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1-3-18 14:42
标题: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
一、当前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协作与发展;探索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实践“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给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化摆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划纲要》还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这也为我国今后十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确定了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作以《规划纲要》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信息化如何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服务和保障为重点,在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决策性的宏观研究,加强区域性教育信息化推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教育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实效研究,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升教育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服务性作用。
二、指导思想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布局下,以增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均衡为发展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三、基本思路
(五)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从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中寻求规划的着力点,从教育与其他领域关系中找准工作结合点,以服务教育部全局工作为重点,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关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前沿理论和成果,统筹规划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六)突出重点,协作攻关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以满足学前教育、小学和中学(包括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要求为重点,兼顾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整体发展需求,围绕国家和社会真正关心的问题,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对面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实践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开展协作攻关研究。
(七)持续发展,不断深入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要切实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注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应用研究,更要鼓励优秀课题更好地持续、深入地开展,使得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研究和新一轮的课题研究实现良性的循环,真正发挥课题研究对于教育改革的服务功能。
(八)规范方法,提高质量
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科研素质,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和评价方法,以优秀的科研项目培育优秀的科研队伍。提倡课题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鼓励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以方法创新谋取成果创新,以方法严谨性保障成果的有效性。
(九)广泛合作,和谐发展
充分调动和发挥高等院校专家、学校教师、电教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积极作用,形成“广泛参与、紧密合作、和谐发展、各方受益”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机制,构建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和谐发展环境。
四、主要目标
(十)紧密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关注国际教育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中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重大问题,为国家和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十一)围绕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区域间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十二)总结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应用的经验和规律,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用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十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联合高校、企业等不同力量,共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创新,促进高素质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五、基本任务
(十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加强国际视野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等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强统筹协调,重点做好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数据调查和分析研究,为国家和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十五)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服务
开展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研究,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服务。
(十六)为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服务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研究,大力开展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协作推进发展研究,重点做好整体推进信息化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和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促进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十七)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服务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建设、环境构建、资源建设、应用实践等方面研究。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重点,做好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解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有新的突破;重视教育信息技术优秀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促进素质教育的服务。
(十八)探索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发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的整体优势和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学科教学骨干教师的优势,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创新性、实用性和影响力,构建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结构体系和支撑机制。
六、重点内容
(十九)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战略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与终身学习社会构建研究。
(二十)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支持服务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研究;教育基础信息库建设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有效运营研究;信息化人才建设研究;教育信息化与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研究。
(二十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
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研究;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特色发展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协作研究。
(二十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标准与评价研究;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民族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研究;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二十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继续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的教与学的实践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实践研究;开展新技术条件下的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多维互动式学习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育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研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农村地区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十四)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继续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研究;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二十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研究
继续开展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作用和品德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二十六)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
继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评价研究,开展“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开展数字化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学校机制建设与发展研究。
(二十七)高新教育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
开展自主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教学网络建设与应用研究;新一代互联网和传感物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高新信息技术产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绩效和实证推广研究,推进新技术开发和在教育教学中整合应用研究。(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