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乔晓春: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zhguoq
时间:
2014-9-14 21:11
标题:
乔晓春: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乔晓春: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e7a6d0102v0j7.html
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估计在2020年前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由于国家重视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社会科学的状况则令人担忧,我们与国外(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距离不仅没有缩小,似乎距离越来越大。都说社会科学重要,甚至比自然科学还要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政府决策,它会影响国家发展的走向,而且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巨大;同时很多年轻人在大学学习社会科学,未来将利用所学的社会科学知识为国家服务。如果这个学科有问题,不仅影响国家的发展,也影响年轻人的发展和前途。为此,在这里我想占用您一点时间,谈谈中国社会科学的不科学问题,以及它所带来的后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实际上,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很多奇怪现象,让人无法理解。比如,在社会科学领域,专业的转换或跨越很容易实现;一个人可以不经过规范的专业训练而转换到不同的学科,也有人同时可以跨越多个领域,不仅懂政治,也懂经济学和社会学。我曾多次碰到非某一学科的人在这个学科的学术会议上大谈这个学科的问题,并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赏;也曾在书店看到非某一学科的人出版的关于这个学科问题的研究专著,而一些本学科的大专家还要为这本专著写评论。这就不得不让人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受过本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做得很好的话,学生干嘛还要学这个专业?而且要从本科学到硕士,再到博士才能毕业。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这一学科并没有实质性内容、没有很强的专业成分、更不具备科学的方法。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领域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学习生物学的人很难再转去做天体物理学研究。能够作为一个科学学科存在的基本条件是:那些没有受过此学科专业训练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到这个学科;如果可以进入的话,就说明这不是一个可以作为科学领域的专业学科,学生也不需要在这里再浪费时间了。中国有些高产的社会科学学者,一年能发表几十篇论文,甚至上百篇文章;而国外最高产的学者,一年最多也就发表2-3篇论文。难道中国学者就比国外学者更聪明、更有水平吗?不是的。因为这些学者不需要看前人的研究,也不需要收集数据,更不需要构建模型去证明自己的结论,而是关在房间里凭自己的感觉、想象和理解,依靠“哲学”的思辨推理,得出自己“认为”的结论。然而,一个规范的研究,通常要围绕某个问题阅读数百篇论文和著作,要通过调查收集实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建模、运算和分析,再由此得出结论,最后写出论文。这一过程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2007年我在某著名高校做一个学术讲座,讲座之前该校一位年轻教师跟我谈了他的困惑和无奈。他大学本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后来在美国读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回国后到了这所大学相应的系任教;因为他在美国接受的教育,习惯于用规范的方式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论文,所以写论文所用的时间就比较长,一年只能完成2-3篇学术论文;而从中国毕业并与他同时进入该系的同事,每年可以发表数十余篇文章,这些老师的职称很快得到晋升。与这些老师比,他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少,也很难晋升职称,所以他很苦恼。他说,他也可以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去写那些不科学的文章去发表,但他知道那不是科学,他不愿意放弃科学的研究。他不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办。他说:如果我再坚持两年,还是这个局面的话,我就只好回美国了。最后的结果是,两年后他真的就回了美国。在中国的社会科学领域,人们还可以发现,同一研究内容的不同文章,很多结论往往都是重复的,即使有些个别结论是不同的,也不是通过证明,而是通过“感觉”得到的。从而导致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尽管发表论文的数量很多,但新贡献却很少。正常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有新的贡献,而且是经过证明的新贡献、新结论,不允许重复以往别人曾经证明过的结论,这样每一篇论文都是学术大厦上增加的一块新砖,最终使大厦越堆越高。而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尽管数量很多,但凭借想象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重复的,可以说我们的学术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让人感到十分费解的问题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包括社会科学家经常强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理论上说,社会科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有截然的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过分强调二者的不同,就让人十分不理解,似乎社会科学家更乐于把自己做的工作跟“科学”分开。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解释经验现象的系统性方法。“经验”意味着可观测和可测量;现象就是事实,是真实存在之事情。很明显,科学的标志是方法,科学所解释的对象是经验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科学的特点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方法为手段。那么在社会科学里,事实是什么?手段又是什么?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而在科学领域,客观事实的载体是“数据”(这里指的是广义数据,其中包括经验的文字材料)。手段就是科学的分析方法。科学的特征是,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而不是让研究者自己说话。研究者只是事实的收集、整理、组织、分析者,而不应该是事实的承载者,他本身的经历和感受不能作为一般事实,更不能依此来下结论。然而,在中国很多公开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都是作者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然后用文字把它们叙述出来。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多是思辨性的、或哲学层面的,而不是用数据或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中国式的研究,是不用数据的研究。这类文章,似乎每句话都是结论,缺少的却是能够支持这些结论的证据。一个单纯依靠个人感受而没有科学证据的结论,一定不是科学的结论;科学的结论一定是客观的,而不是研究者凭主观判断、凭个人经历就可以得出的。那么什么是事实呢?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感受和经历,尽管也是客观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只是个体结果,而不能反映一般人(群体)的状态、行为和认识。科学研究所给出的结论应该是能够揭示确定的、一般的或必然规律的,那些不确定的、偶然的事实是不能作为结论的。能够反映事实的数据一定是无偏的、有代表性的、无主观选取或人为操纵的数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他们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从而都依据事实、依据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数据来下结论,属于客观判断,排斥主观判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点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即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而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物,即自然状态下的物资形态。二者作为对象——人和物——是不同的;但是作为科学,它们又是相同的。物尽管是运动的客体,但它属于无思想、无意识、无主观能动作用的客体;而人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她是有思想、有意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体。研究者的人属于主体,但被研究对象的人,则是客体。实际上,很多社会科学家将研究主体和客体混淆,甚至将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他们会认为,我研究的对象是人,而我本人也是人,我是知道人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所以我基于我的判断就可以给客体的人下结论。从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去“思考”,而不是走出去针对客体进行观察、测量或收集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而自然科学家则不同,研究者是主体、研究对象——物,是客体,因为主体不是客体,所以主体不可能知道客体的成分、状况和“感受”,也不可能代替客体去说话,所以只能通过测量和收集客体数据,对客体进行研究。那么从本质上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谁的研究更复杂、更难一些呢?通常人们会认为自然科学更复杂,研究自然科学会更难,并认为自然科学家才更有学问,社会科学家是没什么学问的。实际上,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人有思想、有主观能动作用;同样,影响人行为的因素通常是无穷多个,影响因素之间同时也会相互影响,而且人的行为更具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属于随机现象,所以对人的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才是针对复杂对象、复杂关系的研究。相反,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它没有思想,单纯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其影响因素也是有限的、关系是简单的、确定的。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更复杂、更不确定,导致社会科学研究从本质上应该比自然科学更困难,在规律性的把握上比自然科学更不容易。然而,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而社会科学学者往往不具备把握复杂现象的能力。从而在不具备把握复杂现象的能力时,更容易将复杂现象做简单化处理;既然证明不出来,那就只好“感觉”出来。正如人们常说的,最说不清楚的事情也是最容易说的。从而把原本应该是科学的研究,用不科学的、简单的、直观的方法来处理。得出的结论通常是常识性的、低水平的,而不具任何新意和科学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不科学、不规范,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首先,中国的社会科学与国外的社会科学之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是走“思辨”路线,而国外走的是“实证”路线。两条路径相互隔离,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发展和行进。中国学者读不懂国外的学术论文,因为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几乎每一篇都要用大量的数据和各种数学模型,而中国学者很少有人知道或学过这些模型。相反,外国学者也搞不懂中国的论文,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论文似乎每一句都是结论,而每一个结论都没有证据。由于中国的社会科学家无法与国外的社会科学家进行交流,从而导致中国的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没有自己的位子,也没有地位,更无话语权。其次,社会科学的不科学压制了中国学生的巨大潜能。两个在中国读社会学本科和硕士,后来又去美国读社会学博士的学生,跟我谈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在本科入学后开过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3门数学课,直到他们硕士毕业,所有学过的课程里都没有用到过所学的数学课内容。他们当时也很困惑:既然不用数学为什么还要开设这些数学课?后来他们到美国读博士才发现,几乎每天上的课都大量地用到以前在中国所学的数学内容,这时他们才知道以前所学的数学课非常有用。实际上,美国的研究生课程里绝大多数都属于研究方法类课程,而理论课并不是很多;相反,在中国的社会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真正属于方法的课却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理论”课。我们都说中国学生在中小学打下了非常坚实的数学基础,基本功很扎实,而恰恰中国大学的社会科学专业课不开或很少开设方法课程,导致如此好的数学基础无用武之地,巨大的潜能没有被释放出来。然而,当这些学生到了美国以后,由于大量学习和接触方法类课程,且在数学方面中国的学生远远好于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学生,导致他们的潜能被美国人给挖掘出来,并成为美国社会科学各专业名列前茅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社会科学教育压制住了中国学生在中学时所积聚的巨大潜能。社会科学教育耽误了多少优秀的人才!最后,这种不规范、不科学的研究,带来了大量的无效研究,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绝大多数是没有任何学术贡献的成果,对认识人类世界没有任何作用;而我们的学生每天学的、所阅读的论文和著作,也正是这些垃圾。中国社会科学的不规范、不科学不是哪个学科、哪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体上存在问题。目前急需改变社会科学不科学的局面。然而,整体环境的改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更需要提早解决,需要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系统性推动。年轻人的成长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关键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为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利用好这个条件、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不能把好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的人才,意味着我们没有把好的材料加工成好的产品,我们在浪费我们的优秀资源。为此我们建议,教育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为此应该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和专家组,进行统一指导;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师资培训;制定推广和普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五年规划,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尽快得到普及,将中国社会科学早日引入科学的轨道。总之,中国的社会科学仍然游离在“科学”路径之外,中国社会科学不科学的问题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科学性问题不解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将是无稽之谈。(乔晓春,北京大学教授,2013/6/3)[补充说明]:为了改变社会科学不科学的局面,从2006年开始北京大学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 2007年开始正式列入北大研究生院暑期课程。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暑期班每年都面向全国招生,今年将是第八年(详细内容参见暑期班网站:
www.rmss.net.cn
;暑期班微博:睿思_67108)。到目前为止,参加过暑期班学习的学员累计已经超过1300人次,学员遍及全国所有的省份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我们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和学者来北大学习。资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8ee7a0102uwsg.html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