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
第一部 序
大学报到那天是老爸老妈和7岁的妹妹陪我去学校的。我打出生以来就未出过远门,所以我选择了一所省内的大学,这样就不会因为距离遥远而产生莫名的恐慌。
还清楚地记得9月7日那众人欢送的场面。一大早邻居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门外的过道里,眼光齐刷刷地扫过我身体,深怕会看漏什么东西。除了观察,更多的是语言的嘱咐,其中不乏殷切的期望。那场面是相当的感人,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既然有送别,那么也会有迎接。我在学校门口下车后,被一个大眼睛学姐引领着跨进校门,找到学院,走进学工办。路上我两闲聊了几句,她给我的印象是沉稳而不乏激情。后来得知她是堂堂纪检部副部长,我庆幸当时没看走眼。
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这一走就是五个月,爸妈肩上的“担子”真不小。看着爸爸吃力地扛着两个大包袱和妈妈一手一只皮箱的情景时,我决心死也要把书念好。至少也要学些本事回去,只能这样。
小妹毕竟还是孩子,她特顽皮,不怕陌生人。我们进到寝室后,小不点就一边喊着“热死啦”,一边脱去长裤子,只留着短裤在我的床铺上蹦来跳去,全然像回到了她的小天地。要知道寝室里挤了十几号人,这小不点就是“目中无人”。
当天下午我遇到了一桩糟糕的事。几个貌似学长的家伙来寝室借通知书去办小灵通,据说是中国电信在搞新生送机活动。起初我想借张通知书能助人为乐也好。不想我被要求去填一份资料,并且要担保出问题后责任全在于我。事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电信的工作人员。事实证明那些人非校内人士,工作人员好好地给我上了一课。
我的大学生活在家长走后真正开始!
它会是怎样?是光明顺畅,是荆棘丛生,亦或两者兼有?这些在当时都无从寻找答案。唯一有的提示——大学生活非同寻常,令人期待。
完稿于2008-1-28夜
第一章 初来乍到
(一)
序中没讲关于大学的概况。
我的大学全名叫浙江师范大学,简称浙师大(下面都说成师大),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坐落于浙江金华。我挑选这所学校的另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想做一名人民教师,最好教数学。这和它是否位于省会杭州并没有关系,我看中的是50年历史积淀。
刚进入大学我们就经受了军训的磨练。军训是大学第一课,更是同学间取得相互信任的好机会。不过猛烈的太阳以及严格的训练是摆在眼前的两大阻碍,还有夜晚的蚊子。蚊子是最可恶的东西,每天像轰炸机一样在我头上盘旋,听到这声音就像看到战机投弹那么害怕。一同学说:他妈的,昨天又去蚊子那里献血了。这畜生非但不领情,反倒留一个剧痒难忍的礼物给我……
在枯燥严厉的基础之上,我要用以下几个形容词来归结一下军训。
军训是舒畅的。当你在烈日底下起步行走的时候突然送来一阵凉风,那会是什么感觉?
军训是甘甜的。当你练完近一个小时后难得一次补水的机会,你坐在树阴底下大口灌水,那是什么感觉?
军训是有益的。当你(有意)踩到前一排队员鞋子后转而被后一排的学员(无意)踩掉鞋子,会是如何感受?
军训是振奋的。当你喊口号时滥竽充数却被旁边人一个“狮吼”震醒(当然不是冲你而来),那究竟是什么感受?
我们三连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但我始终觉得它肯定不是教官定的,因为他们都像兄长一般对待学员,不会这么狠。我们排长特别能“推销”喉保,说嗓子好才是第一要务。
训练间隙教官教唱军歌,却拿军营那一套做法,结果弄的我们内战连连。“冬瓜皮,西瓜皮,几排不来耍赖皮”的吼声此起彼伏,如枪林弹雨愈加猛烈。
每天晚上要写军训感悟。那时侯《士兵突击》正热播,我们同寝室的总要看完电视后再开始动手写,写得也基本上脱离不了陈词滥调。突然有一天我搞了个新花样,题为《风之子》的体会文章居然在杂志上发表了,特有自豪感。
(二)
上面提到了我们寝室的那帮人,我会在第五章中作详细描述。但是关于寝室的一些事先说无妨。
我住的是每学年1100块的公寓,其实算是学校里条件最好的居所。四个成员四张木床,床下每人一张工作台,书可以藏于它们之间的任何位置。寝室上方有彩电,学校有电视信号开放时间,一般是双休日全天开放而平时只有中午半小时以及晚上三小时。令人费解的是,每次有NBA直播的时候它都有信号,或许信号管理者是个铁杆篮球迷。寝室卫生间不大,但够用。便池和淋浴池独立成间,互不影响。遗憾的是没有热水器,冬天洗澡还得往北门外浴室跑。
如果把学校比作社会,那么寝室可以看作家庭。家庭没有组织者不行,寝室没室长会乱套。在室友的口头推选下,我对面的波同学毫无争议的当选寝室长。随后由他起草了一份公约,这里将它引述如下。
寝室卫生打扫及作息时间
寝室卫生打扫次序:白、蔡、傅、刘。
备注:1、若遇重大检查,则寝室内所有成员需全体参与打扫。
2、若遇节假日而打扫未完,则按具体时间而定。
3、若成员因事外出,则由他的下一位成员接替,待其归来补完。
4、寝室成员应自觉保持寝室卫生清洁。
5、打扫时间在睡前,其他时间稍微打扫。
二、寝室作息时间安排:
1、早上6:10起床,20分钟洗漱。
2、6:30—7:05吃早餐。
3、中午12:00—12:30吃午饭。
4、12:40—13:30睡午觉。
5、下午5:10—5:40吃晚饭。
6、晚上10:40就寝。
备注:1、以上作息时间只针对秋季学期,夏季学期作另行安排。
2、寝室成员有自行支配时间的权利,并不强求。
另:寝室成员在离开寝室时,应互相提醒各项事宜,如:
你忘带了什么,你有没有把门锁好,你关灯了没有
等等。各寝室成员就寝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1:10。
桂苑公寓2—309室
(三)
我所在的教育学院分四个系,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广告学(现在分到文传学院)。前三个属于师范类专业。师范院校的一大特点是“尼姑班”多,我们学院更是如此。有个班两个男生,一个班长一个团支书,领着一批娘子军奋发图强。
我被教育技术专业录取了,开始却摸不清到底是做啥的,本专业同学都有这种想法。关于专业的事情一并在第四章中讲。
以前认为大学有别与其他的重要一点是——大学活动多。具体表现有校级、院级学生会,社团协会的绝大部分力量在于学生。试探究竟,貌似神离。
首先我被院学生会的公关部部长的魅力所倾倒,决定去那边试试。
接着由于专业的关系我选择现代教育技术协会。还进入协会组织部帮忙干事。
校学生会我并没有争取,原因是我在校新闻中心投了简历。结果我被校电视台录用为实习记者。
综观以上的所有,我的付出跟回报幸运的成了正比。其中进校电视台花了最多的心思:一轮笔试,二轮面试,三轮选拔,到期末还有刷选。过程的艰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电视台里学了很多……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经历过后才了解事情的真相,真相大白的那天却已失去时光。
(四)
然后再回过头来讲讲我们班的事情。
细数我们班的同学,其中有四个新疆姑娘,五个天津妹子,四个重庆娃娃,五个邻省福建学生和十二个本省人,他们分别来自四个民族。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呢?唯四海大同、民族融合可!
犹记得大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谁也不认识谁,感觉上却有相见恨晚之情。虽然各位的文化背景有差异,语言交流也不容易,但缘分把我们撮合在一块儿。自我介绍的时候我有些紧张,差点把银行密码当成QQ号写在黑板上。幸亏助班的进入让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竞选班长的那次班会不会太紧张了,因为一个月相处下来彼此由不熟到熟,自然表现得更加坦然。问我为什么还要竞选班长,我的回答很简单——我想挑战自己!六年的班长经历让我有足够的经验来做好这个职务。我有料到大学任务的艰巨,特别是像我这个班,要想管得好并非容易。不过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试试吧!
选举采用了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依次上台演讲,选票结果当场公布。也许是一个月代理班长的表现基本让人满意,有超过半数的选票投给了我,从而把一年的班长职务交给我。班主任的话让人记忆深刻:“班干部主要还是服务同学,在各方面带好头。那么,班委之间要互相配合,多锻炼身体,别像我年纪轻轻就变大肚子了。”请读者别误会,那是赘肉而非怀孕的表现。
(五)
坐上班长这个位置后发觉什么事都变的不一样了。
最大的好处莫过于能在更短的时间里适应这里的环境——在与别人的接触中不断学习、借鉴、提高。随之而来的还有责任。当然,有更多的责任。
班级里的职责自不必说,一个月两次的例会以及随时可能举行的临时会议,加上大大小小的通知任务,就够让人忙的。中途院纪检部欠人手,结果他们找到了大一各班班长,去做晨点(早晨点到,一般是早6:50—7:10)工作。工作人员得起早,要求在6:45之前到岗,可以享受的优惠是干一礼拜停一礼拜。
我负责点的全是新生,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认识人,至少名字跟脸都对上号了。所以每次打勾的同时我的眼光不在纸上却在同学的脸上,弄的女生们感觉怪怪的。劣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出来。有些平时相处久了,成朋友了,走“后门”的也出现了。幸好我为人还算光明磊落,偶尔有事能谅解,常不出现的几个就没法通融。
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象我这么好的人那是难上加难。我常常这么安慰自己,只要尽力了就好。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班长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