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xiuli’blog » SocialLearn课程学习心得(尹莲 研)
[打印本页]
作者:
zhguoq
时间:
2007-12-29 15:39
标题:
xiuli’blog » SocialLearn课程学习心得(尹莲 研)
转载自:
http://sociallearnlab.org/blog/?p=161
以下文字是教育社会学专业的
尹莲
同学的分享。不同同学的心得分享,原先都是发布在课程论坛的“学习心得”主题贴下的,我是从那里拷贝的。尹莲的分享,给我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寒假中再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思考和整理。感谢尹莲同学的分享。
******
我看了大家的心得,确实有惭愧的感觉,似乎自己还是一个门外汉,写的心得那么幼稚,请各位见谅和包涵,或许是专业和兴趣的原因吧,这个学期也确实缺了好多次课,但这不应该成为理由,我想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毅力是最重要的吧。谢谢庄老师热情的鼓励,也谢谢各位同学的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之前写的一点心得。
也许是专业原因,也许是个人偏好原因,内心里是排斥”网络”这两个字的,因为这两个字容易让我想起编程,想起一堆代码,想起一堆枯燥的数据和理性的分析。这种偏狭的认识让我几乎失去了选此公选课的兴趣。一次转机,改变了我的态度。因为我从同学那获知了课程的内容——网络工具的学习使用,似乎这个是我感兴趣的,便试着听了一次庄老师的课。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掌握无疑成了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没有信息,你便会落后,会封闭,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掌握信息。而信息的掌握,首先必然是获取的途径,可以说,途径直接导致了你获取信息的便利与否,信息的新旧,信息效度的高低,拥有好的途径,也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是获知,尔后是参与使用。这种对信息的最终接纳和认可并参与的过程,一如广告的最终发挥作用。最初我们并没有任何对产品的需求,因为我们不知道有这样那样的产品,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原来可以这样那样,但是当广告出现时,我们知道有这样那样商品的存在,某一天,我们忽然发现,似乎我们需要它们,于是我们开始了解和关注,当我们迈开尝试的第一步时,我们对它们形成一种印象和评价,印象和评价决定了我们是否继续使用。当我们有了成功的体验时,我们会尝试第二类广告,第三、第四,甚至更多,于是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多,然后我们自己开始创造需求,甚至,产品。直至我们习惯这样一个被广告包绕的生活环境!同理,网络信息和工具的使用也是这样,改变从一点点开始,从获取工具信息开始。
对我而言,WEB2.0课程的最大收获便是掌握了很多新的信息获取渠道及信息使用工具,如:WIKI,好看簿,抓虾,RSS,del.ici.ous,思维概念导图,Gmail,Gtalk,Skype,Youtube等等。在课程学完后,似乎一夜间,我脱胎换骨了,传统的网络使用方式正渐渐被这些新的工具代使用替。此前,我一直认为这些工具会很耽误时间,也没有时间真正使用,可是使用了第一次、第二次后便开始逐渐知道其便利及给我的个人学习管理带来的便捷。而事实上,使用方法都那么简单,与传统的网络使用毫无二致,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来学习,相反,它们带给我更多学习的快乐和生机,因为你随时可以获取更多新鲜的血液。
寻找资料时,我可以参考WIKI,我能找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外文资料,弥补文献资料中的缺陷和不足;同为Blog,好看簿的图片传输和编辑功能更强,于是我的新浪Blog纯粹成了个人文集;抓虾RSS订阅功能让我可以随时了解朋友和我关注的网站动态;网络书签del.icio.us自不待言,当我为电脑内存不够和处理速度慢、以及乱七八糟的收藏夹里的页面烦恼时,我开始尝试使用书签工具,虽然刚开始的工作是艰辛麻烦的,但再也不用担心这些收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用担心这些收藏页面的丢失和不便移动,书签工具就是一个最好的网络硬盘;虽然还未使用思维概念导图,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也会成为我学习的有力工具。与传统邮箱相比,Gmail的最大优点是具有邮件通讯过程中会话主题的自动聚类功能,无需在需要了解对话时,辛苦地翻阅查找以往不同时间的会话邮件记录,为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方便;Skype更适合网络会议的进行,其本身的语音设置效果远好于平素使用的QQ语音效果,在交友功能上,则与普通的聊天软件没有什么差异;以前也有听说Youtube 和Tudou,只是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会大受欢迎,因为信息更新快,在线视频速度通畅。
可见,工具的改变导致了思维方式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环扣一环,而所有的改变,仅仅开始于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改变就会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惊喜!
学习并掌握网络工具其实很简单,真正难的是网络参与并分享。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有时,我会想当然认为网络工具的学习很简单,并不需要交流分享。因为所有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大同小异,都需要自己摸索和试探,而这根本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情,正如QQ、MSN、Photoshop,Blog,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安装或注册,依据软件向导,最终完成安装或注册程序,成为使用用户,当你想使用某种工具时,所有的功能都在那,你只需尝试,而这种尝试,老师的教授和引导是有限的,重要的是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也正是这种心理,我不会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或者分享自己喜欢的软件、工具,交流和分享。对于网络工具学习的交流分享,与其理解为不愿意,倒不如理解为分享交流的方式不同,一是网络参与意识不够,二是思维方式不同。或许我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的分享,或许习惯了Blog的交流分享,更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也或许我们的分享和交流更限于相关的论坛和主题。另外,个人主观态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懒,不愿动笔写下来,或者并非不是软件工具使用的参与者,因而缺少对软件工具推广的责任感和热情。
总而言之,工具只是工具,改变从一点点的尝试开始,思维会随着WEB2.0而变!
感谢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诸多很好的学习工具,提供了诸多接受更多网络信息的平台和讲座,也很感谢一同参与学习的同学们持续的热情和无私的交流分享,让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及踏实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再次谢谢庄老师和各位同学!
作者:
zhguoq
时间:
2007-12-29 15:41
标题:
xiuli’blog » SocialLearn课程学习心得(李利娟 研)
以下文字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李利娟同学的学习分享,感谢李利娟的分享。李利娟是在这学期上课之初才有了自己的电脑,用于学习。
******
眼看一学期过去了,我们的网络社会学习课也基本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前行,总结与回顾是必要的。回顾这半年的学习,现在写下总结。我主要学习了一些社会学习软件工具,有Haokanbu, Del.icio.us, Zhuaxia, GoogleReader等。随着老师的脚步,我基本上能操作各种工具,但用其构建学习网络,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过这毕竟为后续学习打下一些的基础,还算没白学。下面谈一下我的感受:
这些社会学习工具都挺好的。其中,对美味书签和RSS订阅印象最为深刻,对GoogleGroup论坛最为熟悉,使用频率最高。对Haokanbu 最为喜爱。了解和熟悉他们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用它们来构建PLE,促进自己的终身学习。我对PLE的理解是自己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学习和传播学习成果的行动。
以前的学会学习多侧重于个人自学,PLE出现使群体互助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扩散和更新,比之以前,它将产生更多的知识成果。它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运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它会不断更新和上升发展,没有止境。每一个只要接触WEB2.0人,不管其有意识,没意识,其实他已经开始了PLE的构建。当然,它的构建是需要基础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在我们没有学会工具之前,就没有PLE。其实,学习工具本身就是一种PLE的构建过程,不过就只是开个头罢了。
我现在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我并没有找到固定的群组和联系人,但是已经知道了一些,知道要去哪里寻找帮助。当然,这是针对E-learning,而且这得归功于老师,不过我已经有了经验,可以在经验更丰富之后去迁移。那么我是怎样取得一些经验呢?
首先,我注册了课程学习的GoogleGroup论坛的帐户,那是我们网络社会学习的基地,我可以在上面请教。如果不是功利心太强和生活散漫无规律,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在这上面我们不仅有助于我学习我想学的东西,也有助于我拓展学习。我一注意到帖子上出现的陌生词汇,就开始搜索这是什么,怎么用,这样我就知道了也慢慢会使用这种新的工具,个人知识就增长了一些。下次可能别人与我交流它时,我就有话可说了。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帮助别人。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交流与成长,慢慢工具也越学越多。
其次,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开始了资料的收集工作,学习离不开资料,这一步至关重要。我利用社会书签收集了许多自己专业领域的资料,注意到了那些专业领域的任务,可惜我不知道怎样与他们取得联系,也不知道与哪些人交谈,因为我一般不爱看Comments,这使我还是觉得自己在自学而已,以后要在搜索到东西后,看看作者以及相关的评论,这样才能实现互动。
最后,就是用阅读器进行订阅。知识每天都在新旧交替中,如何迅速得到新知识,就需要订阅。订阅使我最快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对于知识的增长是非常有力的。不过,因为我没有强烈的使用意识,没怎么用。
好看簿虽然我印象最深,但我的理解偏差和被动式使我不看好它,结果在我们老师介绍了傅老师、吴老师和汤老师的实例之后,才明白它原来有如此大的使用天地。看来,每一种工具都有许多不同的使用方式,看你怎么使用和思考它了。
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
第一, 制定一个好的E-learning学习计划。争取每天都有Sociallearn工具的学习和使用经历。
第二, 及时在论坛上或其他平台上请教别人和与别人交流。
第三, 把重点放在书签、论坛和阅读器上。我觉得这三样是必不可少的。我没时间关注其它的,所以只有以此为重点。
第四, 上网时用GoogleNotebook随时做记录和思考。
最后,说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 一定要动手,并且是亲自多次动手,否则你对它没有印象,也不会体会到它的优越性,因为传统思维惯性使得我们不可能自动产生WEB2.0的思维习惯意识,不去动手,不可能建立这个意识。因此,不动手将不利于我们未来的学习。
第二, 一定要思考,不要满足,不要当画匠。工具操作学起来很简单,但是用乎之妙,存于一心。不思考,最多就是个操作手,WEB2.0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你的学习与传统也没什么区别,WEB2.0对你的意义不大。此外,只有思考才能产生问题,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你去深入认识工具。这样WEB2.0的效用才能被你开发出来。
第三, 生活与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性,WEB2.0本与学习不冲突,但由于我们不熟悉,初期将会有大量时间花在熟悉与操作上。如果不做好计划,加之课业也重,就可能没有实践时间或表现出实践不足,那样你的速度与耐心将会慢慢消失。所以,这个需要注意。
http://sociallearnlab.org/blog/?p=159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