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黄自结束留学生涯并且学成归国时,得以亲眼的目睹了正在进行中的国内革命战争,这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价值取向,革命的激情和人民群众的觉醒深刻的刺激了他的创作思想。
在黄自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充满着无序的混乱,但是普罗大众开始敢于向专制和权威挑战,混乱中又充满着希望,新文化和旧文化的交锋更是跌宕起伏。因此,正是这种现实的社会时代背景,深刻的影响到了黄自的思维,并且在他《春思曲》等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扩展资料
《春思曲》鉴赏:
《春思曲》是黄自先生于1932年5月27日以同时代诗人韦翰章的词为题材创作的艺术歌曲。歌词清新秀丽、典雅含蓄、富于古诗词的韵味,很能代表韦翰章先生的词风。作品旋律精致优美,抑扬顿挫,疏密有致,富有意境,与歌词搭配的相得益彰。
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一少女的“闺中怨语”。韦翰章先生以浪漫的笔触,展现了一女子凄凉无奈的心情,承接紧密,合乎情理的表露人性与人格平凡高贵的一面,突出表现了少女怀春的形象。作品的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作品的开始以“潇潇夜雨”为背景,运用钢琴的造型手法,采用了平稳、轻柔的三连贯模仿春夜细雨连绵不断的景象,并一直保持到第一段结束。生动的描绘出一位倚窗而立的少女,面对窗外纷纷滴落的小雨心中涌满无限惆怅的情景。
二、设计原因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