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本性之一;不易改变的落后习性;不想改变老做法、老方式的倾向。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迟迟不行动,一拖再拖。而”如何克服惰性“则是对克服惰性方法的探索和寻求。
惰性原因分析:产生惰性的首要原因就是试图逃避困难,图安逸,怕艰苦,积习成性。人一旦长期躲避艰辛的工作,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就会发展成不良心理倾向。
产生惰性的第二个原因是和对时间的估价有关的,我们总认为自己的时间充裕,因为一时的懒惰和懈怠而将任务拖到第二天,最终到达最后期限,不得以草草结束。
造成惰性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心里思绪太多,目标不明确,无从下手,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惰性的危害: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率,还能滋生急躁、焦虑的情绪,意志消沉,不求上进,从医学心理学角度看,惰性有害身心健康。从成功学的角度看,具有惰性的人难以成功。
克服惰性的方法:1.为自己将要完成的事情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2.对计划的完成与否施予合理的奖惩制度。
3.不拖沓作业任务,当天能结束的绝不拖到第二天
4.求助于身边的人让其进行督导
5.任务准备一个计时器,定一个只学五分钟的目标,,当我们坚持过五分钟后,我们一般会产生继续学下去的欲望,以此克服惰性。
6.稍有懒惰的萌芽就要放下手中的任何时期,认真投入学习工作
注:该日志定义及部分内容参考百度文库,知乎。