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七哀诗》
已有 108 次阅读2022-11-6 17:37
王粲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以此为分期,此前作品写汉末战乱或者写自己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的就是《七哀诗》;此后多写随曹操出征的感受,再现汉末战乱,歌颂曹操英明神武,同时表达自己愿意为国效力的意愿,代表的是《从军诗》。 《七哀诗》描写了王粲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战乱不歇,我忍痛告别中原乡土,离别时亲戚朋友流着泪对我送别。“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出门后看见堆堆的白骨遮蔽了平原。一位饥妇人忍痛丢弃自己的亲生骨肉,洒泪独自走去。清人吴淇评价此诗说:“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舍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说明战乱之残忍,导致饥妇弃子。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而伤心落泪。总结就是:长安惨别,饥妇弃子,霸陵思治三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