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旁听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培训研讨会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0-10-14 14:09
标题: 旁听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培训研讨会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f52460100lsc1.html

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培训研讨会于10月10日~12日在暨南大学科学馆举行。中心的3位访问学者、三年级先兰师姐和我们二年级的3位同学共7位一同前行。
感谢赵海霞师姐的帮助,不然像我们这些会议旁听者,无缘入会呢。
该会议上午的流程是这样的,开幕式由暨大的校长致辞,北大的汪琼教授介绍了该会议的主办方即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对该会议的安排;完毕之后就是专家的报告,分别是
(1)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韩国大学教学中心主任DooBong Han ph.D做关于《Cultivating Teaching Excellence and EffectiveLearning at KoreaUniversity(韩国国立大学如何培育卓越教学和高效学习)》
(3)微软技术部经理周轶介绍教育云服务Microsoftlive。下午也安排了很多报告,不过我只是听了余胜泉教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及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启示》。
因为早上太早起了,又一路急匆匆赶去暨大,祝老师在解读纲要时,我基本没听清楚,知道他从宏观的角度,以较广泛的视野,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包括幼教的不足、中小学教育出现的教育不公平以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困难等之类;不过我觉得祝老师似乎可以从与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相关的教育信息化方面多加解读会更好。我自己查阅了纲要,了解到纲要 第十九章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括以下三点分别是
(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3)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国家的发展纲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化这三方面加以强调,一方面足以说明这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以重视其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这为教育技术专业的我们以后的就业多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保障,不过事在人为,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个人的努力才行啊。
韩国国立大学教学中心主任对其中心的项目即如何培育卓越教学和高效学习作了全面的阐述。大体上表达这样的意思,该教学中心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中心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尤其是英语的演讲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目的是培养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更为了与学术接轨,基本都要求全英教学,并且还要求教师多参加国际会议,与国际知名人士交流,因此用英语做国际会议报告也是其培训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discussion& conference & academic essay wring等途径来实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该中心投入巨资,一年国家教育部就投入100万美金用于教学,包括聘请国际知名专家为教学开设网络课程,包括组建教学团队开发教材和改进课程、奖励学生等等。他们做的比较好的是,学生做教学assistance,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尤其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的OCW(opencourseware)也是做的很出色。由08年10年课件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这与中心给予经费奖励教授贡献课程也有很大关系的,呵呵,看来,有好的ideas,还得有殷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才行啊。
微软的周经理介绍了教育云服务,他说微软开发的产品基本是面向企业,并收费的,唯一免费的是面向教育的,其中云服务是其中之一。他介绍该服务有以下三个功能,即    StudentEmail + Calendar & Collaboration Tools&Communication Tools,Email与Microsoft OutlookLive挂钩,提供10GB的容量;而协作工具,提供25GB的在线免费空间给学生存储、共享和编辑文档;交流工具,不仅仅是对话,更多的是提供了交流的在线社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促进更多的深度交流。
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office的一些新的功能,如互动课堂以及嵌入教学公式等。
对了,他还展示了视频,是关于网络课室的,学生每人都人手一部电脑,向教师发送即时电子信息,自由提问,而教师通过一名assistance将问题收集,统一解决,达到快捷和即时的目的。然而,我觉得视频介绍的,有点趋于理想,并且在课堂上,学生每人都用计算机,那么还用不用言语表达了,还用不用团队协作,还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呢?我觉得,网络教学有其优势,但它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面授教学,毕竟教师的肢体语言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作用还是计算机无法智能到可以替代人的。你觉得呢?

下午,余胜泉教授报告《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及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启示》,第一次听他的讲座,被其激情和新颖的观点所吸引。其启示方面,他分别从技术、学习以及新时代呼唤新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对于技术,他表达超于技术工具观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当今的人机结合的新人类,如数字土著以及分布式认识等论据加以阐释,另外他还引经据典,比如引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技术"座架"[1]看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等等。
听罢这次会议的几个报告,我的感受如下:
第一、        为何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培训研讨会如此重要的会议,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却没有一位专家学者参与呢?其具体原因何在?
第二、        作为全国性的会议,为何与会人员仅有100余位,这与09年在北京开的类似的会议到达的300多位相差如此巨大?是因为亚运会住房问题吗?还是其它原因呢?
第三、        据之前参加中国教育3人行以及现在这次全国会议的经验,我感觉基本上是专家的报告会,与参会人员的交流很少,所以要达到彼此交流观点会比较困难,是否可以多设圆桌会议促进深度交流,这样也许更能思维碰撞,迸发新的ideas呢?
第四、        国内外多交流,借鉴他人的良好的做法,是促进交流,相互学习的很好渠道;不够,我觉得一项伟大工程的实施都建立在丰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基础上,所以没有物质基础,一切都是困难重重。
第五、        对我个人的知识建构方面,觉得会上专家的言论和观点,是一个冲击,有时间要好好整理,并归类,深度分析,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争取能够有所发现。


[1]座架(Ge-stell)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语词,在海氏那里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的支配和强制;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支配和强制."座架"被视为技术的本质,这对当今人们批判、反思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