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返回首页

睡不醒的小姜的个人空间 http://etthink.com/?8426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诗歌里的唐朝——读常华书籍有感

已有 38 次阅读2022-12-14 12:48

诗歌里的唐朝,是众生的唐朝,亦是烟火里的唐朝。
说到大唐,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璀璨的诗文化和李白、杜甫、王维等诗坛耀眼的明星?还是唐王朝的帝王与妃嫔,和他们留下的丰功伟绩或风·流韵事?又或者是唐朝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与包容性强的民风民俗?
唐朝,一个从公元七世纪到公元九世纪,立于世界版图轴心地位的天朝帝国,曾是多元文化互相交融渗透的大容器,不仅民风开·放,经济繁荣,还是当时世界上Z强盛的国家之一。
自唐以后,国人在世界上便多被称为“唐人”,而国人聚居区则被称为“唐人街”。唐贞观年间,甚至有大量的外国使臣前来朝贺,学习唐朝的文化、制度、商业模式等,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很多唐朝的习俗,甚至一直沿用至今。
之前有网友做过一个关于“穿越”的话题征集,说“如果可以穿越回古代,你Z想去哪个朝代?”票选Z高地那个选项就是唐朝。
为什么呢?除了大唐盛世的美名外,当然是因为唐朝的民风开·放,美食、美器、美衣、娱乐项目繁多有趣,谁人不爱。而且唐朝的人相对于其他封建王朝而言,女性地位更高,人们生活相对而言更自由一些。
那么大唐究竟衍生了哪些民风民俗,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一大票人呢?
常华写的《去唐朝》系列丛书中的《众生和烟火气》,讲的就是唐朝的民风、民俗、礼仪和文化。作者通过唐诗里投射的唐朝历史文化,结合唐史进行深度剖析,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多文化融合中的大唐盛世。
常华是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出版了《唐诗密·码》《宋词密·码》《诗词里的中国》(三卷本),其中《诗词里的中国》被美国弗吉尼亚图书馆收藏。
常华喜欢诗词,也醉心诗词,同时他也是位历史爱好者,后来他专注于“以诗证史”,并由此开辟了网络论·坛专栏,成为资·深网络自媒体人。这套《去唐朝》就是他“以诗证史”的力作,
《众生和烟火气》一书,主要是以唐诗为载体,透过唐诗里的描述,来探讨和了解唐朝的民风、文化、礼仪和习俗。分别写了唐朝的饮食、娱乐、民风民俗、精神信仰、文化艺术和贸易。唐朝悠悠三百载,多少瑰丽在其中。
李商隐说:“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这是唐朝人爱喝的粥食;
白居易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是唐朝人从西域学来的胡饼,几乎无人不爱吃;
李白说:“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是全唐朝人爱喝的酒,诗在酒中,才情、浪漫具在酒中;
陆羽说:“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的爱,亦是唐朝人的爱,一片叶子,浸润了大唐的诗与文化;
王翰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无论何时,唐朝人的精致主义都非今人所能匹敌,无论金石玉器,都镌刻着唐朝人的审美和喜好。
但唐朝人不止会吃会喝,他们还很会玩。像打马球、蹴鞠、角抵(相扑、摔跤)、博弈、斗鸡、斗蛐蛐等等。在唐朝人眼里,万事皆可斗,且斗了就要比个高低。
除此之外,唐朝人还喜欢过节,喜欢逛花楼喝花酒,喜欢歌一曲舞一曲。在唐朝人眼里,凡事皆可歌,凡事皆可舞。
当然了,除此之外,书中还写了唐朝人的居住和日常衣着规范,以及婚丧嫁娶的相关风俗习惯。书中还介绍了唐朝的科举制度、信仰的宗教以及唐人的侠肝义胆。
像作为封建社会中民风开化的王朝,唐朝的婚嫁制度却尤为阶级固化,门第观念J为严苛,甚至有律例规定,身份不当、地位不当的两人不可以结为夫妻。
但唐朝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却很现代。两口子过不下去了可以离·婚,离·婚之后遇到心仪的对象可以再婚。社会舆·论对此宽容许多,不会像后来的朝代,对女性说三道四谩骂侮辱。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大唐仅占三百余年,但它却孕育了中国文化中Z灿烂的诗词文化。在唐朝,几乎人均诗人,即使不会写,也会颂上两句。
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对千年后的我们影响尚且如此之深,更何况身在其中的唐朝人呢!
诗之巅·峰在唐朝,唐朝也堪称诗的国度。距今所知的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多达三千二百人,光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多首,那没有流传下来的呢?
唐诗早已渗透了唐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记录了唐朝的兴衰,也记录了唐朝人的生活点滴。可以说,唐诗与唐朝的人,与唐朝人的衣、食、住、行都密不可分。
在《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一书中,正如唐诗的繁华记录了唐朝的繁华,作者用优美并富含哲理的句子,为我们描述了唐朝的民俗礼仪的生成衍变,为我们展现了更为生动具体的大唐万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