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的大学生活2007-2011【原创首发】第三十四章

[复制链接]
老班长 发表于 2011-10-9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十四章  我的时间
(一)
当年明月写了一部关于明朝的书,上了个书名叫做《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在开篇说了一句话: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直到看完最后一行文字,我相信自己收获了一本好书,相信把时间用在了刀刃上。

正巧201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为《我的时间》,于是自作主张,套用试题规范,写下此书的读后感。

我的时间

朱元璋走了,他这种“宁可我付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主张,确立了明朝政权。

常遇春走了,他这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最终被主子灭了。

于谦走了,他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誓言,捍卫北京城的尊严和荣耀。

郑和走了,他七下西洋的经历,让人忘记了他身体的残疾;他奠定了天朝的海上霸主地位。

王阳明走了,他以一己之力镇压谋反的情绪,创立的“心学”光芒万丈,启迪后人。

唐伯虎走了,他自持才高八斗而不得重用,风流倜傥的表面下只有长夜难眠的苦痛。

杨继盛走了,他虽贫困出身,而志存高远,宁剔骨而不失节操,用生命来寻找前途的光亮。

徐阶走了,他卧薪尝胆二十年,厚积薄发,剿灭严党,终成理想;却落得个晚节不保。

张居正走了,他排除万难推行改革,力保国运亨通,百姓富足,却遭周围小人陷害。

李时珍走了,他行医数十载,遍尝百草,著就《本草纲目》,举世为之瞩目。

戚继光走了,他抗击倭寇,战功赫赫;晚年独守边疆,抵挡一面,效忠报国是也。

胡宗宪走了,他统领江浙大兵,同仇敌忾,力保国土完整,达成主人理想。

徐文长走了,他年少成名,却屡次考场受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终于名垂青史。

申时行走了,他精于政事,协天子治理国家,百姓有肉吃,有衣穿,安居而乐业。

杨涟走了,他视酷刑为无物,血书留于冰冷的监狱,告示后人:正义终究会被时间证明。

我的时间放心地交给了这些人,在不同境况下,总会想起他们的人生经历,总会看到人性的闪光之处。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不败的真谛所在,这是正义的光芒,这是真理的璀璨!

躯体已经走了,思想依然健在,历史告诉我的,是厚重的传承,是坚强的开拓。

同时,严嵩走了,魏忠贤也走了。

那些奸邪小人都走了,历史的反面也是深刻的。他惊醒后人,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黑暗势力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无时无刻准备人们的拖后腿。

我们将不能避免地归为历史。我的时间,你的时间,愿能够在历史留下光彩的足迹,时间会证明一切。

同2011年高考浙江省作文题《我的时间》
完成于2011年6月7日

除此以外,我对小说最后徐霞客的故事颇感兴趣,也为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深深感动。正像作者最后所说的那样: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历史告诉我们的,其精华之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请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人,有空读读历史,看看《明朝那些事儿》,会有很大收获。

(二)
大四再观《阳关灿烂的日子》,有感。

我不是研究电影的,充其量算一个有想法的电影观众。我告诉别人,我有一个古怪的性格,就是把一切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转换成文字。这倒不是说喜欢文字,而是喜欢那些所谓的价值物被一点点封印在文字中的过程,当然最后被封印的状态也是我追求的结果。

以上两点,让我开始写这篇影评。所谓再观,是第二次看,动力源于一个礼拜前举行的研讨会。会上,学校的几位喜欢电影的人士聊着有关青春电影的种种,有一位跟我同姓的老头用他沧桑而坚定的眼神推荐《阳光灿烂的日子》(后缩写成《阳光》)。用他的话讲:“个人认为《阳光》还是国内最优秀的青春电影。”第一次看的时间,大致记不清了,只留下一个马小军强奸未遂的印象,那么第二次看,竟然有了状态,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我决定把它们写下来。

考虑到此影评是面向大众,其中必然有从未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所以我还是先讲故事梗概。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男孩勾搭不相识的女孩)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这个故事梗概完全复制于豆瓣网,如果让我用200多字来概括整个故事恐怕有困难,于是我使坏了。对了,我忘记加上一句:本片改编自王朔短篇小说《动物凶猛》。这里要突出“改编”两个字,因为姜文导演完全按照个人理想主义,把小说改了个底朝天,光看题目就可以体味出点味道来。小说让马小军得手了,凶猛得像一头野兽,而电影里,总有一种暖暖的气味,说软弱也不合适,至少被削弱了许多。

重点是我接下去要说的内容。避免不了剧透,请见谅。

任何人都没法抹去时代的烙印,何况是人拍的电影。有些电影简直就以反映时代为己任,《阳光》就是其中的代表。如果把马小军的单肩绿皮书包换做公文包,把米莱的百褶裙改成牛仔短裤,那就会被当做现代都市言情剧。姜文不会那么做,因为他压根没想那么做,他做了一般导演没能做的事。

70年代中期正直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抽调革命去了,这给了马小军“大闹天宫”的机会,父母抽屉里的那点小秘密,包括老爸的军功章、军衔,老妈的梳妆夹、图书,以及两个并不常见的“气球”。浪漫主义加黑色幽默,就是被搞大的“气球”,像一艘航天飞机,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到底那时候没有好的质量,这一搞就漏了气,给弟弟的诞生埋下伏笔。

再从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着眼,也赋予了时代的特点。我们十五岁的时候不正是这样做的吗?——放学扎破恶言相向的老师的气胎;课间议论女生半成熟的性特征;暗恋葡萄的同时,不忘狐狸一般卑鄙地贬低葡萄的质量。以及一些“大时代”的歌曲,串联了剧情,推动了情绪发展。

交代完了环境,多数老师会提醒学生说,找出剧中人物以及典型人物做过的事。隐约中又听到老师的嘱咐,所以让我们来找找马小军,找找米兰,找找那些伙伴,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如何按照导演要求完成各自的使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马小军迷上了开锁的行当,阳关灿烂的日子里,他意外地潜入米兰的房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照片。我几乎用了最快的方式来安排男女主人公见面,然后他们真的见了面,所以我满意的写了下面的内容。马小军的初恋就是米兰,而米兰说16岁就有了男朋友(有一定可能),不管怎样,两人谁也不排斥谁。马小军展开了攻势: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身一跃;为了见一眼米兰,接连几天爬上屋顶痴痴守候,甚至披星戴月;为了能要到米兰的照片,不惜用抢的方式……这场看起来像姐弟恋的剧情,终究被刘忆苦横着划了一刀。一边是老大哥,一边是自己的初恋,正常人的判断是两边都争取,双赢不行就“爱江山更爱美人”,如果这两边各自喜欢上了对方怎么办?马小军不幸的遇到了最后一种情况,而他的做法最男人——死缠烂打,强迫发生性关系,直到最后感情决裂。

导演尽量让剧情发展缓慢,这种节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心,导演帮我们想尽办法来拖住时间的尾巴,让时间变慢,让青春的时光更长些。于是,暖暖的色调下面,慢悠悠地骑车,慢悠悠地抽烟。但是真实与谎言始终是一对矛盾,有时候自己都会模糊,就这样,我们迎来了影片的高潮。

我是听别人这样说,才敢这样写。第一次看片,我只对马小军强奸未遂留有印象,自然认为这一幕是整个的高潮部分。再看一次影片,回头看别人的影评,最后感情的决裂是导演花心思要说明的问题。所谓灰色青春的味道,全然显现。我们来回放这部分内容。

马小军最后从十米高台砸入泳池,挣扎着浮出水面,却被米兰、刘忆苦等人踹入水中。尽管是幻想,倒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曾经的伙伴已经将自己孤立,偌大的泳池只剩下一具瘦小的身躯,漂着漂着,甚至变成了一具僵硬的尸体。

死亡这个名词,看上去与青春格格不入,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成熟,代表童年的死亡;新生活的开始,代表旧生活的死亡;新思想的占据,代表旧思想的死亡;新时代的诞生,代表旧时代的死亡。记忆多数是痛苦的,因为痛苦,所以深刻。从这个角度,高潮就在这里,悲剧的结尾!

导演似乎想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我曾一起走过,而现在,无奈各奔东西,往事就让它珍藏于记忆,这就是生活。

(三)
毕淑敏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外面去。这回游了一趟宁波,感受颇深。

之于宁波(指市区),我之前没有发言的权力。记得念小学的时候,坐车经过宁波,都没有下车踩一脚。然后就是去年陪姐看招聘会,也是匆匆去,匆匆回。今年春天狠狠地买了汽车票,探访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行程前打理物品,特意把《秋雨散文》带上,因为散文集里头的第三篇文章,叫做《风雨天一阁》。宁波号称“书藏古今,港通天下”,那些古今之书其实都藏在天一阁,此行第一站,定为天一阁。

天一阁取《易经》“天一生水”之义,为了借水防火。这座藏书楼的创建者范钦同志热衷于做官,而且全国到处跑。每到一处地方,他就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地方志、政书、实录等资料,这为藏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环境。人的历史终归有限,他把最后的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另一份是一楼藏书。换做现代,恐怕没有哪个孩子会选择后者,除非他有这方面的嗜好,但是范钦的大儿子明白父亲的用意,担当起管理藏书楼的责任。从此,这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开始了。

因为没有导游阿姨,我只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读出点故事。相传明朝嘉庆年间,宁波知府的内侄女是一个酷爱看书的姑娘,一心想要登天一阁读点书,竟要知府做媒嫁给范家。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成了范家的媳妇之后还是不能登楼,一种说法是族规禁止妇女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已经属于旁支,没有登楼的权力。结果这个姑娘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终。作者感叹,这不仅是一场婚姻悲剧,而且是在那个很少有人文主义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如何坚强又脆弱地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

我之所以介绍天一阁的历史,跟最近读的《明朝那些事儿》有某种关系。历史在某些时候会告诉你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即便你未曾亲历那些事,也可以推断事物的走向。当然也呼应题记部分毕淑敏老师的意见,为了解世界做点功课吧。

说实话,我一直都在寻找写有“天一阁”三个字的牌匾,未果。这座占地2万多平米的庭院,包含的范氏祠堂,秦氏祠堂,藏书的展馆,印刻的展馆,甚至还有麻将起源地博物馆,却始终没有望见宣传海报中的那座高楼。选了几个景点,照了几张相,也就作罢。

走出历史的阁楼,我瞬间被车水马龙的都市包围。幸而有一个湖泊做点缀,才让我稍稍安心。此湖名唤“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午后的阳光,起风的水面,石桥,翠柳,飞鸟,自然不乏文人墨客光顾。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等在不同时间到访此地,留下传世美文。我呆呆地望着湖面,仿佛听到唐代的觥筹交错,看到宋代的泼墨挥毫,直到旅伴唤我的名字才罢。我始终觉得,沉淀的越深,就越有滋味:良辰美景,才子佳人,都是浮云过隙,留下记忆的是绝唱,是悲歌。

一趟公车的时间,宁波就会把人从历史拉回现实,开始展现她浮华的颜色。晚餐有人请客,到了一家“外婆桥”的馆子,吃了一盆“美女红烧肉”,外酥里嫩,有望见美女而口水三尺的滋味。不多久,饭馆口就停满了车,加长林肯、保时捷什么,把人家的停车位给占为己有,所谓财大气粗,就是这幅样子吧。华灯璀璨时刻,一行人逛了几家店铺,也没多大意思,早早上楼歇息了。

身在异乡,出行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有当地亲友带路,会顺利许多,要是连个打听路数的人都消失了,让老夫如何是好?我的安卓手机开始骚动,意思在提醒主人,怎么不找它帮助。于是掏出手机下载了一个“地图”应用,定位,搜索,选择,再定位,几步下来,就出来答案。这要是搁在唐朝或者宋朝,岂不是骇人听闻吗?行程有了方向,下去有劳两条腿了。

“宁波”一词是明朝政府起的,意为“海定则波宁”,小名“甬”。姚江、甬江、奉化江交汇于此,把陆地分割成三,现代人起名为海曙、江东、江北。第一天玩在海曙,晚上睡在江东,次日一早逛了回江北,又回到海曙。集衣服、美食、化妆品、电子产品、水幕电影、天主教堂于一身的国内最大休闲购物广场“天一广场”正在那里不惊不喜。惊喜不是他,而是过来SHOPPING的游客,同行的ST望见ZARA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冲了进去。我没法理解的事终于发生了,而没法理解的我果断求助手机,手机屏幕显示如下: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的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世界各地56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

不用怀疑,这是一家很出色的企业,他的老板是个肯动脑筋的家伙,他的目标即将达成。此时微博来了一条消息,说“当和义大道第一年营业额就有8亿的时候,东钱湖上中央电视台了,总理都来宁波了”。滚滚商潮涌入宁波,让这片土地变得不再平静。如果说天一阁和月湖代表一面,那么天一广场就能代表城市的另一面。高达40米的喷泉,快速动感的爵士乐,踩着轮滑鞋包裹发巾的青年,拎着大小购物袋的情侣,组成了城市的新画面。ST冒出一个想法说,在这里开家店,那这辈子就不用愁了。我应和到,那就开一家专卖学生(STUDENT)装的店铺,刚好跟你的名字呼应起来。我想没有哪个人不会对此情此景表示欣羡,就在明天——毕业后的几年,我们能不能真的做出成绩,赚了钱,过上理想的生活?

之于宁波,我还是不具有发言权,但是说出去我还是宁波人,我的家乡在宁波。我想对你再了解一点,告诉别人你的样子,你的内心,你的一切。

到此,我的行程结束。开篇引用了毕老师的话,到了结尾,继续把她没说完的话贴过来: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四)
结婚?还没想过。毕业离别时刻,许多校园小夫妻不得不含泪告别。经验告诉我,感情需要基础,至少应该有在一起的基础。

近来无事,翻了一本叫做“北京腔调”的书,有一段描写婚姻。

婚姻更像是一场交易,而且交易的前提就是互惠互利。所以说婚姻是股份公司,入股前要合算清楚。双方总会明白,两个人过日子总比一个人要好,因为他们之间可以互补,这个结构比较稳定,可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增长。

这段文字写得太憋屈,虽说有作者的想象力和创新理念包含里头,但是缺乏浪漫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光芒。且看钱钟书是如何写婚姻的。

婚姻就像是围城,在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比喻成这样,也算是天地造化,

但是钱老先生毕竟是旧派人物,有没有新的,合乎事物发展的东西拿给我们看,我不禁想起时下热播剧《裸婚时代》。且不说剧情定位,演员表演,电视表现,至少能让我有兴趣往下看,然后写写感想,发发牢骚。可能我还小,没有任何经验,感同身受的词汇不会出现在我身上,但是下雨前挂些防雨的设备还是很有必要。

剧中刘易阳和童佳倩是一对相知相恋将近十个年头的情侣,与佳倩殷实小康的家境不同,易阳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不仅无法为未婚妻奉上香车钻戒,连两个人的爱情小栈也没有着落,他至今还和父母、奶奶住在一起,这也成为了佳倩父母反对他们恋爱的最主要原因。不过,这对儿小情侣打着爱情至上的旗帜,堂而皇之地加入了裸婚的大潮之中。但是爱情终究不能当饭吃,婚后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现实。

剧情大概如此,印象最深的,依旧是刘易阳求婚说的一段:

我求你嫁给我吧,虽说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是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我给你当拐杖;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我一定等你死了以后我再死,要不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世上,没人照顾,我做鬼也不放心!童佳倩我爱你!

搞定女朋友简单,搞定女朋友母亲就比较费力,一般电视剧都是这么做的。刘易阳面对岳母,丝毫不占下风,瞧瞧他是怎么说的。

我们俩上学那会,我就觉得佳倩长得好看。别的男生多看她一眼,我这心里就特不高兴。   有点什么吃的喝的用的,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是佳倩。我每天骑车子都多骑五六公里,就是为了能绕到你们家楼下,看一眼童佳倩……可是就算我拼了命,我也赶不上这房价涨的速度。   阿姨,我爸妈都是工人,我们家没什么钱,条件也不如你们家,但是,我爸妈都是好人。我妈说了,只要佳倩嫁到我们家,她就把佳倩当亲闺女一样待。但是,阿姨您要是觉得我们小家小户的,您怕佳倩嫁到我们家受委屈,那我就给您表个态:我是非常非常爱佳倩的。我就是要跟佳倩结婚。您要是同意,我就住到您这来。有童佳倩的地方,才是我刘易阳的家!

从古至今,婚姻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大事情。我很想弄明白,为什么现代人的婚姻这么不靠谱?为什么非要讲究门当户对?为什么有人走过了半辈子却结束了婚姻?为什么细节能够打败爱情?看来是想多了……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班长的微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godfrey 发表于 2011-10-9 2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到柱写的都很想拜读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