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网络教学中的人际交互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09-3-9 2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时代,大家整天在网上忙着的,恐怕就是这件事了,可为什么没有小组想谈一下这件事呢?   既然要求大家做,那么我也来做一下,不要让有的同学以为“老师只会布置别人做,自己其实不会做”。
   当然,我的“作业”交迟了,向大家道歉。“忙”固然是客观原因,但“迟”是既成事实,强调原因除了有找借口之嫌,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此,还是用“作业”本身来说话吧。及时补上“作业”也是好同志嘛:P
   首先把本文的标题分解并重新组合,即得到文章提纲:
一.普通意义上基于网络的人际交互
二.人际交互——教学交互的一种类型
三.教学中的网络人际交互
一.普通意义上基于网络的人际交互
   1993年7月5日,在美国The New Yorker杂志上刊登了Peter Steiner的一则漫画,标题是:“On the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dog”(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深刻地揭示了互联网在人际交互方面的特征!
1、开放性——网络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即便是狗。
2、自主性——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然,狗也可以有自己的地盘。
3、间接性——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是以技术为前提的。不借助技术,与狗是很难沟通的。
4、匿名性——显而易见。不过,其实狗大可不必担心说出自己名字的。
5、平等性——狗与高科技联系起来,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
6、虚拟性——虚拟不是虚假,只是带点梦幻色彩的不确定。也许我们已经猜到了狗,只是不能确定罢了。
7、失范性——“范”者,法则也;失范即没了法则。人与狗的文化的确存在差异,一时无法统一,标准混乱导致当事者没了约束。
(以上拿狗做分析,绝对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顺着漫画继续打比方而已。)
个人观点:网络的这些特征中,自主虚拟是核心。是优点,也是缺点,凡事都要辨证地看。
自主(优):调动人的积极性。
自主(劣):过于自主,无所适。从
虚拟(优):摆脱了时间、空间、形体的束缚,精神层面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虚拟(劣):虚拟交往产生的精神寄托无法解决现实烦恼,过分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疏离感。
   引用这段话为本标题做总结: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观念、准则,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尼葛洛庞帝说,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会有关。

二.人际交互——教学交互的一种类型
   有效的学习是在交互中完成的,通过反馈、交流、沟通,真正形成知识的建构。正如加里森(Garrism)指出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待于持续可靠的双向交流”。
   交互:两个或多个个体在学习环境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建立社会关系而进行的双向通信(Gilbert &Moore,1998)。“在大多数的教学交互中,必须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信息循环已经完成,而不是由教师来进行假设”,否则,学生就会感到不安,直到收到答复。
   不少研究表明,网络学习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能有效评价自己的学习缺少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
   教学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人机交互
     (1)学生与界面的交互:学生自己使用电脑
     (2)学生与资源的交互: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作更多的反思
     (3)教师与资源的交互: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后表达出来
   2.人际交互
     (1)学生与教师的交互
     (2)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3.自我交互(国内文献的提法):学生新旧知识和经验的对话,实际上是渗透在整个交互过程,通过内容交互进行的,是外显交互行为的内部心理映射。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内容交互形式。
   通过网络交流(online)与面对面交流(face-to-face)有很大不同,为了尽可能避免误会,使交流更富有成效,下面是几个注意事项:
   1.及时回复
   无论实时交流工具如QQ,还是异步交流工具如email、论坛、博客等,都或多或少具有延迟性,延迟是网络特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快速地回复,或先告知对方回复的时间,以消除其内心的不确定性。
   2.增加冗余信息
   网络人际交互缺乏交流线索,没有眼神、表情、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非言语信息的支持,以及身体的亲近等(视频会议除外,但成本太高,没有实用价值),难以形成对方立体的印象。因此,利用图片、语气词等传达非言语信息,注意用语的礼貌和完整性,非常重要。对方可以通过这些冗余信息感受到情绪。
   3.简化交互工具
   交互性越强,使用的复杂性越高。对于初学者,交互的滥用会增加学习负担,使其感到厌烦、孤立和挫折。有人提出,远程学习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交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习惯。而就我的经验来说,情况恰恰相反(除非学生对各种交流工具的用法都得心应手),选择太多也会使人焦虑,而且还会分散交流的能量,同样的信息,几个地方都要发一遍。

三.教学中的网络人际交互
   网上有什么形式,教学中也会用到,比如,email,QQ……偶尔给老师发个邮件,或私交甚好者QQ聊天,这些都是自发行为,撇开不谈,我想谈的是由理论指导的自觉的网络教学现象: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又译为“学习社区”,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学习共同体两种基本功能是:
   (1)情感——激发动机
   满足学习者的自尊需要,形成归属感。通过人际沟通,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而增加克服困难,投入学习的动力。
   (2)认知——学习内容
   信息交流,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如何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
1.确定学习主题,准备学习资源
尽量选择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指导思想是:
(1)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激发兴趣;
(2)观点多角度,有讨论交流的必要;
(3)任务可分解,便于小组合作;
(4)活动有成果,便于分享展示。
2.成员组成
增强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意义。比如,自我介绍、问题接龙游戏、建立个人博客、形成小组并选组长等,必要时可以安排面对面的活动,增强交流的真实感。
3.教师监控调节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促进其人际交流、信息搜集和问题解决。教师行为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比如:
(1)提出问题
(2)提供例子
(3)提醒学习进度
(4)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5)评价学生的进步,以鼓励为主
(6)引导学生评价别人,反思自己
4.让学生熟悉交互工具的用法

四.误区
   教学中,人际交互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学习效果。然而,网络教学常常出现人际交互花样繁多而内容交互枯燥贫乏的现象。我曾经写过一篇《老师,你需要怎样的网络教学反馈?》,如何判断学生真的进行“内容交互”了,仅看“人际交互”的数量是无法判断的,博客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下面是摘录的一段关于博客应在网络教学中的优点,写得实在,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对学习者而言,来自于老师的反馈是电子文本,遥远而冰冷;对于教师而言,通过键盘输入来回复众多的电子邮件是一件很殚精竭虑的事情。”博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把师生从文本交流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
   首先,blog更多的是隐性交互,尽管平静,但更容易贴近深入了解对方。也正如教育中我们强调高级思维一样,blog更容易让我们体验到有意义的高级交互;在blog空间里,人们可以抛开许多现实生活的障碍(比如师生关系的尊卑、日常生活的客套),给人展开心灵的低语与聆听的机会,自然也容易引发深层次的人际交流。其次,通过教师的鼓励,每个学习者建立自己的blog,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作记录和展示自我、结交朋友和向教师求助的平台;教师通过访问学习者的blog就可以较深层次地监控到学习者每一天的学习状况、及时地收集到学习者的心理体验信息,并且可以直接有针对性地反馈意见和建议;其他学习者可以互相访问和留言,也可以浏览他人的留言,这对学习者本人的学习也是一种参照和启示。显然通过使用blog,网络学习者可以更灵活更有效地处理与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交互问题。当然blog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学习者要能够熟练地使用blog来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另外,关于blogger的时间分配也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以防学习者沉迷其间,适得其反。

引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On_the_Internet,_nobody_knows_you're_a_dog
http://www1.henanedu.com/2005/01-06/15523351102.html正视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2005-1-6)
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016/45293.html论互联网的符号特征 孟华2006-10-16
http://blog.csdn.net/j_jake/archive/2007/10/18/1830327.aspx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探讨赵辉陆冷飞《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0月
http://zengrong.blog.hexun.com/4218076_d.html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 张建伟,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中青年网络教学学术研讨会,2000
http://www.scrtvu.net/smdea/Files/2004lwj/2004lwj15.html网络教学交互研究述评 周榕 2004
人际传播与网络交互性对教学的影响——再论数字媒体基础网络课程个案 刘惠芬  胡欣,《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3/2
网络教育中消除人际交互障碍的策略 罗立宇蒋成凤,《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8/6

                    优点:
1、可以三思后再答,避免口无遮拦言多有失(教育可是无小事啊,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就可能伤到学生了,或老师说话太随便,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2、可以查资料,交流得更深入,也更有“学术”性
3、所有交流记录都被保留下来,成为可供分享的“资源”
4、节省面对面在一起的时间
5、随时随地交流,克服时间和空间距离
6、可以用多种媒体形式提问和回答
7、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尴尬,适于某些性格的师生
8、隐藏外貌、口音等特征,消除偏见
9、老师之间方便合作,可以相互帮忙,既减少了劳动强度,又保持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学生自始至终感觉到一个老师)

缺点:
1、敲字费劲
2、主要靠文字很难表达情绪
3、难以引起学生注意
4、反馈不如面对面交流及时
5、必须有计算机和网络,还得有电
6、很难每个学生都照顾周全,总有帖子没回复,焦虑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2粉丝

7879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