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其 根据《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不知道这个根据在哪里,欢迎大家提供信息。根据《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关于市场需求与人才定位的调查,在近二三年教育技术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中,中小学、高校和读研占据前三名。由此可见,教育技术毕业生过半数都走向教育岗位。也许因为教育二字的原故,学校成为了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而到企业公司、大众传媒则少之又少。实际上,美国教育技术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工作,而且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国外的情况或许带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就业时应把眼界放宽,企业公司中也有很大的空间。 谈到企业内部的部分划分,我们似乎听不到名字中带有教育技术几个字的部门。与之相关的有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企业培训部门。当然,这多半由于大环境所限制。教育技术新兴学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度不高,得到社会的认可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教育技术毕业生在向公司推销自己时,往往在专业介绍上犯难,以至于自己都无法说清自己的专业,无法说出自己能为公司做什么,也就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顾立民老师认为教育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之间有着不解的渊源。的确,通过美国教育技术起源可见,教育技术最初就是服务于战时军事训练。所以教育技术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同根同源。但教育技术要想在职场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所不能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力求企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素质技能。而教学系统设计作为教育技术的核心和本质,则在学习者分析、课程设计和管理评价方面独领风骚。其实就业也是市场双向选择的机制,用人单位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又疲于奔波,苦于无对口岗位。这就呼吁培养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沟通交流,为教学系统设计开辟用武之地。 在我个人的专业学习中会常常对掌握一门技术还是吃透基本理论而犹豫。就我们所了解的国内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而言,多数走的是“技术路线”,也就是学习研究多倾向于计算机技术。如虚拟现实、编程语言、平面设计、音视频制作等。这就导致其研究领域泛化,和计算机专业交集面积越来越大。以至于越俎代庖,完全投入了影视编导、程序设计、动画制作。或者一部分潜心钻研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导致自身渐渐地失去教育技术作为独立学科的特色。教育技术所接触的技术种类数目较多,课程内容丰富,但多数都属于浅尝辄止,只学习了皮毛,容易被人盖上“万金油”的帽子。所以很多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或自学,或参加培训,专攻一门技术。如3D动画,AE影视特效,JAVA编程等,以此作为应聘的敲门砖。从此在和教育技术不甚相关的领域发展深造。 由于“技术路线”的盛行,部分人认为我国部分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偏离了方向,其实未必。国内偏重技术的倾向确实有其局限性,但电化教育发展初期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上岗,加上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多理工科出身,偏技术的倾向也有其历史原因。然而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位和研究领域未必是绝对标准。我们翻译介绍国外优秀的实践内容是为了参考借以发展自己,而不是照本宣科的翻译或是不加辨析的西化。我们更应该着眼中国国情,重新审视学科发展和人才定位。 我认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找到自身竞争力所在,专注于自己专业核心的领域,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就是教学系统设计。至于专业学习的摄影摄像、编程动画等都只是专业基本功,不可过于偏重某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当科学抛弃了对物体的研究而接受对过程的研究,就易于发现普遍规律。所以如果我们教育技术人员要对技术持工具观,切不可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押在单纯的技术之上。实际上,如果我们和其他专业人员争抢研究领域,不但分散多半研究精力,而且在竞争实力上也处于劣势。 如今“话语权”这个字眼频频出现,教育技术领域也是一样。我们既然要争得市场中的话语权,就要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我国参加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和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会议的人员远远落后于韩国。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交流合作中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而Kirk Patrick的四级评价在外企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国内的公司还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教育技术工作者不但要致力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同时也应为企业的绩效改进出谋划策。这也对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出要求和挑战。 教学设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打造核心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宣传自己,更好的服务于工作岗位。其中包括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开展有效的绩效分析,确定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和动机因素,进行符合心理学原理的讯息设计,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如果我们“独善其身”,打磨完善这些核心能力,我想教育技术“兼济天下”的时代将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