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评郎格让《终身教育导论》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08-5-2 23:08
标题: 评郎格让《终身教育导论》
朗格让(P·Lengrand,1910—),终身教育的理论家、实践家。1910年12月生于法国加来的康普兰。巴黎大学毕业,后来在大学任教授的同时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领域,尤其协助创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的团体“民众与文化”,并任会长。1948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秘书处任职,并和德利翁(A·Deleon)一道从事于终身教育的组织工作。1965年发表个人研究成果,把终身教育上升到新的教育原理高度。其后,担任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科科长。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这是在国际会议上讨论终身教育的开端。朗格让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通过个人的研究阐明了终身教育思想,并积极从事这一教育思想的宣传工作。由于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论,很快引起各国的重视,不久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Education,1965年),作者配合国际教育年所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5屆全会上,把终身教育作为与国际教育年有关的思想和行为12大主题之一推荐给成员国。中译本,根据1975年伦敦版,1988年由华夏出版社发行,滕星、滕复、王箭译,共150页,11.3万多字。本书除了前言、后记之外,由序论“终身教育探索”;第一篇“尝试性综述”;第二篇“论证与说明”构成。“终身教育探索”谈了终身教育的探索与形成过程。第一篇包括七章:第一章“现代人面临的挑战”、第二章“起作用的各种力量”、第三章“终身教育的意义”、第四章“内容、范畴和目的”、第五章“关于终身教育战略的建议”、第六章“一项共同的事业”、第七章“结论”。主要阐述现代人所面临的挑战、终身教育的推动力、意义、概念、内容、战略等。第二篇包括六章:第一章“与终身教育相关的诸项目标”、第二章“内容和方法”、第三章“一种特殊情况:正规教育”、第四章“着眼于职业管理的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第五章“石头与人”、第六章“同作者的谈话”,主要论证一些命题和阐述前一部分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某些问题。本书阐明的主要观点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现代人所面临的挑战

生存,对所有的人来说意味着一系列的挑战。从本世纪起,一系列新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个人和群体的命运,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复杂和不可理解,并危及到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行为的传统方式”。当今,新的挑战性因素主要有:(1)世界变革的加速;(2)人口的增长;(3)科学技术的发展;(4)政治基础和结构的变化;(5)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6)闲暇时间的增多;(7)人的生活模式与相互联系的危机;(8)肉体与灵魂之间裂缝,以及由此引起的“身体的反抗”;(9)意识形态的危机。在这一系列挑战面前,现代人若不愿处于劣势,那就必需在智力、体力、情感上有所准备。通过这种分析,作者认为终身教育是“合乎逻辑的、有机的发展”。

(二)成人教育与教育改革

崭新的成人教育模式诞生于丹麦的人民学校。“公共教育组织”、“在职教育”或“协作教育的学校”、“大众教育运动和协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脱离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并从这些新型教育中产生了一种新型教育关系。成人教育的计划和活动对教育作出了特殊和直接的贡献,“我们时代真正的教育改革已被引到这个领域”。在成人教育中,小组活动代替了教师的讲演;分数、名次、奖惩等作法被消除;交流和对话成为主要教育方式,发证书、择优原则不被采纳,学生重新掌握自己支配权,学习者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学生处于既付出又获取的地位,学生成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具体的人,视听教学受到重视,闲暇时间成为研究对象。简言之,“成人教育是在自由中,为了自由和通向自由所进行的教育”。成人教育对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是“有决定意义的”。

与工作的性质、状况、进展、困难相密切联系着的成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进而认为,发展终身教育战略中优先考虑成人教育,这是因为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火车头”。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成年人才知道应该怎样改革教育,只有成人才称得上是教育的真正主体,而且成人教育为确定新型教育结构方法“提供了唯一独特的实验室”。

  (三)终身教育的概念、意义

“终身教育即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由此可知,终身教育主要考虑的是教育的整体性、联系性。

  “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教育正处在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转变之中,这种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的宝库,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为了“达到日益充分的自我实现”。因为如此,教育的现实责任是:第一,确定能够帮助一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结构和方法;第二,向每个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实程度上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工具。在这个总的框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年龄和教育的关系;(2)年轻人与成年人的关系(代沟);(3)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训练与选择;(5)教育过程的协调性与连贯性。譬如,关于年龄与教育的关系,作者指出:人在一生中也许有几个比其他阶段更适于学习的阶段,但没有简单的或现成的答案,实际上人生各个阶段里人都可以学习,“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习惯”,“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强弱,有其长短,总之有其特定的内容”。

  作者断言,“无论如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寻求更好生活的唯一解决办法,在于社会彻底贯彻终身教育的原则,并且把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成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终身教育的障碍和促进力量

  教育工作困难重重、复杂、周期很长,这是一种阻碍。另一个阻碍来自确保学校体制的稳定性:法律或行政上的权威人物对改革不感兴趣,不希望改革。

  变革的因素是:政治革命,学生的各种意见,发展中国家,成人教育。

(五)终身教育的内容

  终身教育在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处于帮助人们生存的地位”,是“生存的工具”,它包涉既和工作有关又和闲暇有关的人类活动的全部,“我们无论在哪里做出了有意义的努力,做出了一项选择,克服了精神上的障碍,建立起了智力、情绪、审美之间的联系,就在哪里发现教育”。然而,可以确定一些重要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行为是人们尤其渴望的,如:“生命的旅程”(年龄阶段之间的过渡)、“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关系)、“父母与孩子”(代沟)、“职业训练”、“闲暇”、“艺术”、“体育运动”、“大众传播”、“公民”等方面。

  (六)终身教育的方法

  “我们的时代在教育之概念(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上,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内容和方法的关系问题处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位置,其重点过去通常是放在内容上,而现在却逐渐移到方法上来”。传统的教育方法依靠的是一些假定和随意选择。其中第一个假定是语言的无所不能,第二个假定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心智实质上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程度。如今,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压力下,新的教育方法论的某些原则正在形成:(1)“从课程到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中重视教育的基础——小组和个人”;教育的主动因素不再是校长、教师而是处在教育过程中的人,“正是他在发展,正是他在改变自己,正是他通过一个独具的、无法替代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潜力”,因此主要的培训目的就是自我教育。(2)个别化:“存在着大量能够唤醒动力或阻抑动力的因素。个别化扮演这种角色”。但个别化并不意味着和集体目的发生矛盾,不否定强化学习的其他动力。(3)小组活动:学习不依赖竞争,鼓励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实验,开展有组织的讨论。(4)创造性和启发式的方法:这是在创造中发现教育过程本质的人们所提出的。开启学生科学思维和调动学生探索、调查和验证精神的科学教育有益于创造力的培养。(5)“语言和形象”(视听教学):现代人以最多样化的方式,通过语言和形象去获取世界的信息和资料。(6)“团体技能”(交往和交流)——团体技能重要,但个人学习恰恰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生命的大部分是单独的和孤立的”。

  (七)终身教育原则与发展战略

  终身教育原则是:(1)确保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的老化;(2)使教学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一个团体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3)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类自身旨在适应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4)大规模地使用和安排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训练,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传统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5)确立各种活动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密切联系。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可以建立各种不同模式。

  作者对终身教育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完成将花费很长时间,“其最终目标是一个更加有效和更加开放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的各种尺度和志向都将受到进一步的尊重”。短期目标是发展成人教育:要满足种种挑战所引起的成年人对教育的需要,建立成人教育结构网络,确定新型教育方法。为之,教师的作用必须得到基本的改变,大大加强的不是知识传递者,而是教育者的作用。

  (八)终身教育与民主

  教育改革问题的根源,“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只有政治思想进步及官民之间产生新的关系,才能使一种新的教育目的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作者认为终身教育是社会民主发展的一个前提,因为它是“平等的工具”。

  (九)终身教育与发展中国家

  终身教育不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实施的一种奢侈品。如果终身教育明确体现并适应具体情况和财力,那么就没有理由去为它而担忧,正相反,应从这一思想中得到鼓舞,并优先考虑运用它。

  《终身教育导论》首先系统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这是作者及时而深刻地捕捉了战后科技革命的新时代对教育的挑战的结果,而且是长期在成人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的结果。作者有独创性地发现了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终身教育与教育平等的关系,终身教育与个人实现的关系,终身教育与“生命周期”的关系等;较全面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意义、原则、内容、方法、发展战略等,为后来终身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本书仍属于“探索”、“尝试”,因而在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等一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思索完善。

总的来说,作者在长期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探索基础上,清楚地指出,终身教育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一种奢侈品,并作为终身教育短期目标提出首先要发展成人教育。这种战略眼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终身教育理论,无疑将对我国现在以及未来的整体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做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读这本书,感触很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终身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终身教育是个体保持与时代同步的唯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完成自我完善与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我觉得,我们这些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了解朗格让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为人类更加彻底地完善自己,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