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墙中洞实验对信息技术及其它学科学习带来的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9-9-13 10:40
标题: 墙中洞实验对信息技术及其它学科学习带来的启示
墙中洞实验对信息技术及其它学科学习带来的启示。
实验研究者:https://www.ted.com/speakers/sugata_mitra
演讲视频1:https://www.ted.com/talks/sugata_mitra_the_child_driven_education
演示视频2:https://www.ted.com/talks/sugata_mitra_build_a_school_in_the_cloud
(, 下载次数: 78)
(, 下载次数: 88)
(, 下载次数: 97)
(, 下载次数: 92)
(, 下载次数: 86)
实验条件:
1. 电脑必须放置在公共的、露天的、安全的场所。孩子们,经常包括父母,在封闭的环境会感到忧虑,把电脑放进室内甚至学校,很容易和军营、控制、学习和其它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把计算机放置在操场却是一个理想的方案。
2. 不同程度的孩子分成一个小组。小组学习是建构主义就开始强调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互相学习的效率比自我约束高得多。
3. 不能有成年人介入指导。成年人不允许使用电脑亭,电脑亭被远程监控以保证正确使用。
4. PC和互联网的性能和连接必须可靠。
“我在想,这个试验如果放在中国,还必须设置自动还原,要不肯定会对一堆类似2345、360之类的软件卡死”
实验结果:
在印度贫困的地区街面上的墙上放置打开电脑窗口的窗户并装上可以使用互联网的电脑然后离开。实验发现,对于一群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13岁的孩子,似乎不需要去教电脑,他们会自己学会,而学会使用电脑,似乎和以下个体差异没有关系。教育背景、英语和其它语言的能力、社会经济水平、种族和区域、性别、遗传背景、智力。通过实验发现,根本不用教,农村的孩子能够完成电脑操作以下的基本功能:所有的操作功能、画图、下载和存放文件、玩游戏、运行教育和其它的程序、播放音乐视频和图像、浏览互联网、建立邮件帐号、收发邮件、处理简单的故障(比如喇叭不响)、下载和播放流媒体、下载游戏。
通过实验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贫困孩子通过街边的电脑学习,普遍出现了以下情况:1. 上课、出勤和考试成绩,尤其是电脑相关的成绩大幅度得到提高;
2. 英语词汇和应用得到大幅度提高;
3. 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4. 自我管理和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
实验启示:
“我发现了一个自组织的系统,教育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而学习成果是一个显性的结果,也许建构主义应该改写。”这些自组织是这样完成的:1. 一些时候一个孩子发现一点点计算机已有的功能,他会向其他孩子显摆,另外一些时候一个孩子偶然打开一个人机界面,其他观看者,偶然的发现就会被开发出来。例如,当他们发现光标变为手的形状在一定在屏幕上的地方。
2. 第一个发现这样的孩子,会让其他孩子重复这样做以验证;
3. 在验证的过程中,一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会发现一些偶发的或者附带的发现;
4. 所有的孩子重复所有的发现,获得更多的发现并建立一个词汇命名发现;
5. 词汇鼓励他们去概括这些知识;
6. 他们记住整个过程的流程,例如如何打开一个绘画程序以及存放他们。他们做同样的事情直到之中一个人发现更优的方法,互帮互助缩减过程。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教育的本质也许就是解放人原有的内在能力,而传统的学校、教师和课堂,也许需要重新定义。
教育是最好营造出一种鼓励的氛围。他的课堂没有老师只有鼓励别人的老奶奶,给学生和小孩子一台电脑,给他们提出一个引起他们好奇心的问题,他们就会自发的去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生物,学习各种那些可能在十年后才应该学习的东西。
到目前为止,苏伽特·米特拉的实验概括起来,分成以下几种,之所以是实验而不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是因为这些实验已经被苏伽特·米特拉不但重复,很多教育学家也在重复,结果是可信的。
1. 在印度和南非以1999年,初始的街头电脑互联网实验,在非英语地区实验,证明电脑和上网是不需要成年人教的;
2. 在印度语地区进行语言教育,同样没有成年教师的情况下,没有教师的学生学习英语也能够成效显著;
3. 在偏远的非英语地区进行生物学教育,学生自我学习可以掌握生物学知识;在柬卜寨进行数学实验同样的效果;
4. 辅助以外行的常识性鼓励措施,学生的分数能够达到76分,这个分数是专业学习出色的分数了;
5. 在英国进行10到12年级的6道电子学的小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证明学生不仅得到准确的答案,一段时间后,知识掌握更加扎实;
6. 利用英国的老年妇女,建立起印度和英国之间的奶奶云教育平台实验;
7. 在意大利,进行不用翻译的英语和意大利语的沟通学习,学生很快回答勾股定律的准确内容以及数学表示;
为什么说苏伽特·米特拉挑战教育学公理呢?主要有以下考虑:
1.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学习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而苏伽特·米特拉证明,教师是多余的,只要有足够的支架和场景,学生会自组织完成效率一点也不低的学习行为。
2.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要有教室和学习环境,而苏伽特·米特拉恰恰在最贫穷的街边完成没有教室和学校的学习行为;
3. 传统的教育都认为师生的沟通对于学习非常重要,然而苏伽特·米特拉的试验证明,即使语言不通,有足够技术工具,学生有能力完成学习的任务;
4. 传统的教育认为人的学习需要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只有上升至理论,所学习的内容才能具有深度和影响持久,而苏伽特·米特拉的实验表明,至少在10岁左右的孩子中,在经过探讨和学习过程的实践,完全没有理论上升的步骤,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更加持久,理解的深度一点也不差。
“If the World Belongs to Our Children ThenWhy Don't We Just Give It toThem”(如果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那么为什么不仅仅还给他们呢?)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9-9-13 18:06
"墙中洞"试验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米特拉教授进行的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的试验。米特拉在2013年TED大会上展示了该试验的成果——
一群儿童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自我教学和自组织学习。
"墙中洞"试验揭示了学习兴趣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等在自主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该试验启示我们:教育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需要考虑时间的合适性和方式的恰当性,替代教育在"偏远"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
我的困惑:
1、如果有资源就可以学习,为什么儿童在没有任何人教的情况下,可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如电脑、手机,并利用信息技术去做一些事情,但为什么利用传统的资源达不到这种效果,比如图书,可以为学习者提借图书、印刷材料...但却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如果这样,每年给偏远地区提供一些这样的资源是否可行...
2、现在幼儿在不经教学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会使用手机看图、听歌...等操作,成人很多在网上购物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指导(淘宝网站绝对比教育技术论坛要复杂,但为什么觉得在教育技术论坛上找一些资料很难??在淘宝时却觉得很容易)...这种学习和正式的学习差别在什么地方?
3、在国内如果有任何可远的,你觉得不是用来打游戏、看短视频....
——————
一些赞同的做法:
对于信息技术设备,不要锁在机房里,开放给别人用...在墙壁中的电脑价值,远远大于锁在机房中的计算机,设备损坏了怎么办,遗失了怎么办?又很难解决。
对学生的鼓励方式
最优秀的教师并不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