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SNS & EDUCATION——与刘清华先生远程交流会议研讨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0-3-7 07:01
标题: SNS & EDUCATION——与刘清华先生远程交流会议研讨报告
SNS & EDUCATION——与刘清华先生远程交流会议研讨报告(1) - [学习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pufangzheng.blogbus.com/logs/60016609.html


从焦老师的会议立意到远程会议正式举行,历时1个多月。20091124,教育技术学2009级研究生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之作者刘清华老师的远程交流会议“SNS & EDUCATION”在会议组织小组同学的努力下,顺利开展并完满结束。
会议上,刘清华老师首先从SNS的概况、SNS的基本功能界面、国内SNS网站、SNS的传播、SNS对教育的帮助五方面系统地介绍了SNS;其次,刘老师就学生会议上提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讨论。这次交流会议不仅使我在宏观上对SNS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引发了我对SNS在教育应用方面的一些思考,同时,也初步体验了远程研讨会议的过程。
(一)
关于SNS的一些认识

1、
什么是SNS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是指基于现实中六度关系理论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关系系统网络形态,即人际关系网络,简单的称作社交网站。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SNS既是一种连接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工具,又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际的一种社会人际形态。(2SNS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连接人际关系的工具,其理论依据是六度关系理论。关于该理论源自两个著名的实验:连锁信件实验和报纸挑战实验。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要认识另一个陌生人,中间通过的人数不用超过6个人。
由上述SNS的定义出发,看SNS的形态,广义上的SNS是指以用户之间频繁交流、分享,实现社交关系建立的平台,如论坛、音乐分享网站、即时通讯、视频分享、博客、手机等,而狭义上的SNS则是指社交网站,如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等等。然而无论是广义上的SNS平台还是狭义上的SNS网站,它们都具有真实、应用、关联以及个性化的特点。
2、
SNS
有什么特点?

关于SNS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用户真实性、人际关联性、媒体应用交互性以及社交环境个性化四方面来理解:1)用户真实性是指SNS社交网络形态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尽管个体的身份可能是虚假的,但它有别于虚拟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它具有可感知的真实性。2)人际关联性是指SNS社交网络形态中人不是独立的,而是人与人相互关联的,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网络扩大状,也正因如此,SNS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甲可以通过乙认识更多的朋友,再通过乙的朋友认识乙的朋友的朋友。3)媒体应用交互性SNS平台的一大重要特点,强大的媒体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的距离感,弥补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些障碍,同时使得用户在社交的过程中有了更多体验。4)社交环境个性化SNS支持每一个用户自主构建自己所喜欢的环境,这种具有个性化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追求独立、自主、标榜个性的心灵需求,因而也更吸引人们参与其中。
3、
网络媒体的发展轨迹是什么?

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SNS的特点,从以内容为王的第一代网络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到以技术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主流媒体——搜索网站,发展到如今以人为核心的第三代网络主流媒体——社区网站,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路径是从信息到技术,再从技术到人的发展轨迹。由此而引发对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和学习的思考,不妨可以沿着这条发展轨迹进行设想,单纯关注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只是浅层次上的运用,技术仅作为呈现信息的工具,而随着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赋予了技术新的功能——帮助学生寻找信息的工具,而如今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支撑人类自主学习、构建新型学习环境的工具和支架。
分析了SNS有这么多特点,那么SNS到底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刘老师从六方面进行了归纳,它们分别为娱乐、智力获取、个人品牌建设、营销、关系维系、找工作。由此可以,SNS已经初步渗透到当代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当前多数SNS平台以娱乐功能为主,例如偷菜、争车位、买卖奴隶等娱乐性游戏,而其他领域的渗透力尚未全面发挥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更好的利用SNS?在教育中如何渗透SNS的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0-3-7 07:02
(一)
关于SNS的研讨

1、
用“革命”一词来形容SNS的影响,是否恰当?

关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一书,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将SNS的产生与发展定性为当今互联网的一场革命,用“革命”一词,实际上SNS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是一项技术,这是否夸大了SNS的实际影响呢?显然,提问的同学对于SNS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质疑。对于这个问题,刘老师认为从互联网发展、web1.0、搜索、博客的出现都是互联网的创新改变,从门户网站到搜索网站是互联网的第二个浪潮,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它确实掀起了互联网的浪潮,所以也是一种革命。SNS掀起互联网的第三波的浪潮,将来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以人、社区为主的网络,同时一定是3G移动网络。以前人们由于带宽等的影响,无法实现这些,现在技术的革新解决了这个问题,带来了变化,所以它必是革命。对于革命一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字性的东西,因为这个变革,也使大家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有意义的。
2、
SNS以娱乐为主的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反庐舍运动的看法?

现在有一部分人对SNS网站的使用争议很大,很多人用来玩偷菜,抢车位、游戏,也有很多上班族来玩,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而由此而引发的反庐舍运动对开心网这类网站的发展有一定的冲击,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其实,网络讨论是一种概念之争,SNS概念虚高了,夸大了它的功能大家对它趋之若鹜。对于玩游戏的确给大家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媒体正积极改变,包括在技术,应用,媒体的利益关系上,希望使他们更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比如现在移动SNS除了娱乐,增加了许多生活内容应用,如炒股,定位等。开心网有很多游戏插件,确实让有些高智正常的人产生很痴迷的和不可思议的行为。今年也有很多人讨论,网络偷菜会不会揭露人们的阴暗面,会否影响正常的工作。对它的负面影响也确实存在,但是他对整个中国的媒体发展有好处,因为这个娱乐的插件推动了SNS媒体浪潮的发展。对于开心网来讲,偷的不是菜,而是生活形态。SNS在中国发展才刚开始,应以宽待的心对待它。对于反庐舍,刘老师认为主要针对视频,盗版等问题突出,版权受影响,使得影视视频受发展受到冲击,没有盈利可言。
3、
SNS在信息传播上的质疑?

我们知道,迈克尔去世这一消息首先是由TWITTER传开的,而不是由传统的网站发布信息,是否这意味着传统网站只有走SNS这条道路而是唯一的出路吗?但是相对于博客、门户网站的内容,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对于SNS网站上的内容,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找到,从传播面和传播效率来讲,blog更广泛、更便捷,SNS社交网站的这种传播方式是不是变窄了呢?而SNS可以看作一种人际传播,它有大众传播的特点吗?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刘老师认为Twitter的作用确实很大,Michael去世的消息不到一小时就传开,这对于媒体来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每个媒体定位不同,有不同的功能,它对这个不会有影响。然而这些媒体并不会消失,仍然会有人使用它,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可以说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相互竞争,同步存在但不会挤掉其它的媒体,并会促使互联网形态越来越完善。而实际上,相比于传统的门户网站以及博客,SNS的传播面会更大,人际关系更广泛。因为SNS是链式反应,传播面是最大的,通过人认识人,是一种像而blogWeb2.0的,而且SNS是信息分发制,blog是简单的1n的传播方式,SNS传播面更广。只不过是SNS偏向于讨论,blog由于受到SNS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小众。SNS更多的是偏向于人,而blog更偏向于内容。对于品牌建设来讲,SNS互动性更强,传播面广。而对于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差不多,大众也是通过人际传播,也可通过媒体的传播。这两个都会有很好的效果,不会有太多的不同。
4、
教育游戏与游戏化学习的对话?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焦老师提出的,焦老师谈到,教育游戏和游戏化学习是一种理性的概念,但是这面临很大的困难,游戏的唯乐性和教育的目的性结合时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失去教育的目标性,一种是失去游戏的娱乐性,将两者很好的拿捏,是很困难的。但这值得关注,值得尝试。刘老师在这方面则有比较务实的见解,他认为教育化游戏对于在线教育只能满足一部分需求,不能解决全部,很难说SNS对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教育游戏采用的可能更多的可能是老师与学生现场的交流。对于互联网,缺少一种人才,在了解师资教育的技术人员是很缺少的,学校的计算机老师的技术不是很强,不能开发很好的与技术结合的插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游戏的发展,尽管游戏化教学理念已经广为传播并大量研究已证明其实效性。
而对于焦老师更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问题,游戏和我们教育的目的性怎样有个更好的结合,如SNSSecond life在教育中的应用。刘老师认为,对于这一方面应该有初级的尝试,主要是针对幼儿的比较多。但其他的开发比较难,很难用游戏来表现和延伸,非常不现实。摩尔庄园插件,针对卡通人物做的一个网站,有很多的虚拟的环境,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发展有帮助。在这方面对幼儿的应用比较容易,而针对大学生的应用开发比较难,但总的来说,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的是学习和对自己的品牌的打造,以便将来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话,目前主要是意识方面的,搜索时当意识是针对于学习时,则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其它方面学生应用blog,微博等打造自己的品牌,对于wiki更多的是知识的获取,对于百度更多的了解许多自己不知道的许多知识。大家更需要熟悉网络,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也许更有帮助。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0-3-7 07:04
(一)
关于SNS教育应用的一些思考
1、
SNS
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教育传播上的应用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教育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教师、学生、媒体、信息四大基本要素。因此,在思考SNS的教育应用时,我们不得不探究清楚SNS社交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方式。而结合自身的认识,我认为SNS教育应用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属于网络教育的一种,尽管它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在网络教育中,教育传播依然包括上述教师、学生、媒体、信息四大基本要素,然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从教师到学生的“自上而下”的路径,而是从教师到学生,也可以是从学生到教师的双向互动的传播路径,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师有时候必须向学生学习。而在SNS中,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人际口碑的传播,这种人传人的传播方式是一种链式传播,具有信息分发制的特点,而隐藏于该传播方式背后的的是一种事件、文化现象所形成的环境威力,如模仿理论、杠杆效应、人脉思想等监控力量控制着SNS中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力。当前SNS的传播手段其实跟wbe2.0环境下的传播手段相似,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传播,如直接呈现信息的“硬性传播”、产品置入的“软性传播”、结合线下活动的“线上线下传播”以及病毒等“隐形传播”。从这四种传播手段来看,目前,SNS的网站的应用尚未全面发挥SNS人际链式传播的真正魅力。在理解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的内涵的基础上,再来思考SNS的教育应用将会更有方向感和针对性。
2、
SNS
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之间经常在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薛焕玉,2007)。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在数字化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空间、资源能够得到很大程度地弹性伸展。网络学习共同体借助自身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重用,变革了学习和协作的方式,从而真正提高了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效果(胡小勇,2009)。SNS作为服务于人际交往的社交网络平台,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依托SNS平台的支撑,利用SNS的群组功能,使得拥有共同学习兴趣和爱好的人或者是同一领域的研究者可以在相应的社区中交流、分享,共同学习,形成学习圈子,促进知识和观念的流通和建构。
3、
SNS
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逐渐渗透,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尤其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建设质量低下、分布存储散乱、难以整合和共享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步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解决当前实用教育资源匮乏、避免重复建设的必然出路。然而,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应该怎么整合和共享?从教育资源研究领域看,一站式资源门户网站建设已经在英美等国家得到了有效应用,而我国一站式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的建设也正在探索之中,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依然面临着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SNS作为以社区和人为核心的网络平台,相比于第二代网络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具有更为强大的交互和传播能力,那么SNS是否也可以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呢?比如利用SNS平台所形成的社区,建立明确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促进社区内的人积极主动的交流信息、交换资源。诚然,关于SNS网站中的版权以及个人隐私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难题,这也是利用SNS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4、
SNS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游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某个角度来讲,当前多数学科课堂教学中都存在死板教条、了然无趣的问题,不仅学生听得无聊,教师讲得也觉得无趣。如何在有效传递教学内容的同时兼顾课堂的趣味性是每一位教师都比较困惑的问题。而当前,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游戏化教学便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很多研究者正在聚焦教育游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那么SNS的娱乐性是否能被正确引进课堂呢?如焦老师提出的问题一样,是否可以抓住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SNS的娱乐性,融入有效的教育教学内容,综合年龄、性别、年级、爱好等学习者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发不同的交际性、交互性教育游戏,从而寓教于乐,帮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
总结
严格来说,这次交流会议并不能看做是一次研讨会议,毕竟是借助“音频”而开展的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会议,没有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更为直接的效果,难免有点儿“听广播”之嫌,但是,从刘老师演讲的内容以及下半场时间的问答交流来看,整个会议所谈及的内容也非常充实的,对于我们每一位研究生新生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也有很多收获。而关于SNS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想必也将成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显然,这次会议在我们未来在SNS教育应用上的研究起到了启发和引领性的作用。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