识点),程度要适当(偏难偏易都不好)。我当时复习时也是一脸茫然,还好,不论有意或无意地,复习的大方向把握得还算正确,效率(即所考点/复习点)大概是70%,路走的不算太偏。北大教育技术是两门专业课。
(一)计算机软件基础
这门专业课理科的性质浓一些,指定了三本参考书。数据库的是贝尔实验室编的《数据库系统概念》,巨厚巨难的一本书。我因为时间紧,以前又没学过数据库,只看了前几章就看不下去了,最后不得已从图书馆借了本中国人写的入门级的书看了看,又找了本练习册做了做,想着反正难题一时半会儿是学不会了,不如把基础题搞定,能拿几分算几分吧。歪打正着,考试时出的基础题还是占决大多数,答的还算不错。
数据结构是北大出的一本书,以前学过清华严蔚敏的书,北大的书只过了一遍,看看编程风格、思路什么的。知识还是那些知识,看哪本书倒在其次,主要是掌握住这门课核心知识。
网络技术,老外编的一本书,巨罗嗦,1/3废话,1/3是纯知识,剩的1/3帮你理解。因为过了三级网络,只用一周看了一遍,考试前看了每章的小结。考试时出的细节题不少,好几个模模糊糊的,大意了。
小结:理科的知识比较固定,死的东西比较多,变化不大,考试时答案比较统一,复习好了,是拿分的科。看哪本参考书在其次(尤其那本数据库的书,太有难度了),重要的是知识点的把握。若真的是时间、精力充裕,把参考书都过一遍最好。对每一块内容能按专题复习最好。比如数据库的一些基础概念,sql查询语句的编些等,数据结构的栈、队列、树、图、查找、排序的分类复习。
05年试题回忆:一、选择(3分*20=60分)比较基础的题,考的比较细,复习时特别不能有模模糊糊的地方,说不准就考上了,我答题时老是在最后剩两个选项选不准,当时真急坏了,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把知识学得清清楚楚的,要不考试时可够你急的了。二、简答(5分*9=45分)三、3道大题(一道编程,无回溯的模式匹配递归算法,张乃孝的书上有,考试前天晚上还看到来着,一看属于字符串的内容,想着不是重点,就没搭理它,没想到居然给考了,可把我给气坏了;一道写sql语句,不算太难,分几个小题,由易到难,多少能一多半分;还有一个记不清了,好像是个编程)。总之,都是基础题,太偏太难的没有,能称得上难的题最多也就30分。因此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础题做好了应该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二)教育学
属文科,我是个纯理科生,以前没怎么学过教育学,对其复习、试题样式、答题思路都不太熟。通过这次考研,有了些许认识。
参考书只是参考而已。北大教育学给的参考书很多,它考的是大教育学,考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因此,这些参考书只是给你个参考,拓展一下你的视野,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书的习读,掌握教育学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看法,会分析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等。当然,对参考书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北大的题目04年(北大教育学院论坛上有)出的比较死,都是书上的原题,基本上《教育通论》和《当代教育学》就涵盖了全部题,这也误导了我,只看重书本,而忽视了深入分析思考教育问题,导致05年的教育学考的较惨,90分,将到北大的分数线。05年的教育学就变了,一半基础知识(或称书本知识)一半是比较灵活的题目,这部分题目没有固定答案,联系教育实际,联系教育现象。主要考查你的教育素养,你的教育观,你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多看看教育期刊,多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多联系当前实际分析一些教育现象、言论、观点对于应试应该大有裨益。另外,平时注意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多写写
教育小论文)也可相应提高一下你的分数。
四、一些原则
1、不要是因为公共课不过线(或某一科不过线)而不能进复试,那是最郁闷的,要记住“木桶理论”。
2、不要迷信历年试题。每年的试题风格、出题人、重难点分布都是不一样的,你肯定是猜不中的,你只有掌握得越多越全越好,所谓“艺高人胆大”嘛。
3、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拿出100%的时间,120%的热情和决心、信心去备考,而不要三心二意,往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人最能取得成功。总之,不要让自己在考后后悔。
4、既然是应试,成绩是最主要的。初试是第一道关,要保证过才行。精力不充裕时,不要想着怎么应付复试或提高个人素质之类的。你的个人素质在大学前三年就已经定了,短时间是变不了了,唯一能变的是你的考研成绩。不要怕平时成绩不好,它的分量还不足以决定你的录取与否。好多考上研的往往是平时成绩不好的(像我),他们知道自己成绩不好,老担心,努力程度更高。
后记: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把这篇文章打出来,累坏了,也不晓得能不能把自己的感想都包含到。我的北大的梦想便只能是梦想了,你的,却可以为之奋斗一番,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这些了,如果能给你些启发,能多少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我的力气便不算白费了。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lispchen 发表于 2010-2-2 1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1# etthink lz是北大教育技术毕业的~我想考北大或清华的

说句心里话,我看重的是学校的牌子,这2个专业再不好也差不到哪,毕竟是北大清华的。
能否给点指导啊,我很想得到你的帮助
lispchen@gmail.com
我的邮箱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tingting9023 发表于 2010-5-22 1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4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