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学导论相关术语解释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09-8-9 0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rl=]电化教育:[/url]                    
电化教育的英文译名从Audio-VisualEducation更新为e-Education.:《电化教育研究》和国内电化教育机构采用的是二、三十年代“视听教育”的英文译名(Audio-VisualEducation)。历史已过去近一个世纪,21世纪的中国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不再是当年视听教育的技术环境、理念和社会实践。我们的民族要在以e-化为标志的新世纪生存和发展,e-Education是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建议《电化教育研究》的英译改为“e-EducationResearch”才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当前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e-Education作为一个新的词汇,是人们用来描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育革新,不同的人们会从各自不同的见解来定义这个词汇。我们的理解是:
“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e-Education新定义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迈向21世纪新时代的时候,在20世纪国内外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提高到更新的发展阶段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指出:“第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
    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媒体和媒传教学法来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现阶段可以等同起来,可以交叉使用。[南国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多功能存储,传递声像教育信息的媒体,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控制教育过程的信息,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电化教育。[李运林、李克东]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肖树滋]
                    
                    教育技术:                                         
是在视听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方法和设计与改进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有关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的影响,形成了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技术和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技术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技术。
    自1963年以来到1994年,在美国先后出现了6个主要的定义。定义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技术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AECT出版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中给出了最新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略为94定义)。这个定义是一个具有纲要性涵义的规定性定义。它较明确地说明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目的、观点、对象、范畴和主要特点。这个定义的内涵与我国1991年出版的教育大词典中有关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义的主要方面(如目的、观点、对象、范畴、特点和研究方法等)是基本一致的。所以94定义虽然是作为领域的定义和范畴来发表,但它基本上是侧重地体现了学科定义的性质。94定义一书的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亦表达了这种观点。在这6个定义中1970年的定义是一个规定性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的问题。1977年的定义是一个过程性定义,描述了教育技术的操作过程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就定义的实质而言,伊利曾经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作了研究,并指出各种定义均有三方面的主题思想。“它们表达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一种对手段的研究;一个具有某种目的的领域。”94定义一书中将手段解释为过程和资源,将系统化描述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范畴。它反映了教育技术从一场教改运动到一个领域和行业(由相应学科专业人员构成的行业)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个领域对理论与实践做出的贡献。“所以教育技术其实质是描述解决教和学问题的技术过程和工具的使用。”
                                          
     现代教育技术
对现代教育技术,我国的教育专家是这样定义的: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8日记者采访李克东)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指利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和机制来促进知识的有效生成、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全部外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和社区通常被认为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
     视听教学媒体:
教育媒体、教学媒体是特指在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师生双方或各自所利用的用来交流教学信息的一切工具。这两者在教学意义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范围上前者较广泛,后者惯常于学校教学和学生个人的活动中。它们都包含了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类媒体。所谓视听教学媒体,以“视听”这个限定词上看,其范围进一步缩小,在一些人看来,它们仅指那些以声、光、电、磁为特征的媒体。但更多的人理解是,只要能提供视觉刺激的、听觉刺激的(如书刊、图书、参观、访问、各种用于模拟声音的工具等)媒体均属其中。关于对视听教学媒体的认识,由于其考察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人们把它分成各种类别。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分类方法是:
      (1)按媒体的制作方式分类由于制作媒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印刷媒体和非印刷媒体。这种分类方法最简单、直观,也最为常用。也有人把它分为电子媒体和非电子媒体,只是说法不同,各自所包含的媒体是一致的。
      (2)按媒体的物理性质来分类通常被认为是电化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上的分类方法。很明显,此分类方法是以声、光、电、磁为特征的一些媒体而定的。它主要是把电子媒体再进行二级分类,包括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等。
   (3)按传播范围分类此分类法来源于传播学,它认为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也有人将它分为人际交流媒体和大众传播媒体两大类。前者的媒种很少,主要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面对面或利用电子通讯设备、信件进行交流的媒体。后者则泛指对广大视(听)众传递信息的媒体,既包括上述的非印刷媒体,也包括印刷媒体。
      (4)按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分类在研究了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后,康纳尔德.托斯蒂和J.R.鲍尔认为,各种媒体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三种作用:呈现刺激、要求反应和控制教学环境。并据此把媒体分为刺激媒体、反应媒体和控制媒体三大类。
      (5)按媒体使用的方式分类具体分为视觉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媒体(静止图片、图示材料、模型和实物教具等)和投影视觉媒体(投影、实物投影、显微投影、幻灯片),听觉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多媒体)。
     视觉媒体:
                      载有教学信息的一切视觉材料都称为视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
媒体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被称为教学媒体。我们知道,媒体包括硬件和软件。教学媒体的软件习惯上也称做教学材料,是指那些包含了教学信息的印刷材料、音像材料和机读材料,后两者一般统称为非书资料、视听教学软件或电教教材等。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教学媒体而言的。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指黑板、粉笔、教科书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电子媒体,由两部分构成:硬件和软件。硬件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指承载了教育信息的载体,如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各种教学工具和场所,以及教师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的各种课程资源。其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包括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在国外的课外教学中,工厂、农场、白领的办公大楼,甚至是地方政府,都可以成为学生、教师的信息知识的获取场所。这些用于传播知识信息的工具和场所都被认可为现代教学媒体,而其中最为典型,最具优越性的,就是多媒体。
     网络教学媒体
网络教学中可用的媒体主要有:电子文本、各种格式的图形、图像、表格、动画、视频、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电子白板等,下面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一下这几种媒体的特点,主要从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几个方面加以介绍,表现力主要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能力;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和的范围;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获取的难易性,带宽,指传送时占用网络带宽的多少,交互性;指媒体用户和制作者、用户之间能否及时通信、实时性:指媒体能否及时传递信息。
    绩效技术
    绩效是指人们在工作场所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业绩或成果。绩效技术是指应用系统方法,通过对目标和行为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工作业绩最大化的技术。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项目管理
项目是指致力于完成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工作。学校教育中的项目管理,是指对学校特定教育教学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与调控。项目管理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实验等开发项目与研究课题中。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信息素养
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3 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 、信息意识(意识层面) ,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是Computer AssistedInstruction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辅助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BE)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它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超媒体
什么是超媒体(Hypermedia),这个问题得先从媒体及多媒体说起。所谓媒体就是表现、存储信息的形式。一般常用媒体有5种:文本、静态图像、音频、动态图像和程序。多媒体的定义也有许多,但对计算机用户来说,多媒体就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媒体统一在一个计算机环境里。
     现在我们可以给超媒体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了: 超媒体就是用超文本技术管理多媒体信息,即: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文本:
                      什么是超文本(Hypertext),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统一定义。现不规范定义如下:  超文本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多媒体
一般人都认为,多媒体就是声音、图像与图形等的组合,所以在一般的文章中也就一直沿用这个不太准确的词。目前流行的多媒体的概念,主要仍是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人的器官能直接感受和理解的多种信息类型,这已经成为一种较狭义的多媒体的理解。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声音、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CAI课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称为CAI课件。
                      积件
积件是课件,但不是普通意义的课件。课件强调全局性、整体性,必须各个教学环节都俱全。但积件则只是体现某个知识内容的微教学单元,是供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因为积件可以单独使用,不能依靠别的知识点来作为补充,所以它要求对知识点的讲解更精、更细、更全面。积件的内容可以是讲述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定理,一个实验过程等。整堂课件可以用一些积件累积起来,积件的存在是为更好的课件服务的。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个人、组织和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利益保护状态。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
                      Intranet
所谓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在Intranet中,除了能够完成传统局域网的所有操作外,还可以实现Web浏览、FTP文件传输、E-mail收发、BBS讨论和聊天等原本在Internet上才能实现的功能。
                      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媒质和相应的协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又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可见,校园网络是Internet技术在学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换言之,校园网络就是一个特殊的Intranet。
                      服务器:
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由于服务器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而特别制定的,所以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比普通计算机要强。服务器根据其在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可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上述服务器既可以安装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也可以分别安装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对于小型的校园网络,往往把Web服务、FTP服务、数据库服务等集于一台服务器上。
                      路由器:
多媒体计算机是演示系统的核心,教学软件都要由它运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演示效果的好坏。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CPU(P42.OGB以上)、主板、内存(256MB以眪)、硬盘(4OGB以眪)、显卡、声频卡、CD-ROM光盘驱动器(或DVD光盘驱动器)、显示器等构成。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构成。
                      网关:
网关是网络连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路由的功能,而且能对两个网络段中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从而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进行互联。网关一般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该机器上配置有实现网关功能的软件,这些软件具有网络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集线器:
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HUB主要提供信号放大和中转的功能,把一个端口接收的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有些集线器还可以通过软件对端口进行配置和管理。通常集线器到各节点间的连接使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端口的数量从4个到24个不等,如果网络中计算机的数目较多,可将集线器级联使用或选用可堆叠集线器。。
                      双绞线:
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网络传输介质。它的原理是:如果外界电磁信号在两条导线上产生的干扰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反,那么这个干扰信号就会相互抵消。常用的无屏蔽层双绞线由4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护套构成。由于线缆的长度受到衰减的严重限制,所以在当前的技术下,传输数据的距离一般限定在100米范围内,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传输媒质。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化格式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操作,它的资源数字化、联系网络化、获取自主化等优点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数字图书馆对于教育的支持服务是全方位和个性化的,可以及时响应远程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联机联机查询、借阅,还可为管理人员提供业务数据,及时分析研究,加强宏观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方便地对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信息进行检索与阅读,读者可以访问图书馆的联机数据库,可以在自己家中和办公室里通过校园网络阅读报刊或检索资料。
                      教学示范:
教师在进行屏幕监视和遥控辅导时可使用转播教学功能,教师可选定一个学生机作为示范,由学生代替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该学生机的屏幕及声音可转播给其他学生,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可随时使用电子教鞭功能进行教学示范。
                      电子举手:
                      学生使用电子举手功能可随时呼叫教师。教师可对举手的学生通过语音和文字随时应答和查看。
                      屏幕监视:
                      教师可实时监视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不用离开自己的座位便可在机器上观看到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情况。可对单一、群组或全体学生进行循环监视。
                      电子教鞭:
使用电子教鞭功能,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平时普通黑板上的教授,同时还增加了声画的功能,达到辅助教学及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电子教鞭同时提供存储功能,教师可以存储所有讲解的画面,通过课件制作工具输出独立的多媒体产品,并随时调用该产品独立运行或分发给学生。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
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在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主控室:
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它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可以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
                      微格教室:
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它教学设备。在微格教室中可以呼叫主控室,经并与主控室对讲。微格教室中可以控制本室的摄像系统,录制本室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控机可以遥控选择主控室内的哪一台录像机、VCD机等其他影像输出设备并能遥控自己选择的设备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
                      交换机:
交换机的外形与集线器很接近,也是一个多端口的连接设备,主要区别在于:从工作方式看,集线器采用广播模式,也就是说集线器的某个端口工作的时候,其他所有端口都能够收到信息,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规模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当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只有发出请示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而不影响其他端口(即点对点方式)。从带宽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而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因此,交换机的数据传送速率通常要比集线器快很多。此外,学校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往往还具有路由功能。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结构: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结构是教学软件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呈现的形式,它反映了教学软件的主要框架及其教学的功能。
                      节点
                      节点是存贮数据或信息的单元,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定的主题,它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没有严格的限制。节点中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图象、动画、声音或它们的组合等。
                      链:链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间的联系。
                      文字脚本
                      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用于描述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文字脚本体现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情况。
                      制作脚本:
                      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脚本是体现教学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制作的直接依据的一种形式。
                      教育资源:
      a) 狭义:课件、教案、试卷、试题、论文、电子图书等;
      b) 广义:除了上述资源以外,还包括“教师”、“学生”、“专题性网络课程”、“问答”,“作品”等。 学校有多少特级教师都是一种资源、专长教师、专题辅导、常见问答、优秀作文。
                      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心理因素有两个:一是认知因素,一是情感因素。情感和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情感能促进认知,认知能激发情感。因此情感对认知具有最有效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我们称之为“情知效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将情感和认知巧妙联姻,是情境教学的真正涵义。
                      流媒体技术
                      通俗的讲,所谓的流媒体技术,就是将视音频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进行分段的传输,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的视音频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收听和收看。
      但在目前的网络带宽的限制下,为了达到网络上流式传播文件的目的,视音频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减小文件的大小,从而使影音文件的品质有所下降,但基本还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流媒体格式的文件是经过了特殊的编码,才能够实现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将整个的影音文件全部下载后才能播放的。通常,编码由专门的压缩编码软件来完成,而使用者收听和收看网络影音文件则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这是由专门的播放器来完成的。所以,流媒体文件具有它特殊的格式。
   网络上的影音服务,不同公司提供的格式、类型、以及传输方式都存在着差异。目前,在流媒体领域当中,参与竞争的公司主要有以下三个,他们是:微软、Real Networks和苹果公司,相应的流媒体解决方案分别是:Windows Media、Real System和QuickTime。
                      电子图书
                      以电脑磁盘为载体,以电脑文件为形式的文字,图片甚至是声音、图像组成的多媒体读物。与传统的纸介图书相比,电子图书有如下特点:
                      (1)发行成本低廉。由于电子图书以电脑磁盘为载体,无需纸张,无需装订,而电脑磁盘的存储密度极高,因此电子图书的发行成本极低,电子图书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传送,运输环节都可以取消。
                      (2)电子图书查找方便。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模糊查找,就可以查到相关内容。
                      (3)除了可以做到图文并茂,还可以增加声音,活动图像,内容比传统纸介图书更精彩更生动。
                      (4)可以复制。对于无版权电子图书来说,可以方便地复制和传播,这是纸介图书无法比拟的。
                      (5)收藏和携带方便。由于存储密度高,收藏携带电子图书非常方便,占用物理空间极少。
                      (6)引用、摘录方便。引用或摘录一段文字只需粘贴一下就可以了,科是举手之劳,而纸介图书就没这么容易。
      电子图书的局限性:电子图书需要借助电脑才能阅读,这对于电子图书的普及起着制约作用,随着电脑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手持电脑的推广,电子图书的阅读也将越来越方便。
                      多媒体技术
                      就是对文本、声音、图形和图象进行处理、传输和播放的集成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最常见的运行环境就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处理器的速度足以应付处理活动图像,以及使用声卡来播放音乐和语音,因此个人计算机遂成为一种多媒体机器。在此之前,声卡和光驱都是非必要的额外设备,当CD-Rom驱动器(光驱)的价格降至人们可承受时,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粉墨登场了。人们不断升级多媒体计算机以使它速度更快、功能更强,每隔数年,新一代微处理器芯片都会成倍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硬件的构成多媒体计算机除了计算机的常规配置外,还包括声卡、视频卡、图像加速卡、光驱、调制解调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包括各种多媒体素材的采集设备。如数码相机、扫描仪、MIDI设备、摄影机、录音机、甚至网络接入设备等。输出设备:输出设备除常规配置显示器外,还有打印机等。
                      数字视频
是将传统模拟视频(包括电视及电影)片段捕获转换成电脑能调用的数字信号,较常见的VCD就是一种经压缩的数字视频,因为视频是我们利用摄像机直接从实景中拍摄的,比较容易取得,经过编辑再创作后成为我们需要的数字视频,也就是电影文件,数字视频总能使多媒体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完美,而其制作难度一般低于动画创作。
                      位图/光栅图像文件格式:
位图图象格式采用数据点边式象素点,常见的位图图象格式包括:用于支持Truevision图像捕捉硬件的TGA格式、基于PC绘图程序的PCX格式、用于在台式排版类应用以及其它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TIFF格式、用语在CompuServe网上进行图形数据在线传输的GIF格式、用于WWW网络上传输图像数据的PNG格式、用于显示或者保存WINDOWS系统下图像的DIB/BMP格式、用于保存或者显示照片类图像的JPEG格式、用于保存视频/音频序列的AVI文件、用于MacPaint绘图MacPaint、用于图像格式转换的PBM格式、用于保存或者交换天文图像的FITS格式等,我所讨论到的基本上都属于位图图象文件。关于位图图象的详细内容,在“细说BMP”中介绍。
                      矢量文件格式
矢量文件格式不是以象素点为单位描述图像,而是以向量为单位描述图像。常见的矢量图像(矢量图像又常被称为图形)文件格式包括:用于交换CAD绘图数据的DXF文件、用于打印机输出及对象存储和交换的PostScriptEPS格式、用于控制笔式绘图仪以及激光打印机的HPGL格式、用于在WINDOWS系统下保存和交换图像的WMF格式、用于保存WordPerfect软件中图像图形的WPG格式、用于UNIX图像绘制程序的通用格式UnixPlot等。
它与位图存储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矢量文件格式仅存储原始图象中的图形结构,例如线段、弧、圆以及文字等,而不单独存储图象中每个独立象素点的值。因此这种图象文件格式中存储的图象内容实际为一系列的绘图命令,指示应用程序如何操作,从而形成原始图象。由于这类文件格式只存储图象中的图形结构信息,而忽略其它的空白部分,因此这类文件结构比位图文件更紧凑,但目前还无法使之能正确描述照片图象。
                      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贮、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电视教材
                      电视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采用电视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声教材。由于电视教材具有视听结合、突破时空局限、存储再现、传送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学案例: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郑金洲,2000)
   教师教育使用的案例,我们取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
                      学习需要: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分析学习需要的主要目的如下:
                      (1)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问题产生的因素,以确定教学设计能否解决。
                      (3)分析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4)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一般有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
                      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所作的规定。课程标准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所作的规定,所以对学生学习的检测可以超越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系统方法:
                      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教学内容的分析。
                      学习环境:
对学习环境的分析包含两部分内容:现状和应具有的条件。现状是对教学将发生环境的描述,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点,如公司的培训中心,也可以是对多个教学点中的一个进行描述。应具有的条件给出了支持本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和资源。
                      在学习环境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2)教学点模拟工作环境的 可能性,3)在教学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多种培训传递方式的可行性,4)可能影响教学设计和传递的限制。
                      学习风格:
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这里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而学习倾向指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体,而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风格。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设计和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抛锚式教学策略:
在抛锚教学策略中,“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任务的真实情境。抛锚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和教师的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锚式策略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因此,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授,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往往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的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
                      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Portfolio)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也称学习档案袋。包括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如作业、录像带、书面文章、图画、成绩单、调查报告、教师的评语等。
                      量规:
量规(rubr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它通常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设计量规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结构分量;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
                      五段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步骤是: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它渊源于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后经前苏联凯洛夫的改造而传入我国。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知识,能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所以在实践中长盛不衰,至今仍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其缺点是,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支架式教学策略:
为学习者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由此可知,支架的作用就是引导学习者在未知的知识空间逐步攀升。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其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概念地图:
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概念地图也叫“心智/思维地图”(mind map)/“心智/思维工具”(mindtool)。换言之,概念地图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概念地图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且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
                      模式
                      汉语中,模式是指“标准的形式或样式”。在英语中,它和“模型”、“模范”是同一个词,都是model。西方学术界通常把模式理解为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有学者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它有三个要点:第一,模式是现实的再现;第二,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第三,模式是简化的形式。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何克抗)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基于WebCL平台的协作学习之实践研究》,赵国庆等 )
                      WebQuest
WebQuest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合作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因特网是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在中小学教育中采用网络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和鉴别信息的能力。webquest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但对国际上不少国家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早在1995年圣地亚哥大学的道奇教授(BernieDodge)就提出了这一概念。如今,不少国家的教师已经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它,不少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介绍这一方面的实践,并与世界各地对这一网络应用模式感兴趣的人进行交流。
                      WebQuest是网络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更高层次。它不仅强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加强调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的能力,强调学生围绕着真实的问题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
袁维新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在研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以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发现式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而是要求学生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关。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因此,发现学习既包含了其他一些较高层次学习类型,如应用(application)、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和创造等学习。 (奥苏贝尔)
                      信息资源的设计
                      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建构主义理论
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作为教师,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没有现成的案例,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
                      作为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要对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来。
                      协作学习方式:
                      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四种方式。
                      竞争:由两个或多个学习者对同一学习内容通过网络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协同: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他们通过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及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伙伴:学习者通过网络查找与自己学习相同内容的学习者,经双方同意后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角色扮演: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指导者则检查其是否有误。当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指导者则予以帮助。
                      情境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教育资源
美国学者巴巴拉—西尔斯等人对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学习资源做了界定,他们认为所谓“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在上述资源界定的基础上,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指在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质、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力和人力的优化组合,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非生命的各类实物,还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问题解决: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他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
                      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或者称为实时E-learning,意味着个人之间的沟通是实时的,信息能够即时传达。典型的同步教学包括实时聊天和视频/音频会议等。
                      同步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及时的反馈,可以根据需要迅速调整培训安排。同步教学E-learning的缺点在于培训不是学生自定步骤(self-paced)进行的,时区、后勤安排以及学生安排都需要进行管理。
                      异步学习
                      人们不能进行同步交流时的学习就称为异步学习。异步学习的例子包括自定步骤学习课程、和导师交换电子邮件信息、在讨论组上张贴信息。
                      异步学习的优势是方便、易接近,同时它也确实由个人自定学习步骤。
                      异步学习的劣势是:学生们会感到被孤立或由于缺乏人际实时互动而不那么积极。另外,异步电子学习不能提供对学生的表现的及时反馈,对培训的调整在评估完成之后。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4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