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07级本科毕业生。也许各位看到这里就会笑起来:一个本科毕业生居然想来谈谈教育技术学的本科生培养方式,这不是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所能探讨得了和解决得了的问题。的确,刚本科毕业,没有做研究的科学方法,也不会做一些深层次的研究。但是大学四年本科过来,我感觉还是有一些想法的,大家姑妄听之。说是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培养方式,实际上也只是基于我自己学校的状况而言。 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被定义为为了促进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史上,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定义,可以说后面的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都参照了94’定义的内涵。所以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的学科性质,总的来说就是一切可以用来促进教学的方法和工具都是教育技术学人要学习和研究的;具体来说,就是应用科学知识和原理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相关科学知识和原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而这当中,据我的看法,又以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来辅助教学最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学者们青睐——传播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关注,而其他理论“被”退而居其次——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就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除了学习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必修科目之外,主要的学习精力就在计算机上。 由此衍生出来的是,计算机的知识内容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我们学生学得杂而不精。就拿浙江师范大学来说(可能绝大多数开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的情况都差不多吧),在本科期间,学校开设了众多的课程,诸如 VB、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视教材编导、非线性编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与检测、图形图像处理( PS)、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 Flash)、数据库、摄影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等等,几乎涵盖了计算机领域的各个方面,当然并不是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就是计算机专业,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就是如此。就如我们的专业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我们这个专业实际上就是比教育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丰富,又比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学知识丰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家和老师有时候会思考和质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依拙见,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并没有问题,而是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内部的定位不规范,教育技术学学科下的各方向没有真正分清楚。实际上仔细一想,教育技术学似乎又要讨论是否应该升级为一级学科的问题了,那么这个新升的一级学科又应该属于什么门类呢,理学、工学还是教育学,而教育学本身就是一级学科,这就不是我所能讨论的。) 这样的杂而不精的情况致使大多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有一个感慨:我们的确学了很多,虽然我们什么都会一点,但是我们什么都不精通。这就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尴尬。虽然在本科阶段班主任和一些老师就对我们说在大二大三时就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对于大多数的本科生来说,要找准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方向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在那个阶段随着学到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很难在其中作取舍,因而做出较明智的选择,因此可能照成的后果就是干脆不去选择,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杂而不精。 我想,对于这样的情况,本专业系主任等负责专业课程开设的老师以及负责某专业课程的老师不应该只是以一个私人或非官方的方式要求本科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而是要规范化和书面化,即在编写本科教学指导计划时明确的将“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写入教学计划中去。具体的措施我认为可以在大二的后半学期开设半学期的选择学习方向的课程或系列讲座,帮助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什么选择在大二的后半学期开始选择学习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在经过两年的学习后,本科生对本专业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自己的学习兴趣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学习方向的选择,这时如果老师只是私下对其要求明确学习方向,这会使大多数的本科生心生迷茫,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大二的后半学期正处于大学四年本科学习的中段,在其后的学习中,课程会越来越少,实践会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开设这样的课程和讲座,明确本科生的学习方向,有助于本科生的实践,进而巩固其所学理论知识,同时有助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最主要的还是能解决本专业杂而不精的尴尬。 这样的课程或者讲座旨在帮助本科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我觉得可以将之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信息技术教学(Flash、PS、程序设计基础)、教育技术学研究、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网页的设计、数据库管理、电视编导、办公软件的应用。例如有的学生对电视编导情有独钟,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其学习的重点,其他的课程可以放在稍次的位置;又如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那么他就可以向着计算机网络方向发展;立志到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本科生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习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所必须的技能。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发展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 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已明确本科生的学习方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还应该在老师帮助本科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后,要实现同方向的本科生集体化,即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这也有点像在大四时做本科毕业论文选择指导老师一样,不同的是,大四选择指导老师只是为了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项,是单一的。而我所说的这个导师制,是基于本科生选择了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后,就选择一位相应方向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这个导师不局限于研究生选择导师那样,只能选择副教授级以上,而是只要是本方向的老师,都可以选择。这样选择下来,每个老师都会带着几名本科生,在本方向内学习研究。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使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学习,同时也使自己所学习研究的方向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更有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好的目的,就是为毕业设计(论文)做着最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完成。 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自己所选择的方向的知识和实践,学习做科研,短期来说,可以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长期来说,也是为想在本科毕业后升学读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在大三大四的两年学习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探讨,与同是一个指导老师的同学探讨,甚至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参加自己的指导老师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的研究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会,从中本科生可以学到很多在本科学习阶段不会学到的东西。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很多学校都属于师范类,那么除了学习辅助教学而用的方法和工具外,学习如何教学也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必学的另一块内容。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过程是这样的:大学的前两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三开始才有进行零星的教育实践,大四才进行真正的教育实习,实习期也就短短的两个月左右。(也有低一级的师范类院校的培养模式是很功利的,为了适应各地教育局的招考,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就是教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局和中小学的招聘考试,这样它们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会提高,有关部门的年终考核就会对学校有利。) 从总体来看,我觉得师范生的实践时间是偏少的。也有不少的大四同学在实习归来时抱怨说真正的上课和在微格教室里试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要是我当初多实地去学校感受一下就好了”。都认为实践环节在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所占比重太少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由于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学生除了对专业学习有一定的认识外,对师范学习也应该有一定的、较清晰的认识,所以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可以以学校的名义,而不是让师范生自行选择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地点,针对师范类专业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见习听课,并要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记录课堂所发生的一切,回来再组织各班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感想,以及在课堂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这样的安排不仅为师范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也为师范生在大三下学期进行微格教学时提供一些实质的帮助,更为大四的教育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样的安排对学校的工作提出了挑战,不仅要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时间安排和课程安排,还要与中小学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学校分管教学实践的部门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很多。但是作为师范院校,为了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应该能够协调个方面因素和保证各方面工作的到位的。 以上的想法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只作抛砖引玉之用,真诚地希望大家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