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为什么我认为微课不是视频——抠图“微课”案例改编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6-1-1 13:57
标题: 为什么我认为微课不是视频——抠图“微课”案例改编
首先感谢山东招远一中姜晓芳老师,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她的这个“PPT抠图”微课比赛作品,并以此案例说明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根据经验,不需要特别去研究,会得出这样一种共同认识:信息呈现与表达有多种方式,文字有文字的优势,图片有图片有特点,视频也只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既然如此,在一定的情境下,选择适合的信息呈现和表达方式才是合理的,但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微课的主要形式是视频呢?抛开有一些人会说微课还包括一些任务单、测试练习评价等其它配套(辅助)资料外,那么视频真的适合所有教学内容呈现吗?真的适合所有学习者自主进行学习吗?
这是原视频方式:
http://www.tudou.com/v/UMo3U__NuS8/&rpid=4408972&resourceId=4408972_04_05_99/v.swf
这样的视频加上任务单,加上测评,就是微课吗?就是微课程吗?这样的内容全部适合用视频来介绍吗?学生自学时用这样的视频适合吗?学生用这样的视频内容方便吗?
看完这视频我的感觉是教师对“知识点”(设置图像背景透明,删除图像背景色也就是抠图)有很好的把握,也选择了比较好的演示实例来介绍这个知识点,但我同时也认为这其中很多内容实际无需用视频形式来介绍,最主要的是这种视频(微课)的通用性有很多局限,老师又这这种形式折腾去多少精力,这位老师以后会不断地来修改她的视频来提升内容(质量)吗?
如果采用下面的方式来介绍这样的知识点呢?用这种图文视频混排的方式会比全部用视频差吗?制作起来会比制作视频更难吗?后期内容编辑会比视频更麻烦吗?
修改为图文视频混编模式。(为学生利用教材自学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性材料)
一、为什么在使用图像素材时要删除图像背景。

使用图像素材时,如果图像素材的背景和幻灯片的背景不一致,会显得图像与背景不协调,影响图像的显示效果,比如下图,右侧视频效果明显要好于左侧。
(, 下载次数: 6)
二、删除图像背景的两种方法。
在PPT中插入图像后,可以通过删除图像背景(设置图像透明色)实现去除图像背景,但在不同PPT版本中,实现方法不同,请看下面PPT2003和2010中的解说方法。
1、在PPT2003中删除图像背景
插入图像,后在图像上右键单击,选择图像工具。
(, 下载次数: 5)

利用图像工具中的设置图像透明色工具
(, 下载次数: 10)

也可以参考操作视频过程:
http://www.tudou.com/v/p9i_8Zec3j0/&rpid=4408972&resourceId=4408972_04_05_99/v.swf

2、在PPT2010中删除图像背景
在2010中插入图像后,选择图像,单击格式,选择删除背景:
(, 下载次数: 12)

删除背景可以通过+-工具调整删除和保留的范围。
(, 下载次数: 6)

具体操作视频请参考:
http://www.tudou.com/v/zOlab0Eokgs/&rpid=4408972&resourceId=4408972_04_05_99/v.swf
个人认为视频无法解决的局限:
一、自主选择内容的局限
很多人常以视频看不懂学习者可以反复看,可以暂停,可以跳着看做为一优点介绍,但任何学习材料都可以实现这种所谓的“自定步调”,不知道说这视频这种优点的时候,是否了解文字、图片、声音都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呢,甚至比视频选择更灵活。(视频的跳转与选择会比可以任意设置链接的图文更方便吗,比如本案例中学习者只关心2010中抠图的方法,但他就无法直接跳转到相应的自己需要的内容上去,而使用图片或文字,直接可以设置链接让学习者选择:PPT2003抠图方法 PPT2010抠图方法
二、视频内容编辑的局限
相比文字、图片,视频内容一但完成制作,很难进行编辑修改,一个PPT课件,老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修改,但生成视频后要修改起来则麻烦很多,现在很多微课资源在制作上很少考虑到资源有通用性(比如加入太多比赛组织方信息、教师个人信息、教师自己设计的特定导入方法等等),就不说修改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了。同样以此案例,从通用性角度上,我认为微课的微还可以细分(细分也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视频内容难以编辑的难题),将抠图知识点分为2003抠图和2010抠图,去除比赛方信息和教师个人信息,但很多人是不愿意这样做,比赛组织方也不乐意这样去做的。
三、视频内容的交互性
因为本身还没有找到简单易用的能够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暂时无法展开说明,H5课件还远不成熟和通用,SWF能解决交互,但却被移动互联网抛弃了!)
不过谈到这里,我们还有必要折腾什么视频吗?只要再仔细想想微课到底微在哪里,我们要怎么用微课,怎么做微课,或者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去翻转,到底想翻转什么,会有另一番解读,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我们所见到的那样不堪,并非我们一谈现在学校就是应试教育,并非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就无法养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并非课堂里的讲解内容就是低层次的目标.....所有的方法、工具、模式都只是方法、工具和模式,起作用的的关键在教师自己。

作者: 曹殿波    时间: 2016-1-1 17:18
赞同。我的观点就是把微课界定在学习资源上,这种学习资源是适合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学习为主要特征。至于用什么形式来呈现,随机应变。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