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晋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主要观点:
观点1、对于当前语文教学中提出的要限制 PPT使用的观点: 问题不在于PPT(工具),而在如何使用PPT,PPT让我(孙晋诺)建立了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并帮助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教学形式。(使用PPT优化教学过程)语文教学中,对PPT使用有一个从提倡、鼓励,到限制、约束的过程,甚至21世纪初出现了不提倡使用PPT的呼声。 我认为,这是对教学中误用PPT的一种反应。其实,问题不在PPT,而在如何使用PPT。前前后后,我做了好几百节课的PPT,最大的感受是:PPT让我建立了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并帮助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教学形式。 将 教学设计转化为PPT 课件的过程,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再审视,是对原备课内容的再次提炼与精简。每每在这样的精简与审视中,教师清晰了教学思维,优化了教学程序。 这是使用PPT备课与传统备课的最大不同之处。 观点2、教学中使用PPT,是因为通过PPT可以将教学内容:程序化、模块化、关联化和节奏化(四化)。(通过PPT设计深化教学内容理解)
PPT课件的整体流程是线性展开的,它要求课堂教学的流程清晰、逻辑关联紧密、节点凸显。为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深透把握教学内容,并使之程序化、模块化、关联化、节奏化。 这“四化”会促使我们反复阅读教材,找到文本的最佳教学点; 反复提炼教学内容,转化教学内容为教学事件; 反复调整教学程序,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反复谋划教学的关键节点,使节点形成整节课的标志点。 为此,我从不在课堂的开端展示所谓的目标,因为那会破坏整个流程的张力。 我会用一个由教学内容所转化的“主问题”贯穿整堂课,并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模块(模块是整个教学流程的逻辑因子),模块与模块之间构成了或因果或递进的逻辑关联,不能任意抽换,目的是给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内含逻辑思维的阶梯。
实例:
《哭亡女苏菲》一课,全诗共18个诗节,从最初的以逐节诵读诗歌的情感为主线展开,到最终以第4、8、17、18节诗的研读带起全诗的理解,中间经历了许多思考琢磨,促动我转变思路的就是课件制作的“四化”经验。尤其是采用了让学生以女儿的口吻给诗人写答诗的形式,把体会诗歌情感这一教学内容成功转化为教学事件。
学生的答诗恰恰把隐藏于诗歌背后的丰富情感呈现了出来。利用PPT展示学生作品与原作,让学生的读与诗人的写融为一体,让诗人的情与读者的情互为呼应。没有PPT的帮助,则很难达到这一效果。另外,在整堂课的三个节点处分别引用了梅尧臣的《书哀》、徐积的《哭张六》和教师模仿徐积的诗,形成了三个模块的重要结点,这也是PPT课件设计的经验所得。
观点3、PPT课件并非只有线性流程:随着对课件研究的深入,我开发了多种交互性课件,用按钮链接的方式让课堂教学的横向展开也随心所欲。
PPT不单纯是一种媒体工具,它与阅读思维互为影响,实质上参与了学科的思维建设。
PPT帮助自已把教学从芜杂走向精要。
成果展示:
1、
感动与倾诉——《哭亡女苏菲》教学实录1.pdf
(83.58 KB, 下载次数: 80)
2、
听《哭亡女苏菲》有感1.pdf
(130.55 KB, 下载次数: 69)
只是我在网络上并没有找到孙教师这节上课的教学课件,有一点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